孙文明二胡作品的艺术性论文_王作军

孙文明二胡作品的艺术性论文_王作军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孙文明是江南民间的一位优秀的二胡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11首二胡曲,极富创造性,有很高的造诣,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本文主要探究孙文明二胡作品的艺术性,对他的二胡作品进行剖析。

关键词:孙文明;二胡作品;艺术性

一、孙文明二胡作品

孙文明一生创作了12首二胡曲,包括:《弹乐》、《四方曲》、《流波曲》、《人静安心》、《送听》、《夜静萧声》、《春秋会》、《评弹开篇》、《志愿军归国》、《二琴光亮》、《送春》(《昼夜红》丢失)12首。

《弹乐》作于1951年,是孙文明11首二胡曲中最早记录成谱的,因此可以说是孙文明的第一首二胡作品。这首乐曲具有鲜明的弹词音乐风格,并采用无千斤二胡演奏,定音为d-a,为了模仿三弦的演奏效果。

《四方曲》是孙文明每次正式演出前为了欢迎四方来客而演奏的乐曲。该曲原版经过不断加工改编,他便将快板和慢板分离成两首独立的乐曲,快板取名为《四方曲》,意为欢迎四方来客,慢板取名为《流波曲》,意为流浪四方。

早年的孙文明到处卖艺为生,他在创作《流波曲》的过程中,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非常喜欢,便吸收的《二泉映月》部分曲调,创作了这首优美感人的《流波曲》,回忆自己的艰难生活和苦难的童年,表达为悲苦生活的无奈和叹息。

孙文明当流浪到南京一带时,他每天都能听到军人起床号、口号、脚步声等各种军号声,他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志愿军归国》,用二胡来模仿各种军号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静安心》是孙文明采用都市情调和广东音乐创作而成,既优美抒情又欢乐活泼,表现了新社会人民享受幸福生活的乐曲。

《夜景箫声》与《弹乐》音乐主题相似,运用单一主体变化发展而成,全曲曲用内弦演奏,速度适中,音色犹如洞箫,空洞悠远、委婉动听。

《杜十娘》是孙文明模拟“蒋调”《杜十娘》创作而成。乐曲前半部分模仿评弹唱腔,把“蒋调”的评弹唱腔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后半部分逐渐离开唱腔,变化发展而来。全曲华丽优美、韵味浓厚。

《送听》是孙文明每次演出结束时所演奏的曲目,音乐欢快明朗,采用广东音乐风格,共四段,由引子、慢板、小行板、慢板、小快板组成。

1957年,孙文明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中国音乐研究所为他录制了两首乐曲,一是《送春》,另外一首是《二琴光亮》。前者具有上海浦东说书的曲艺风格,分为两个段落;后者篇幅不大,简约短小,精炼果敢,有蒙古族马头琴和呼麦的音响效果,突破了二胡只能演奏单旋律的传统限制。

《春秋会》创作于1959年秋,孙文明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期间,融合了戏曲、民间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体现了孙文明先生不拘一格、多元的创作理念。

二、孙文明二胡作品的艺术性

(一)定弦的多样化。通常二胡的定弦为纯五度定弦,而孙文明的二胡作品定弦更加多样化:一、有千斤五度定弦:《流波曲》(sol-re弦)、《四方曲》(sol-re弦)、《春秋会》(la-mi弦);二、八度定弦(运用双马尾)、《人静安心》(do-do高八度)、《送听》(re-re高八度);三、独弦演奏:《夜听箫声》;四、无千斤五度定弦:《弹乐》(do-sol定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弓法的复杂性。孙文明二胡作品的弓法出人意料。首先,弓法组合,他常常使用连弓和分弓相结合。其次,运弓技术,他的运弓技术包括“带”、“拈”、“顿”、“挫”、“切”等,他常将这些弓法灵活运用,贯穿于作品中,运弓技术相当娴熟,巧妙绝伦,使作品的表现丰富多彩。如在《弹乐》中,他将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长弓、短弓贯穿其中,体现了他在弓法安排上的技巧和妙处。

(三)指法的特殊性。如“六度指法”、“一指音”等。“六度指法”指用一指和二指,三指和四指各构成一个小三度,一指和四指便便形成六度音程。这种指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换把,还可以稳定手型,方便演奏。“一指音”指的是用一个手指演奏不同音高的音,产生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如在乐曲《杜十娘》中唱腔部分,他便采用了一指演奏方法。

(四)跳把的大量使用。孙文明的二胡曲大量运用了跳把,提高了二胡演奏的换把技巧。如乐曲《弹乐》中,把位从第一把位到第五把位都运用到了乐曲之中,在当时这种大跳把的大胆运用处于领先地位的,为二胡的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后来用二胡演奏大量西方音乐,移植高难度的小提琴曲奠定了基础。

(五)音色的丰富性。孙文明的二胡作品大大丰富了二胡的音色,使二胡从印象中的传统的音色提升到了更加全面的表达。如在《弹乐》中,利用无千斤的二胡演奏,很好地模仿了三弦的音响效果,使其具有很浓郁的评弹韵味;《志愿军归国》中,模仿了自然音响,其中有火车开动的声音、汽笛的鸣叫声、敲钟声、军队操练的声音和脚步声等;在《夜景箫声》中,模仿洞箫吹奏的效果,低沉、凄凉、幽静;在《二琴光亮》中,模仿了马头琴和呼麦的音响效果;《杜十娘》中,采用快速颤弓,模仿琵琶和三弦的轮指。

(六)音乐素材的广泛性。孙文明的二胡作品创作的素材来源广泛,除了本地的民歌、小调、戏曲,他还广泛吸收了评弹、广东音乐、京剧、吹打乐等。所以孙文明所到之处,只要有民间胡琴高手,他就去登门拜访,无论是民歌、小调、京剧、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他都用心学习,为他的二胡创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素材。

(七)装饰音的灵活运用。在孙文明的二胡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可谓是丰富多彩,如小上波音、泛音、开花音、后下滑波音、上滑波音、延迟颤音等。如在《弹乐》中,碰泛音、小上波音使用频繁,有一种活泼灵动的效果;在《志愿军归国》中,为了模仿军号声及脚步声,采用大量的上滑音和下滑音;在《杜十娘》中,上下滑波音的运用把评弹的唱腔特点模仿的真实贴切。

(八)音乐审美。孙文明的11首二胡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如《弹乐》的风格轻巧活泼,具有鲜明的评弹韵味,使人仿佛置身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四方曲》热情洋溢、欢快明朗,能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志愿军归国》能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人静安心》能使人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杜十娘》的音乐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一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引起听众联想到自己的多彩人生;《送春》和《送听》同属于节奏稍快,情绪热烈的乐曲,让人感受到新社会给大家带来的美好;《春秋会》则能让人体会到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一起的美好心情,又能让人有一种忆苦思甜的思乡之情。

三、结语

孙文明的二胡实践,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尤其在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值得后人对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探索与思考。孙文明仍不愧是一位优秀的民间二胡艺术家。

参考文献

[1]田鑫伟 孙文明二胡曲中的演奏技法分析 武汉音乐学院 2018.4

[2]田朝 尘封的艺术——阿炳与孙文明的二胡艺术初探 北方音乐 2018.2

[3]孙凰 孙文明二胡作品的创作与演奏特色 中央音乐学院 2017.8.

作者简介:王作军,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芜湖一中教师。

论文作者:王作军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孙文明二胡作品的艺术性论文_王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