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朱宏图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朱宏图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其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围绕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建筑项目点多面广、条件恶劣、工种繁多的特点,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出现立体交叉作业将不可避免。解决水利水电交叉作业安全管理问题,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将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效益。

1.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

立体交叉作业是指在工程同一作业区域或邻近作业区域内,有两种及以上工种同时开展作业,若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极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立体交叉作业包括高空、设备安装、爆破等,故为了进一步提高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性,应当科学、合理的安排交叉作业时间,以规避或降低不必要安全问题的出现,促进交叉作业的顺利进行。

2.分析水利水电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特点

(1)作业地质条件复杂。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容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问题,在土石方挖掘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爆炸等安全事故;在一些密集型的施工场地,如洞挖工程等,还易出现洞内粉尘浓度超标、有毒有害气体、帽顶片帮、触电伤害,物体打击等施工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

(2)单项工程较多,彼此干扰因素较大。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一般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存在工作范围集中、工程量大、工种类型多等现象,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干扰彼此之间正常作业的因素相对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

(3)地基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有一定关系,要求地基承受巨大重力的同时,还能够承受高处作业发生的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发生时对地面的冲击,故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图纸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4)需进行截流。一般而言,截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项目,施工虽简单,但龙口水流流速高,场地狭窄,抛投强度受限制,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需提前策划、准备充分,确保有足够的抛投强度。现场施工统一指挥、人员均需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责任心,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安全截流,为主体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3.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1)明确立体交叉作业的风险源控制目标

在开展水利水电立体交叉作业的过程中,考虑到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较高的复杂性,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在施工作业前,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和施工环境及施工顺序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明确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在确保安全作业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科学安全防范措施,采取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双从预防机制,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为进一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人员受到人身安全威胁,需加强人员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严格制定反违章管理制度,采用奖罚激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安全能动性,着重控制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各施工环节的过程控制,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巡视力度,较少违章行为,制定重点防控措施,合理安全防护设施,坚持按照安全方案组织施工,减少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行为,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制定立体交叉作业风险源控制模式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开展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时,需加强对风险源的辨识,明确风险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并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健全安全管理方案,严格按照作业管理程序组织进行施工和安全管理,确保风险源的规范化控制和有效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还需对水利水电工程交叉作业设计、建设、勘查及施工等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考察及沟通,找出其不合理内容,及时予以整改,并结合现场实际,进一步分析立体交叉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因素,以制定完善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把控每一作业环节,确保全方面的提高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性。

(3)深化完善工作体系运行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立体交叉作业而言,完善、健全的工作体系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在立体交叉作业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并良好运行,各工种通过完善协调联系机制,明确各施工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强化沟通交流,相互体谅配合,蒋最大化的降低人为错误等事件的发生几率。

(4)进一步强化安全监测控制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展立体交叉作业时,需进一步强化安全监测控制工作,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收集,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为数据的测量也是重点内容,设备、人为两种监测方式均是有效的监测渠道,两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提升测量数据有效性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安全监测控制工作时,相关人员需做好对安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数据收集期间要做到认真、仔细,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及统一性,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避免问题的延伸,阻碍立体交叉作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安全监测设备的选择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循优化原则,选择集科学、安全、可靠于一身的设备,之后还需对规格相同的安全检测器的使用予以规范,这样有利于人员换算工作的简化,规避失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在开展安全监测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想要有效确保安全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就需根据获取的信息数据,合理的评价监测状况。具体内容如下:可通过邀请专业监测机构等方式,分析所收集的相关监测数据,之后根据结果给予有效建议,有利于水利水工程安全管理的调整,从而进一步确保安全监测质量。

(5)构建安全监管云平台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可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监管云平台,主要是指在传统人工监测和互联网+模式的基础上兼容人工采集、即时上传的云端模式,通过相关监测仪器对工程进行安全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处理、报告生成等一系列工作,实现24小时全程自动化监测,因数据具有较高的连续性,能够观察到施工全过程的细微变化趋势,可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此系统平台采用多重+分级预报警模式,如若监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就可通过广播、软件界面、手机等形式发布警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规避了以往层层上报监测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实现了高效、科学的管理。

4.结语

综上,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故做好工程中的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进一步对立体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控对策,同时建设单位应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从而对立体交叉作业的质量数据进行管理,提高其安全性,且也有利于工程单位正视相关问题的存在,并积极找寻解决方案,制定紧急应对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立体交叉作业的顺利、稳定运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要点的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36(01):108-110.

[2]李克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 (06):179-180.

[3]张红艳,高鹏.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S2):89-92.

[4]周二众,刘星,青舟.深基坑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9(1):204-210.

[5]孙忠园.水电站施工中的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9):206-206.

论文作者:朱宏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探析论文_朱宏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