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趋势及用药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 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探讨。结果降压药销售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金额最高与日均药费最高,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最高,患者用药中最多为二联用药结论从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来看,药物临床用药合理,价格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分析;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高血压患者临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尽管在现代众多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下,大多数定期就诊的患者的血压能够有效地控制在目标水平下,但事实上临床上仍然经常会遇到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损伤。为减少这种危害,我对我院 2013 年 5 月~2015 年 5 月间收治的 200 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 2013 年 5 月~2015 年 5 月间收治 200 例按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者,其中男 116 例,女 84 例,年龄 35~79 岁、平均(52.3±2.5)岁,病程 1~14a。患者部分用药记录及药物价格来源于我院病案室病案记录。
(2)方法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用于抗高血压药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其它6类。采用约定日剂(DDD)为标准计算各品种和各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约定日均用药费用(DDDC)来分析患者用药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1)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用药费用(DDDC)
我院抗高血压用药情况: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占45.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占总额 21.5%、钙拮抗剂占 16.5%、β受体阻滞剂占 15.1%、利尿剂占总额 0.3%、其他占 2.1%。在患者日均药费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5.04元,排名第1,其次分别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其他、钙拮抗剂及利尿剂。在用药频度方面,钙拮抗剂使用频度最高,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排第2。
(2)患者用药情况
我院收治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住院患者均为三级极高危(123例,占61.5%),一级与二级患者较少,皆由于其患有严重并发症。由于一级与二级患者病例数较少,不具有分析统计意义,本研究中仅对三级极高危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分级分层中大部分病例数较少,不具有分析统计意义,因此本组患者用药情况仅对三级极高危进行统计分析。联合用药主要集中在二、三联用药,其中二联用药频率较高的CCB与ARB、ACEI与CCB、以及βRB与CCB。三联用药频率较高的主要有:利尿剂、CCB与ACEI,βRB、CCB与ACEI,CCB、ACEI与ARB等。现在有小计量利尿剂与 ARB 的复合制剂广泛用于临床,效果确切。。。。。。
三、讨论
(1)用药种类分析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抗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怎样用药才能既便宜又治病是在生活高血压患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治疗费用的高低将明显地影响用药率及控制达标率。高血压常用五大降压药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由于长效抗压药服用方便且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可避免患者由于药物的波动而引起的并发症,长效抗压药已成为常用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类重要的心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降压药相比,使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升高16%。β受体阻滞剂会升高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至少有200 万高血压患者不再服用降压药物。长效β受体阻滞剂较短效制剂更具优势,后者仅能降低慢性心衰住院率,而前者能降低慢性心衰死亡率,且能24h平稳降压,尤其能降低易诱发卒中的清晨高血压。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慢性心衰指南推荐应用短效或长效β受体阻滞剂,以期在提高降压治疗率的同时,推广长效、安全、平稳的降压新理念,并让患者根据经济能力来选用药物。利尿剂为一线降压药物,具有价格低,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在联合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其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利尿剂广泛用于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治疗,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普及,通过合理的合并用药,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2)合理用药分析
结合我院患者用药情况分析,总结患者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中应注意以下因素:首先应对患者的年龄、病情、并发症以及其他合并症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其次,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跟踪患者的血压情况,药物剂量应循序渐进,以减少副作用;第三,药物选择中,根据患者不同并发症,合理联合应用药物种类;第四,患者降压过程中,确保药物持续力长久,服用方便;最后,由于高血压是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甚至需终身服药,因此在患者选用药物时,一方面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也需降低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刘国梁.以利尿理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J].心血管疾病资讯,2009,12.
[2] 戴程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与用要安全分析[J].心血管疾病杂志,2009,7.
[3]赵争春.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 15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49-53.
[4]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10-725.
[5]郭冀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一些观点[J].中国临床杂志,2005,14(4):205.
论文作者:王芬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阻滞剂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受体论文; 利尿剂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