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以及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分析了适于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原因和保障策略,力求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代学徒制
本文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WYXM0150)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JK220)的研究成果。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他们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相对没有农业农村生活背景,渴望融入城市,能在城市立足发展。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不仅仅为了赚钱贴补家计,更想出来长见识,学一技之长,为长期留在城市,谋求更长远的职业发展。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有更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流入地级以上大城市的农民工比重达64.7%,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4.8%,比2013年提高2.1%。21-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培训的达到38.3%,虽略高于各年龄层的平均水平,但是整体来看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1]。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总量的增速自2010年以来逐年回落,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在持续减少。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和企业更需设法加强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职业能力素养,保证城市的经济建设可以继续平稳发展。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指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首要目的,促进其职业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一种培养和训练活动。 从培训内容上看,既包括生产生活常识和法规方面的引导性培训,也包括职业技能提高培训和转岗就业技能培训。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实问题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很渴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素养,谋求更长远的职业发展。但是,现实中的遇到的很多问题制约着他们的参与培训的热情。
1. 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问题
是经济方面,农民工初到大城市,带来的积蓄有限,除去必不可少的生活花费,所剩无几。虽然许多政府的培训项目是免费的,但还有不少培训项目是需要交纳学费、书本费、鉴定费等诸多费用,多则可达数千元,这笔开销让许多农民工望而却步。在时间方面,大城市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在工作时间和培训时间发生冲突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工作而放弃培训学习。在培训信息获取方面,农民工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强,不太清楚应参与哪些培训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培训信息获取途径也极度匮乏,最终导致农民工放弃参与培训学习。
2. 企业方面的问题
我国许多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都在力争降低劳动力成本,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民工参加培训涉及到培训经费的直接投入,以及农民工参加培训期间企业生产力的间接损失,这些都导致企业对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热情不高。
3. 培训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内容上,不能切合农民工特点及需求,没有考虑农民工的文化背景和认识习惯,没有考虑所学技能是否能满足工作的需要[3]。在培训方法上,重系统的讲解,而轻实际的操作演练,导致农民工实践能力无法提高。这些因素使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使农民工对培训失去了信心。
三、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欧洲,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带领徒弟共同学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其内涵可以归结为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1)国家出台相关劳动和教育的法律政策,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管机构,从制度上规范学徒制的实施;2)多元参与,含括政府、行业、公会、和学校四方的利益相对均衡的合作机制;3)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的知识理论教学与企业本位的技能教学相整合,并以工作本位学习为主,学徒约有2/3-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4)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在企业他们是学徒,拥有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5)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6)广泛、综合、开放的教育性质[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试行现代学徒制所遇到的困境
2014年8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相继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总体可以归纳为“两热两冷”,即政府热、学校热、企业冷、学生冷。与政府、学校的热情相反,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两个重要主体——企业和学生却表现冷淡。
1.企业冷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一些高技术岗位的用工要求,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现代学徒制的一个周期往往要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学生的流失、毕业后学生是否愿意流岗等问题都无法预计;作为学徒身份,企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三年后的回报企业还暂时看不到,投入与产出无法匹配。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
2.学生冷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都是由偏远山区通过高考选拔进入了高校,家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让他们一入学就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学生及其家人会感觉落差太大,很难接受;同时,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在企业培训期间,有部分学生会得不到工伤保险、学徒工资等相应的保障;除此之外,学生还存在对合作企业不满意、对学习前景不乐观、不愿意过早失去就业选择权等多种原因和顾虑。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现代学徒制并不热衷。
五、适于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原因分析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和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固有特点,笔者认为,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成效。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很好地协调了企业冷、学生冷的问题
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遇到企业冷、学生冷的问题。相比院校招生,新生代农民工首先已通过招工应聘进入企业,成为了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不需过多考虑培养后的人才流失等问题,减少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因此,企业更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培养自己的员工,使员工具有更高的职业技能,能更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而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谋求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一份可以立足的稳定工作。有了工作后,他们才能更安心地参加职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因为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协商课程计划,农民工无需再担心工作和培训是否存在时间冲突。培训机构还可以带课上门,解决了农民工担心培训路程遥远的问题。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 使培训内容针对性更强,成效更显著
在现在学徒制模式下,培训的内容是由企业和学校等培训机构共同研究制定的。企业会根据自身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培训应达到的目标。对于职业相关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关键能力培养则由学校等培训机构负责。农民工在统筹安排好的时间内进行培训,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样的培训内容及安排更具有针对性,使农民工经过培训后,在岗位上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成效更显著。
3.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提升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以往的农民工培训有非正规的师徒帮带模式[5]。但这种模式下,师傅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也没有标准来评估师傅教学的效果,所以培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效果难以预料。在现代学徒制下,企业安排1个师傅指导和监督4-5名农民工学徒。企业给予师傅相应的报酬,对他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在这种模式下,使农民工可以在岗位实践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农民工学徒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六、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保障策略
1.订立权责明确的法律条例
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欧洲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现代学徒制各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亟需订立权责明确的法律条例,它是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更合法、更规范的必要措施。要让现代学徒制模式运行的有法可依,才有助于模式的良性循环和大范围推广实行。明确企业方和学校方的权力义务,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过程的完整流转,使高素质、技能型的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更规范化。
2.政府出台扶持性政策
在运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起步阶段,资金是最需保障的条件,所以,政府积极的财政扶持措施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以“政府资助项目”的方式大力推进,包括向职业培训机构直接支付农民工的学费及机构运营费用,向企业参加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数额的补贴和奖励等。当进入发展阶段,可以逐步建立起企业培训的征税-拨款制度。对未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企业征收培训税,再按一定比例拨款给积极完成培训任务的企业[6]。这样就可以保障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也可以刺激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国家统计局网站,2015.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3]周小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及其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
[4]关晶.现代学徒制与农民工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3.
[5]胡少云.职业院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吴学仕,伦凤兰.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因素分析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5.
论文作者:王一丁, 刘卷,付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农民工论文; 学徒论文; 新生代论文; 企业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职业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