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模型论文,环境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3)01-0111-04
一 问题的提出
IT整合于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发生全面深层次的变革,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建构主义对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1]。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的新模式。基于此,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校真正能够培养出合格的、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2]。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加之传统知识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理解有误,错误的将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把直觉思维混同于形象思维,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发展右脑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忽视辨证思维的研究[3];二是用传统的知识继承型教学模式来培养创新人才,将IT在教育中的应用看成仅仅是取代粉笔和黑板的工具,不研究数字化学习的新策略、新模式,将教学设计看成是“写教案”、“做课件”,穿IT的新鞋,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停留在口号上;三是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片面强调某一要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整体协调发展,比如,为强调IT资源在数字化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出现IT资源代替教师的论调,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取消一切考试等观点;四是没有正确处理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和IT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方定位不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不能落到实处,教师仍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绝对权威,IT资源仅相当于教学参考书等等。本文试图将创新人才的培养置于IT这一大环境中,用系统论的观点,把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看成一个整体,构建系统模型,谋求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 IT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系统科学理论
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到创新人才指标的确立、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教师学生与IT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如数字化学习子系统中的教师、学生与IT资源)、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如教学设计与数字化学习)相互影响,互为牵制,构成多维的、非线性有机统一体。模型的建构用系统科学理论来指导:从整体出发,用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局部,不片面追求个别要素或子系统的优良;强调系统与环境的统一,把各子系统放在环境中来认识,用整体、协调、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充分利用反馈机制,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各要素,各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点,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2.模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动态平衡: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创新人才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应具备超前性。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由社会评价这一反馈机制来预测社会需求和调整培养目标,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在动态中平衡。同样,用绩效技术这一反馈机制来指导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协调数字化学习,在动态平衡中达到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统一。而在数字化学习这一子系统中,教师、学生和IT资源之间必须高度互动,追求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创新人才与知识继承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的本质区别:一是突出教学设计,将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充分考虑IT环境对学习的影响,研究教学策略,指导学习过程;二是突出数字化学习,明确在IT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教师,IT资源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加工和建构的能力;三是彻底改变传统以甄别和遴选功能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代之以绩效技术,确保学生在IT环境下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和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三 IT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构建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如下:
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
上述模型将IT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看成一个系统,对部分子系统及相关要素作如下解释: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也就是创新人才标准,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等四方面素质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这是对创新人才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同时应具备三个特点:全面+个性;人脑+电脑;智商+情商[4]。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统论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影响[5]。IT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世界图景——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交往合作成为师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室中心、学习者孤独学习的状况,也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书本中心、教师垄断知识、教师居于中心位置的局面,代之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局面,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环境和时空。因此,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设计将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学习型(collaborative learning)教学设计: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6]。
IT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型教学设计有三方面:(1)学习活动(learning action)的设计: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学习活动;(2)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有机整合,又称为学习情景(learning context),其中包含人际关系因素;(3)媒体环境的设计: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
3.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T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运行的数字多媒体材料,它能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数字化学习方式(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学生之间展开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发展、创新、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7]。
IT环境下,学生成为数字化学习的主体,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来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之间的通讯交流;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学习是随时随地的终身学习。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是:课程学习的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再生性,探究具有多层次性,课程内容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主,能充分利用全球共享的数字化素材资源,用信息工具对知识进行重构和创造[8]。
在IT环境下,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数字化学习策略的设计者。他们利用IT资源和环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借助IT资源的多媒体呈现、具备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借助IT环境的人机交互和数据处理技术,创设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参与进取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利用IT环境的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借助IT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利用IT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学习,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IT资源是对一系列提供学习、支持学习与改善学习的事物的总称,是数字化学习的信息中心,可分为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试题及VOD视频点播等子目。IT资源能实现“6A”标准,即Anytime、Anywhere、Any access、Leading to Any information、Any service、For Anyone(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对象、获得任何信息、享受任何服务)。
4.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iques),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及教育界的日益关注。它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在IT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目标×学习效率。其核心理论是:以学习目标指导学习,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学生自己围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而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习结果用个人定量评价和小组综合评议两种主要绩效评价形式来考核。形成性评价可以全面总结,发扬成绩,改正缺点,以求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使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易于管理。对于给定的学习目标,自我选择有效方案,合理应用教育信息资源,使得反馈控制和监测操作过程有一个整体观。[9]
目前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型几乎全部应用了绩效技术,从教学效果来看,以目标(项目)为核心,自我寻求到达目标(完成项目)的途径的绩效技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可以预测,IT环境下的教育评价,必将向绩效技术方面全面推进。
四 IT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实施要点
该模型在湘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证,效果理想。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实施要点如下:
1.培养目标明确,具有超前性
目标是行动的纲领;目标不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无方向感。如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姓教与姓技”的争论,必将导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紊乱。考虑到教育产品的滞后效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超前性。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经调研分析,预测社会需要精通数字媒体教学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我们将常规光学投影媒体教育尽量压缩课时,并将幻灯片的冲洗等教学内容拿掉,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道路。现今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证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超前决策的正确性。
2.营造IT氛围,全方位利用IT资源
IT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是空前的。IT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学校应组建数字图书馆、数字实验室、教育资源库,让学生随时随地体验数字化生存,培养信息素养,全方位利用IT资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我们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讲课的时间很少,重点精力放在IT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放在IT资源的准备上,放在学生利用IT资源学习的引导上。比如,相关课件制作的软件,只须告诉学生该软件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利用实验室学会该软件。这样,教学效果将远远胜过课堂讲授。
3.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多方面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字化学习的教学设计强调以“项目”为突破口,跨课程、跨学科、跨专业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创作》课程教学,学习小组从“立项”开始,查资料、找素材、写脚本、设计创作、测试评价等等,一门课程的学习,几乎相当于做一个科研课题,不仅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且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作业如网络课程《心理学》、《影视美学》、《教育传播学》等,完全可与专业级多媒体CAI课件相媲美。
4.注重交互作用,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
教师应始终参与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全过程,利用绩效技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教师应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勇敢地退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以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谋求学生个体心灵的内化,实现教育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