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意蕴论文,取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01)01-0015-07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提出的战 略思想,其内蕴十分丰富。近年来,对这一战略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方位的特 点。这些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可持续发展本质的逼近和揭示。对这些研究成果进 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科学地、深入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自 觉地付诸于实践。
可持续发展:一种协调发展观
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社会其 他方面的均衡发展,结果导致社会发展失衡,影响了发展后劲;二是过分强调人的利益 、人的需要,忽视自然的存在,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以人为中心”推向极端, 形成了“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对自然进行索取和统治”的片面认识,结果加速了生态系 统的破坏,引起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诸多非持续发展问题。这就使人类 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于是,布兰特夫人提出了可 持续性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种发展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兼顾与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 展,必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要素优化组合,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配 合,从社会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谋求总体的最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人类社会的进步实际上是四种系统的良性互动和统一。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口系 统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大系统。[1](P42)而这四个系统的 再生产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大系统良性运转的过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实现 这个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便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由于地球的资源和能源的承 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对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能大于其可替代速度。依靠科技进 步,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发展的持续性,应当使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速度不超过寻求 作为代用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速度;实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费用——效益应公平负担 和分配;鼓励发展增加资源使用效率的技术;利用经济杠杆保护自然资源;采用有远见 、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决策方式;树立促进环境协调的文化意识,即尊重自然,人与人和 代与代之间的机会平等的道德观。
其二,树立现代的资源科技观。工业革命以来,分门别类发展的科学和孤立分散出现 的技术发明和发现,在满足人类不同需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破 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整体利益;为了满足人们当前利益,危害了人们的长远利益;为 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剥夺了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基础。因此,为了使科学技术真正造福 人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新的整合观念来认识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新的视野来看 待自己发明的技术;需要重新认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长期性和整体性 ,采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方式经营农业;在工业生产中,实行废物资源化和生产工艺闭路 循环等措施,建立“人——地”协调系统。
其三,选择理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和环境的限制,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必须在 环境发生可逆变化的限度内进行。新经济发展观要求:(1)形成人与自然界双向互动的 新关系,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向自然索取,把生产看成是对自然资源破坏 的“单向式”发展过程。(2)采取新的生态生产方式,把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此,应当对废弃物再资源化,使生产和消费形成一种还原和再生的循环关系,将消 费掉的物质产品通过一定的工艺或技术形式回归于生产。(3)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 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观念,把生产与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符合现代人发展 需要的生产模式,即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生态经济。
其四,转变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价值观,是 对“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哲学的辩证否定,是对工业文明和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批判与反 思,它要求我们树立以新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文明观,树立生态价值意 识、生态忧患和人与生态共存的意识。可持续发展要求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向后现代形态 的转变,使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个体本位转向群体本位,实现个体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 这是人类传统思维方式的辩证否定和理性回归,它体现了人类思维从简单到综合的转变 。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一次革命。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文明观
文明是一个“人造的”世界。[2](P39)文明的起源和进步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对 自然界(包括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社会)的改造相联系的。人类改造自 然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就是物质文明;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就是精神文明;人类改造社会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方式规范体系的进步状态及其积 极成果的总和就是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的进步表现为技术化水平的提高,它把人类带向 更加远离自然状态的“人造的”世界;精神文明的进步表现为社会行为理性化程度的提 高,它把人类引向离开一般动物的行为方式越来越远的更加崇高的境界。制度文明则是 联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两个文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关键在于社会制度能否 充分发挥其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而这种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又取决于社会根本制度是否 先进以及各项社会体制是否完善。如果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技术化和理性化好像历 史轨道上的两个车轮,那么制度文明则是连接两个车轮的车轴,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技术化和理性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历史不断地从必然走向自由。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理性化的选择,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1)在物质文明建设中,主要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 系,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在重视人类改造自然 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道德的领域,明 确人类对自然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不仅是一个严峻 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哲学的前沿问题。(2)在制度文明建设中,主要 是处理好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就社会根本制度而言,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 更文明、更优越。在具体的管理制度方面,西方也有许多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东西。如果我们缺乏对社会制度及其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重视社会制度文明程度和水 平的提高,就可能会使社会制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障碍,这时只强调精神文明或道 德规范,显然难以奏效。(3)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以及改善人与人 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主体性、根本性的建设。总之,一切文明说到底都是人创 造的,一切发展都要依靠高度理性化的人。可持续发展也不例外。因此,精神文明建设 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同时,可持续发展观也不断地把许多新观念和新内容引入思 想道德和科学文化领域,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一,可持续发展观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社会转移到了人,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 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 展。只是因为人的需要,才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去发展经济并实现增长。因此 ,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作为手段,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对人的意义。佩鲁在《新发展观》 中提出:“市场是为人而设的,而不是相反;工业属于世界,而不是世界属于工业;如 果资源的分配和劳动产品要有一个合法的基础的话,即使在经济学方面,也应该依据以 人为中心的战略”。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指出:“可持续 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中国政府1994年3月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也指出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本身的 全面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为人”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是必须由充分发展的人来 实现的发展。
第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公平观念,认为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中,发 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种更宽广意义上的公平环境来保证,包括 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公平。建设这样的公平环境,既是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不公平的。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只 占世界人口的25%,但他们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却占世界总消耗量的80%以上,因而他们 对全球环保问题负有主要责任。新的公平观推进了人类道德观念的发展,它把道德和责 任关系从可直接接触和交往的人群推广到不直接交往的全球和隔代。可持续发展观呼吁 一种“全球伦理学”,以代替那种传统的“区域性伦理学”。
第三,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生态伦理新概念,主张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的生存 发展权利相统一的观点。它要求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应该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转 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向自然界开战”和“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协调 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既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同时也要 尊重其他“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开发利用自然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应尊重生 态平衡规律,给予自然界以足够的生息、养育、更新和再生的机会。新发展观把伦理观 念从人群扩展到自然界,丰富和拓宽了精神文明的内容。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引入了科学伦理学和技术伦理学概念,把伦理和人道主义观念纳 入科学技术领域。在此之前,科学与伦理学是在严格意义上被区别开来的;科学的对象 是事实,伦理的对象是人;科学陈述是描述性和实证性的,伦理判断是规范性和价值性 的;科学解决“是如此”的问题,伦理解决“应如此”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 速及其社会作用的不断提高,科学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既然科 学技术参与人类社会生活,它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行善与作恶的问题,虽然它可能 被辩解是身不由己的。新的发展观要求建立起包括伦理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学的指标体 系,对科学技术行为的社会后果进行评估和预测,促进好的变革,遏制坏的变革,才能 实现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种自觉创新观
从根本上说,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是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样 一对基本矛盾。基于现实中这一矛盾的尖锐化,面对已经破坏了的和行将遭到破坏的自 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她;既然导致这种破坏的是人的无止境的贪婪和无限制的掠 夺,就应对人类行为进行规范和节制。这样即可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但是,对自 然的保护并没有改变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行为的节制也不触及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 因此,“保护”和“节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它缓和了矛盾,延缓了矛盾尖 锐化的时间表,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的积累最终还会导致矛盾冲突的爆发。所以,问 题的根本不在于“保护”和“节制”,而在于创新,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观 。
“创新”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自信和勇往无前的决心。在一般人看来,保护自然 和规范节制人的行为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即使创新,也是为“保护”服务 ,应受其规范和节制。如何保护呢?单纯的自然保护是一种停滞、封闭、静止的环境意 识,导致的是对人本质力量的否定,对以往成就、工业文明的否定,对人类未来前途的 否定,它根本不能解决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并不能实现可持 续发展,等在前面的依然是矛盾冲突的爆发和人类的最终毁灭。因此,它是宿命论的, 深蕴着一种极端的悲观主义。其实,人类完全有能力对自然的良性改造和发展做出有益 的贡献,而不必牺牲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人对自然有“善”的改造,也有“恶”的破坏 ,人能够以“善”的改造去变革、替代“恶”的破坏,这个过程是理性的,依赖于人对 自身的理性批判。理性精神是一种能动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理性要“超 越”,必然要创新。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就是批判的、反思的,是乐观主义的,它相信 人类自身的创新能力,批判的是对人类力量的盲目自信,但并不是要放弃自信和自身的 创新力量,皈依于悲观主义的宿命论,而是要认识到自信的前提,认识到人的生存发展 的前提和条件性,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性,变盲目自信为自觉自信、有批判的自信。承 认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局限性,同时又要创造条件、改变条件、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所以 ,可持续性发展观是一种自觉的创新观。[3](P22)
解决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发展的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其主体是人。而人及 其所处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受现实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这 一矛盾的解决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受现实客观条件制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时间的无 限绵延,而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时间总是有限度。但这个时间限度并非不可跨越,恰恰 正是对这个问题限度的承认和明确化,才能真正实现对它的突破,寻求无限时间的可持 续发展。个体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的创新能力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创新能力则是 无限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这种有限性的具体涵义对不同的具体历史的人而言,其 意义是不一样的,后代人可以超越前代资源有限性的界限性而赋予新的意义,人类整体 创新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资源有限性具体涵义的无限限定与突破。但对每一具体历史 而言,所要具体解决且必须解决的也是具体历史的资源有限性与具体历史人的需求的矛 盾。因此,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发展无限性的矛盾的解决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没 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一矛盾的解决与其说是一个结果,倒不如说是一个永远 持续的过程。保证这一点的,正是人类创新能力的无限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观是一 种持续创新观。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创新发展观,它需要面对和处理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 核心的是人和环境(自然)的关系,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多元的、多向的、多层次的复杂的 非线性关系。因而,可持续发展观又是一种全面创新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念 创新。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泉和先导。自然危机、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 危机、人的生存发展的危机,说到底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危机。因此,必须 变革传统思维方式,树立新的环境意识,在文化观念上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进行建设 ,实现创新。(2)环境创新。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在深度和广度以及观念形 态上不断突破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具体涵义,不仅仅单纯地保护,而且主动到环境中寻 求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进行环境创新,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3)经济 创新。既重视量的增长,更重视质的提高,实行生产方式和经济运作的创新,变革以往 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把整个经济活动纳入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系统。(4 )科技创新。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杠杆。人的力量和自信集中体现在这里,人类通过 知识获得解放。(5)社会创新。包括社会制度创新、生活方式创新、交往方式创新,以 尊重自然、促进自然的发展为基础,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人的创新。这是可持 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观念创新,还是环境创新、经 济创新,科技创新、社会创新,集中到一点就是人的创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种伦理价值观
任何体系的伦理价值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 ,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发展模式, 即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在经济与 社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使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五大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 步。因此,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必然蕴涵着平等原则、发展 原则、公平原则和民主原则等最基本的哲学思想。但在哲学思维基本立足点上,传统发 展观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是人征服和宰割的对象 。这种发展观只看到实践活动的正效应,而无视其负效应;只注意实践活动中要素之间 的联系,而忽视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孤立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片面强 调社会实践的正效应,割裂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夸大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思维方式,是 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五要素 协调发展,因而必须转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的辩证思维方式,以系统而整合的观点审 视我们的实践活动。[4](P24)
可持续发展哲学思维的上述立足点,决定了它的伦理意蕴和价值取向。人类作为一个 群体,随着世界交往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共同的生活领域也不断扩大,因而产生了共同 的人类意识和一致的利益要求,普遍价值取向和全球伦理也随之诞生,可持续发展的伦 理价值就是这种共同意识的体现。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坚持 单纯以人为尺度的价值评价标准,只承认人对自然所拥有的权利;相对人类中心主义考 虑到人之外的环境资源,在承认人对自然拥有权利的同时,也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 和义务,但终极目标仍然是人类;生态中心主义肯定任何生命皆有生存权利,生存的权 利不独为人类所拥有。而以人和自然的和谐为中心的“盖娅学说”则把地球表面的生物 圈看作是一个超巨型的有机体,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存在着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一学说打破了传统伦理基石,在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同时,承认了自然界的价值 和权利,从而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秩序。第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的 伦理价值蕴涵了代内平等原则和代际平等原则。代内平等原则是指国家和地区之间享 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必须统一,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不能损害 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代际平等原则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浪费共享资源,污染生存环境 ,不能牺牲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就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伦理价值的关系而言,市场经济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所使用的 效率最高的一种机制,它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适应变化能力,在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可持续伦理价值。一方面,市场 经济给个人动机的实现留有余地和自由,从而为人类改善环境的努力提供可能,而市场 经济中功利主义的原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平等、竞争原则,也 体现出可持续发展伦理价值。因此,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是一致的。另一 方面,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思想也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得以滋生和泛滥 ,必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产生冲突,增长已 达“极限”。显然,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又是相悖的。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兴除利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伦理价值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面临着数量可观、素质堪忧的 人口问题、粮食短缺问题和环境退化问题,加之市场经济的趋利行为视GNP为“硬道理 ”,从而导致伦理价值危机。如何摆脱这一危机呢?首先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 展模式。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协调发展的策略原则和发展重点论 的思想,解决堪忧的人口、贫乏的资源、退化的环境、短缺的粮食、落后的科技与经济 发展之间的矛盾;其次,建立与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伦理价值基础和道 德规范,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实践;再次,建立应 用层面的环境伦理、职业伦理、制度伦理和科技伦理等学科,加强对可持续发展伦理价 值的研究,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可持续发展:一种科学实践观
可持续发展是全局的也是局部的,是全球的也是民族的。国际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 的一般要求,只有同各国的特殊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从这 种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又是一种科学实践观。这里所说的“特殊的历史条件”除了人 口、自然环境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制度及其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可以说,一 个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深层原因就蕴含在社会制度及其价值体系中。
资本主义在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科技手段使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巨大社会 财富的同时,也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并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 灾难。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倒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相适 应的价值体系。首先,资本主义主义基本矛盾的扩大和尖锐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打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不仅造成资金、资源、设备的巨大浪费,而且引起整 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了诸如发动对外战争、实施经济扩张 、政府干预等措施,减少危机给本国带来的损失。但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和发展中国家民族的觉醒,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危机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中物欲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产生诸多危害。在生产领域,表 现为资本家一方面凭借手中的技术和资本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无情地排放倾 泄工业废物,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整个社会来说,资产阶级把追求经济增 长作为唯一目的,而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追求财富和产值。这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 人与物关系的颠倒,不仅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而且泯灭了人的主体性,造成人的异化 ,使人成了“经济动物”、“科技奴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障碍。 再次,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现实在享乐主 义价值观的催化下,助长了不合理消费,导致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精神空虚、暴力、色 情、恐怖等社会病滋生蔓延,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资本主义 制度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也曾走过一些弯路。改革开放前由于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以及人们认识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造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两次大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一度受计划体制和某些西方价值观念的双重影响,又走过 一段高投入、低产出的资源消耗之路,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社会制度及其占主导 地位的价值观所引起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反思、比较、实践和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它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 实践,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在当代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高效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因此它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产 生效率,又会引起社会不公。[5](P36)我们必须从市场经济的整体功能出发,充分发挥 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抑恶扬善,趋利避害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而社会主义制度极其价值体系能够为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为克服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二者在社会化性质上的一致,使社会生产关系的结 构要素获得了调适,因而有可能同现代生产的社会化性质相适应,使单个企业的生产和 交换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协调一致,这就使市场经济所固有 的活力和开放性得到长足地实现和发挥,而其周期波动等负面效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从而防止经济与社会的振荡和破坏。
其二,社会主义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使效率与公正达到统一。效率主要通过市场经济 来实现,而公正必须由社会制度来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可以有 效地防止两极分化及其所带来的政治失序以及精神生活中的消极颓废、道德败坏等丑恶 现象;也有助于维持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相对均 衡态势,构建一个稳定、和平、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其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使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 力。它不仅在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计划与市场、微观与宏 观、刺激效率和实行社会公正等等关系上具有优势,而且可以凭借强大的政治优势,通 过经济计划、经济杆杠和经济政策,以及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目标进行调 节与控制,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其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使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获得 力量源泉和根本价值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改变了资 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对抗关系以及人的物化、异化状态,实现了 人的主体自由,为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 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改变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统治人的自发力量,而成为人 的独立人格形成和人的能力充分发挥的有效机制。加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确立的人与 物的正确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和最根 本的价值保证。
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围,而且具有广泛的“人 文社会视野”。事实上,可持续发展已作为一种实践方式,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多 个领域,如人口、文化、教育、社会文明等等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
综上所述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一种协调发展观,可持续 发展要求我们实现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四维结构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作 为一种新型社会文明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 同进步与协调发展;作为一种自觉、持续、全面创新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从人类创 新能力的无限性着眼,从具体历史条件下人的创新能力的有限性着手,实现观念、环境 、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全方位创新;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 确处理代内代际关系,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秩序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伦理价 值观;作为一种科学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将其普遍性原则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具体历史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和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不 同视角上的意蕴和取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在统一,全面地、科学地揭示了可持续 发展的内涵和本质,也为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收稿日期:2001-05-17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科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