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学习,需要在学好课本的前提之下,进行课外的有效拓展。这种拓展是建立在课内基础之上,将文本的主题有效提取出来,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课内的道理来贯穿课外的生活。我们将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主题学习方式,针对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要搜集相关的课文,并且将课文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几篇课文来有效的贯穿几个道理,并且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单元主题去学习表达与阅读。读的是其中的道理本质,是按照作者的思维在思考,也是按照作者的思路进行行文,对于语文中的感悟理解要形成自己的见解,将同样的道理投之于其他的文章当中去。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表达阅读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将一个单元主题有效地提炼出来,并且通过课内的文章和课外的文章有效地结合,将课内的主题有效的拓展出来,通过课外的文章进行比较验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表达和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并且每个单元确定一个表达主题,每个主题让学生通过自由演绎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行随机的自由演说。此外,语文的主题阅读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书籍阅读方式进行拓展。
1 针对弱项的有益训练———表达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的核心本质规定,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这里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灵魂,有基础方能提升素养,提升素养进一步巩固基础。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完全统摄到工具性和人文性,那就是“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讲课学生听,学生读课文了解文意,学生写作文提升写作能力,在课堂中都得到了体现,而其中的“说”却成了一个弱项,尤其在广大农村学校,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认知能力相对低下,“说”更是成为了限制学生全面发展的短板,因此,我们要有效的将其融入到学习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1 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表达文本,表达见解,表达生活。首先我们需要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针对语文的单元主题,我们需要就这一个话题来进行思考分析和表达。一个单元主题一般由四篇课文组成,而且这四篇课文都阐释一个基本的道理。例如在寓言单元中有四篇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首先这四篇文章都是寓言,而且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其次这四个道理又都是不同的,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单元主题概括成“对于事情的有效思考和分析学习,获得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最正确的认知”。当我们学习这四篇课文的时候,只是明白了四个道理,如果我们适时地引导学生根据这四个道理来联系各自生活中的体验,谈出自己的看法,一定会收获更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我们可以让学生一个个上台来进行表达,像第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些人自视过高,实际上没有得到别人的重视。学生可以谈论人人平等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交流,这就是一种对于故事道理的表达。像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可以谈论好事和坏事的联系,比如一个学生考试好了就骄傲,由此而导致成绩下降,这就是好事和坏事的转化,这样将课文的道理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进行,不仅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于文本道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深刻认知。
1.2 针锋相对,多维解读———在对立中统一,在辩驳中深刻。关于表达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对于道理的逆向思维和相互辩驳。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思考,交流分析,将同一个道理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思考,展开辩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辩论式的表达,就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达到对立,从而加深对于自我的思考认知。例如对于《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从“人贵有自知之明”和“我们应该有自信”这两个角度展开辩论的表达,从而提升对于自信和盲目自信的认知何辨析,提升对于故事的深刻理解。
2 立足课内的有效拓展———阅读的迁移
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我们将某个单元主题进行思考,将其中的道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课外的文章进行证明,从而提升文本的阅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单元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们将其中的课文进行道理的学习和表达,可以归纳为坚持到底,不怕困难。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外的很多文章来进行表达,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等,都是通过反映这个道理来呈现的。学生可以立足一个主题,通过课内课外的文章反复阅读反复思考,从而升华理解。
2.2 欲穷千里,更上层楼。即我们提炼文本主题和单元主题的时候,不妨先追问一二。比如学习课文《那树》时,可以追问“随着那树的消失,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将有什么?”再比如学习课文《华南虎》时,可以追问“到底谁在笼中?”或者“站在华南虎的视角看人,它会想些什么?”等等。追问是一种质疑,学贵在疑,无疑则无学。语文教学追求课堂的多样化,而课堂的多样化又是一个继承和革新的关系。要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像基础知识的学习,课文单元的认知等等;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更需要的是革新,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即对于文本不仅有自己的理解把握,还要有自觉自主的创新思考,以及对于知识的自然自由的迁移和勾连,这样才算是独立理解了课文。
综上所述,语文文本只是一个学习的例子,在例子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分析文章本质,并且将本质的道理提取出来,从而获取对于文本思想的深刻认知,除此之外,这种道理不仅仅局限在文章之内,还可以通过许多课外的文章加以佐证,这种佐证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资料的表达交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搜索的课外文章来进行有效的证明和思考。总之,立足课内的基础,拓展课外的相关道理,就是将语文一个单元当做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学习,从而一而贯之,获取对于其中信息的理解和思考,达到提升语文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中武.创新阅读阅读版语文[J].朝华出版社,2006.1
2 语文阅读编委会.探究与创新阅读[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4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包公学校
论文作者:刘玉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道理论文; 课文论文; 主题论文; 单元论文; 课外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