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思想观念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农村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农村现代化带来了第二次历史性机遇。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广大农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就是,部分农民还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观念结构中,还积淀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观念、小农意识,以及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性,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至整个农村现代化的深层心理障碍。这就把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这两个相关性问题摆到我们面前。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50页)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形态的经济,其发展是农民观念变革的终极决定因素,而农民的现代观念一旦建立,又必然通过对农民的实践的导向和支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以至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也开始了观念现代化的历程。从安徽、四川两省部分地区的农民冲破了极“左”思潮的束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从“以粮为纲”到发展多种经营,到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形成,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深刻地显示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新陈代谢的历史趋势,这种趋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当代农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观念嬗变的历程时,我们发现,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自然、“潇洒”,而是伴随着新旧观念之间的交织、纠缠、充满着矛盾、冲突,经历了曲折和反复。这使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步伐显得滞重而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旧观念对新观念的同化和顺应。新旧观念的嬗变总是表现为原有观念结构对新观念的同化和顺应。有的农民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摒弃重农轻商观念,投身商品经济的实践,就是观念顺应的结果。但是,由于广大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中,形成了狭隘的经验主义观念结构,使很多新观念新事物常常被他们纳入原有的观念结构中,加以同化、扭曲、变形。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推广过程中,就被有的农民曲解为要把集体的财产分光,这是小农式的平均主义观念在起作用;又如现代企业体制一到农村,就常常与乡村血缘关系纠缠在一起,使企业员工形成一个以企业领导或企业主为中心的裙带圈,结果,妨碍了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这些说明,农民的旧观念具有相当大的同化力量,这是其顽固性之所在。
二、旧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重现性。农民的某些旧观念由于其传承已久,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使这种观念可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被抑制,而一旦有了适宜的条件时,它又会重新萌发、滋长,甚至膨胀。如在八十年代,由于乡村社会控制力量弱化等原因,有些地方宗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封建迷信沉滓泛起。封建会道门、赌博、卖淫、嫖娼、吸毒、拐卖人口等现象死灰复燃均与农民旧观念的残余和重现有关。
三、外在行为和深层观念的反差。农民由于受小生产者的狭隘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容易凭一时的兴趣或受眼前利益的驱动,去模枋某种新的行为,而与其深层观念形成反差。如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潮流中,很多农民很快就经起商来,但市场经济需要的时效观念、科学决策和管理观念在他们身上却难以确立,使他们只能长期地充当市场经济中的“散兵游勇”,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农民的某些外在行为与其深层观念常常是不同步的,观念的滞后使其行为常常流于形式,随时都可能向旧的行为方式复归。
四、求新与怀旧的复杂交织。农民由于受物质文化需要的驱动,有时也会去实践某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农民的怀恋传统、安于现状、害怕风险的心理定势又常常使他们经受不了新的考验而回到传统的轨道上来。例如,有的农民外出打工,但面对着一个陌生的环境,又常常觉得原来的生活更安稳而跑回来。又如,有的农民采用了新的农业技术,又常常觉得传统的耕作方式更妥当;到市场经商又觉得不如自给自足安稳;利益受侵害,想寻求法律保护,又觉得不如私了安全实惠。这种复归传统的心理,使农民每迈开一步,都必须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抉择,甚至要经历多次的反复。
农民的上述观念冲突表明,农民观念的新陈代谢是不可变易的历史大趋势,但要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还必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
解决农民观念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当务之急,是利用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契机,使农民建构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观念体系。那么,这一观念体系应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内涵呢?我认为,一个现代观念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浓缩着民族的最高智慧,应该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它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一种坚实的理念,是新的价值和新的规范的重构,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统一,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统一。这一观念体系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信念是观念的最高层次。有了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才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现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广大农民只有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摆脱自身狭隘的心理和眼界,投身社会改革,实现自身观念和素质的现代化。
——主体意识。包括创造历史的主动精神,破旧立新的创造精神,推动历史进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民主意识和自由意识。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很需要广大农民抛弃保守性、依赖性等小农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充分发挥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没有确立,现代化将成为一句空话。
——开放心态。即指对社会变迁持理解的态度,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乐于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乐于接受新知和不同意见,能够超越身边生活的局限,关心国家以至世界的形势,既有民族自尊心,又能吸收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更是一种开放式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深刻变迁,很需要广大农民去理解、参与这种变迁。所以广大农民要从对新事物的冷漠和恐惧中,从激烈竞争造成的心理失衡中,从家族主义和村落文化氛围中,从自大和自卑的畸形心理中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把握这个世界,开拓新的生活。
——科学和理性精神。即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自身和客观世界(自然、社会和他人),对科学和新知充满向往,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能够理性地而不是迷信地去对待个人的成败,重视现实和未来超过重视传统,对生活更多的是求是、务实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是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素来重经验、轻科学,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精神世界中还存在着蒙昧、迷信等非理性的观念的我国农民来说,确立科学和理性精神异常重要,它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成败。
——商品经济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商品社会,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维生性发展为商品性。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艰难的主要症结是多数农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民缺乏商品意识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能力。所以,一定要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同时从制度上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恰如其分的保护,使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起现代商品经济观念。
——法制观念。法制健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法制经济。但我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历来缺乏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公民权利义务观念淡薄,使农村中践踏法制、侵犯农民权益的行为频频发生,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公平竞争难以形成。所以,一定要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法制观念。
——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不仅是一种心态、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智慧。健康的审美活动是建构现代人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市场混乱的实际,要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审美观,让他们按照美的观念去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
——民族忧患意识。指一个民族在其生存发展的曲折历程中形成的对民族自身境况的清醒认识,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并为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图强的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对于我们这个历史上饱经忧患、现在经济文化还处在落后地位的国家,对于那些精神世界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麻木健忘的劣根性的部分群众特别是部分农民来说,太重要了。所以,要让广大农民了解我国的历史和国情,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从而艰苦创业,致力振兴中华。
(三)
如前所述,农民的观念现状与现代化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使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这一课题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在现阶段我们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呢?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观念本身源于实践和历史继承性、多元融合性的特点,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必须在农民参与下的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构成的社会系统工程中才能完成。
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生产力,引导农民消灭贫困,致富奔小康。与此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向高科技含量、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广大农民“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其次,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是农民观念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对农民观念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产生竞争观念、平等观念、主体意识等新观念、新意识,一方面又会产生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等错误观念。如何强化并保持新观念,抑制和消除错误观念,就要靠制度来保证。所以,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文明化的农村政治体制,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市场经济实践。我们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要走群众路线,要尽可能避免失误,避免加重农民的负担;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坑农、害农行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政机构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总之,要努力促使农民在实践中建立新的观念结构,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再次,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的直接途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前者为农民观念现代化提供精神导向,后者则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环境,二者相辅相承。
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指理想、信念、情操、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联系农民的实际、调查研究,做周到细致、有说服力的教育,切忌简单片面武断的做法。要特别注意对富裕农民的教育和引导。整个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引自《人民日报》1994年1月25日)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及其设施的建设。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两亿文盲主要分布在教育基础最薄弱的农村,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严重制约因素。所以,一定要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培养乡土人才。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建立一个由科技、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娱乐、卫生等部门构成的面向农民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食粮;要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建立规范化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市场;鼓励农民参与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积极发展地区间和国际文化交流,推动现代文明向乡村的渗透,促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九亿农民的素质一旦得到较大提高,他们的聪明才智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对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