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护理中Orem自理模式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细莲

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护理中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收治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对照组中包含42例患者,对其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包含42例患者,对其运用Orem自理模式干预。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来对其运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数据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认知与行为的恢复,优化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Orem自理模式;效果

引言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快,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痴呆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其多因机体退化或者生理疾病所致[1]。在发病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会存在明显的缺失,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老年痴呆症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治愈的。故而,在临床工作中,都只能尽可能的来缓解患者的认知与行为障碍,改善相关功能,优化其生活能力。可以说,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护理干预比药物干预更为有效。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我院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收治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

对照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在61~84岁,平均年龄在(68.02±3.21)岁,其中,老年性痴呆患者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1例、混合型19例。

观察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年龄在(68.12±3.02)岁,其中,老年性痴呆患者1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1例、混合型18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痴呆症的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2];(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用药以及环境等内容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模式。这种模式会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确定,从而将其区分为完全补偿性、部分补偿性与辅助教育性三个层次,并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

1.2.1 完全补偿性护理措施。这类患者基本上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在干预过程中,其包含如下内容:(1)卧床护理。由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缺失,其可能需要长期卧床修养,诱发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引导患者进行体位变更,且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2)饮食护理。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并且注意温度的掌握,避免对患者造成创伤。(3)排泄管理。如果患者大小便失禁,需要及时更换尿布,且清理相关组织,检查其是否存在感染现象。(4)口腔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辅助患者漱口,且检查口腔黏膜的状况。

1.2.2 部分补偿护理措施。由于这类患者只是部分丧失了生活能力,只需要对其进行部分补偿即可。(1)功能训练。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与智商状况,并且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保持患者对应的能力,且能够恢复部分能力。(2)安全护理。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自残或者伤害他人等行为,必须要严格化交班制度,并且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1.2.3 辅助教育护理措施。这类患者基本上具备日常生活能力,仅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对此,必须要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其支持与理解,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优化。

1.3 评价指标

1.3.1 采用ADL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评价,主要包含穿衣、洗澡、进食、洗漱等日常操作,以14分为界限,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差。

1.3.2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从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来对患者家属对护理态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数据相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3讨论

老年痴呆的发生一般是因机体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引起记忆力、情绪、精神等一系列障碍,从而诱发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3]。这类患者的自理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尤其是认知功能上,会存在较大的缺失[4]。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损伤。对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干预措施。Orem自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参与为主的护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其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成就感[5]。综上所述,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认知与行为的恢复,优化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岭青.我国老年痴呆护理的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6,38(03):70-73.

[2]宋艳平.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8):136.

[3]陈梦梨.用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2):119-120.

[4]李春利,陈艳.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06):1182-1184.

[5]王兆霞.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03):254-256+259.

论文作者:宋细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老年痴呆护理中Orem自理模式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细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