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素养比较探析论文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素养比较探析论文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素养比较探析

梁锐 长春财经学院

摘要 :本文通过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在写作主体素养、写作目的与写作思维差异上异同的论述,指出了两种写作主体素养不同之处与相同之点,探讨并凸显了新闻写作主体能力结构与构建的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新闻写作;文学写作;主体素养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都是作为写作意识与行为的一种客观存在,两者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比较探析两种不同文体规范写作的异同,一方面可以丰富写作知识,另一方面可对写作实践起到不同程度的启发或指导作用。

一、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不同比较

什么是新闻写作,它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概念。新闻写作可以从新闻与写作两者的融合切入。要想理解其含义,每个人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受到盲人摸象的限制。马正平主编的《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一书中认为,“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事实有意‘放大’。”(1)(见马正平主编的《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207页)这个定义是对流行我国新闻界多年陆定一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一种突破。由此可见,新闻写作就是写作主体对社会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事实有意“放大”的一种写作意识与行为,是一种用事实思维方式作为基础,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非虚构写作。这种写作一般是经过写作主体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通过概括、归纳、总结判断后所形成的文稿,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时效时。

新闻写作有别于文学写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写作主体不同,二是写作目的不同,三是写作思维方式的不同。新闻写作主要是指专业新闻工作者,譬如记者或爱好新闻写作者;文学写作主体主要是指作家、诗人与文学爱好者。新闻写作主要是以抽象思维作为前提条件,真实、客观不加粉饰地反映发生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是与非的一种非虚构写作。真实是新闻写作的生命,如果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写作的价值所在;而文学写作同是将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完美的结合,通过艺术概括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艺术地再现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是与非的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虚构写作。两者相同的是都把社会生活的真实作为写作基础。但在对真实尺度的把控上却截然不同。即新闻写作强调的是一种生活客观事实的真实,而文学写作主张的却是一种艺术真实。两者作为不同的传播方式或手段,前者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后者是一种对社会生的再现。进一步而言,新闻写作把事实真实作为写作的第一要素,而文学写作则把审美,特别是对人的审美作为第一要素。同样,新闻作品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报道,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新闻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受众者生存的需要,而这种生存需要的前提是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而文学作品则把人物形象塑造作为己任,满足受众审美的需要。在这里新闻写作的实用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而文学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二、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素养的差异

什么是素养,素养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活动与行为方式。写作素养就是指作者围绕文章的立意(主旨)选材、结构、语言与表达方式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业务能力素养。

新闻写作主体的政治素养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其中包括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以及家庭婚姻生活观念竹等。作为新闻写作主体,必须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熟悉上级党委及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写作主体在政治上既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度,又具备坚守新闻工作者道德底线的尺度,更不能缺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高度。显而易见,所谓的“铁肩担道义,”主要是指新闻写作主体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担当。新闻写作主体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作为指导,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传播大政方针的重要喉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耳聪目明,才能自觉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闻写作主体的文化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新闻写作主体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是写作主体的文化气质与文化品格。

改进HPLC法测定门冬氨酸鸟氨酸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陈宇堃等(18):2509

在郭村看见的生活虽冷清,却是乡村生活原本淳朴的样子,闻到的也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没有混入人工香精,被商业化篡改。

新闻写作主体业务能力素养主要体现在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是一个“杂家”。新闻写作主体的基本功就调查研究与驾驭语言。除此之外新闻写作主体还应具备被捕捉新闻、观察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而文学写作主体素养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生活实践养素,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禀赋与气质。胡欣在《写作基础》一书中认为:“生活实践养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所具有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二是作者所具有的将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自己的阅历和别人的生活中汲取和获得独特的体味,有益的滋养和借鉴的意识及能力。”(2)(见胡欣《写作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15页)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文学写作主体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需要较高的人格修养,并对文学有着特殊的爱好。所谓独特的禀赋与气质,主要是指写作主体先天的生理因素。所谓的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首先文学写作主体应该经常处于创作的激情之中,其次,文学写作主体对生活的事物,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特征的、隐含着重要意义的事物具有极为敏感的特征。

三、新闻写作主体能力结构与构建

新闻写作主体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如何发现新闻,另一方面是如何报道新闻。这两者是检验新闻写作主体是否具有专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想提升新闻写作主体的采写能力,首先要解决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是一致的。“无论是新闻采访还是新闻写作,都必须从接触采访对象开始。”“因此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有着相同的起点。”(3)(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第5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写作。因此新闻采访是制约新闻写作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闻采访在真实性上制约着新闻写作,二是新闻采访在选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写作。三是新闻采访在深化主题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四是新闻采访在内容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上述所有的一切都 离不开新闻采写对新闻写作主体素质上的要求。这种要求又是对新闻采访的一种制约。这种制约前要求新闻写作主体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力、思考力、沟通力以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新闻写作主体提高思维品质,强化写作文化的渗透与写作智慧的重构。

从比较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传输技术,具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在选用时要扬长避短,既要考虑适用性,又要考虑建造成本,还要考虑建设周期和后续维护的便捷性。

四、结语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同时作为写作意识与行为的一种客观存在,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把社会生活作为来源,强调真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过新闻写作强调的是事实的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写作的生命,如果失去了真实,新闻写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文学写作强调艺术真实,如果没有艺术真实,就会失去审美的价值,就会让文体的存在成为空中楼阁。两者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写作目的、写作思维方式的不同。新闻写作是用事实思作为基础,而文学写作则需要用虚拟想象作为指南,而这一切均是由文体与写作主体素养的差异决定。可见,两种写作一个需要“杂家”,一个需要“专家”,这“一杂”“一专”构成两种写作主体的能力结构。因此,新闻写作主体能力的结构与构建,就越来越显得不可或缺与不容置疑。

参考文献:

[1]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5次印刷.

[2]胡欣.写作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3版第2次印刷.

[3]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6次印刷.

作者简介: 梁锐(1978.11-),男,汉,长春人,长春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本科,职称: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访与写作。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系,曾在《劳动新闻》发表诗歌、随笔五篇现供职于长春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

标签:;  ;  ;  ;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主体素养比较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