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术道德差异现象及成因探析_初二现象论文

初中生学术道德差异现象及成因探析_初二现象论文

论初中学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现象及其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品德论文,学业论文,现象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安徽马鞍山二中 杨卫)

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二学生,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学业和品德的分化现象。一些在小学和初一时不被人们注目的学生,破土而出,令人刮目相看;一些平时很下功夫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突然成绩下降,苦恼不堪。其中有一些学生因学业挫折,对学业丧失信心,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例如不良结交),其兴奋点由班级转向校外不良结交,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越轨行为。这些学生,在班级中成为不安定因素,有的还形成后进生“小圈子”。

对这一突出现象,学校操心,家长着急。在寻求这种分化现象的成因时,有的家长认为是学习难度加深的原故;有的家长认为是孩子“没出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用功”。这不无一定道理。但究竟是何原因形成分化,其规律和成因是什么?应当采取何种预防和控制分化的负面效应,应采取哪些家庭教育对策,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规律

初中学生出现学业和品德分化,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我们多年来的分析研究,分化现象的出现,有着其可以被认识的客观规律。

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

从客观因素分析,学生进入初二后,由于课程难度、深度的加大,新学科的开设,都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加,这些变化对多数高分学生来说,是可以适应的。然而,如果学生自身由于小学时学习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适应,或者在初一放松要求,当这些因素作用于个体时,都可以使个体本来就激烈的生理心理矛盾和冲突加剧。

我们对初二年级三个班级159人在初一入学后的七次考试成绩,按每一学生的七次考试成绩绘制座标图,分析每一学生的成绩曲线,取其最高值及最低值进行汇总分析。159名学生曲线高峰和低谷期,相对集中在第三次考试(初一下学期)和第七次考试(初二下学期)。我们通过观察、谈话、分析、认识到初二学生学业分化的特征是:

(1)学业分化期前存在着一个分化准备期。分化准备期始于初中新生录取通知书发出之后,至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有人称之为分化期前移,实际上是分化期的前兆。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以考取重点中学为目标,大多放弃了娱乐活动,与影视绝缘,日夜拼搏,高度紧张,待得到重点中学录取书,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升高,成为家庭王国的“王子”,奖励、旅游,加上一片颂扬声似乎成为“好孩子”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于是,学生在学业和品德上的缺陷被掩盖了,“好孩子”、“好学生”的角色地位被回着化了。学生进入初中后,生活环境的变换,师友同学的更新,学习方法的改变,都会引起复杂的心理矛盾。

(2)学业分化出现于初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

学业分化在初二下学期出现是有其生理心理基础的。这时,学生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发展,独立意向明显。我们对初二100名学生独立意向问卷测试,情况如下:100名初二学生的判断取向

独立判断65人占65%

与别人商量 30人占30%

依靠别人 5人占5%

100名初二学生对本人成长因素的归因

家庭35人35%

学校、老师 41人占41%

自己 5人占5%

书籍 6人占6%

其它13人占13%

可见学生对事物的独立判断意向在发展,对自己成长因素的归因,家庭、学校的影响在减弱。自主性的发展要求、自我调控能力得到相应发展。然而,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学业波动现象的大量出现。调查表明,学业波动型学生占92%,学业稳定型学生12人,占8%。

上述这种情形正集中反映了少年期心理发展不稳定的特点。

2.问题行为的出现是品德分化的重要标志

所谓问题行为的,是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而形成说谎、厌学、逃夜、作弊、早恋、出走、侵犯、不良结交等行为。这些行为,程度不同地包含着思想品德因素。

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充满复杂矛盾的时期,这些矛盾有:个体骨化过程的加速、肌肉力量的加强与自我调节能力的矛盾;性成熟与性知识、性道德后滞的矛盾;思维发展的独立性和思维能力不足的矛盾;学习内容的加多加深与学习目标未及时调整的矛盾;尝试冒险与自制力低的矛盾,敢作敢为与缺乏理智感的矛盾;自主意识发展与评价能力不高的矛盾;成人感的增长与其角色地位的矛盾;超前消费意识与经济上依赖性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并不是所有少年学生都能独自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这些矛盾的发展趋向,表现为三个梯级:第一梯级是“代沟”心态梯级,他们在不理解成人的前提下,抱怨成人不理解他们,他们的抱怨,有的是合理的,教师和家长应当采纳;有的是不合理的,其中有的是过高的消费欲望,有的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则纯粹是由于主观猜测造成的两代人的隔阂。在有的班级,在学校里被认为是“好学生”,而在家庭中被认为是“坏孩子”的达1/4;第二梯级是轻微心理障碍梯级,表现为狭隘、抑郁、怯懦、恐惧、对立、自卑、破坏、多疑、过度激动等特点,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第三个梯级是问题行为梯级,问题行为是由于形成某种心理障碍而出现的行为异常,这是一种给家庭、社会和学校带来麻烦的行为,它在一定的外部原因诱发下发生。我们对13名学生出走年龄的分析,其中13、14岁占83.2%,可见问题行为集中地出现在初二年级。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过失型。由好奇、好动、试探、模仿、畏惧等心理状态和不良需要引起,以违反纪律的行为方式,如骂人、打架、损坏物品、逃学等,带有偶发性、惰境性、盲目性等特征。

(2)侵犯型。受挫折后引起的不良情绪。为了消除由愤怒造成的内心紧张,采取发泄的方式,以特定的对象进行发泄、报复,一般带有公开、突发的特点。

(3)高轨型。由于不良的需要,以违反道德规范的方式,如偷窃、欺骗、斗殴、游荡、破坏公物等,带有经常性、有意性的特征。

以上三种类型,从第一类型到第三类型,品德的成分,依次增加,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逐步递增。

二、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现象的成因

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成因,须从多方面加以分析。主要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能促使一部分学生形成学业后进或品德后进,以至发生问题行为。

1.处于少年期的初中学生具有身心激烈冲突的特点。

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有半年到一年的平稳发展期,一般到了初二,各自心理矛盾便日趋外显,主要有:

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有幸升入重点中学的新生,往往以“竞争的胜利者”姿态出现,殊不知,在这新的班级群体中,“宠儿”荟萃,一些学生发现在小学中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有的转而产生了自卑和焦虑。“成功者”可能转化为“失败者”。新的环境、新的师友、新的学习内容、较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无不带来新鲜感,然而,在这新的环境里,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适应,他们留恋小学的师友;轻松感与被动感交织。经过激烈的升学竞争,轻松感油然而生,学生刚进中学,由于一些学科和数学、外语的主要内容小学已经学过,普遍感到学习负担轻,加上进重点中学的目标已实现,原来的内驱力消失,热衷于娱乐。思想上的放松,带来了学习上的被动,当课程内容悄然加深,学生仍未及时意识到,直到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方才惊感被动。这些矛盾的交织,实际上是对他们盲目自满情绪的一种否定。

学业失败的体验,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反复强化,使部分学生学业一蹶不振,这些条件是:

(1)长期热衷于课外兴趣,玩物丧志,如热衷于玩电子游戏机;

(2)学习方法不当,虽然努力,但无起色,沮丧,无信心;

(3)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有辅导能力,晚间给子女重新上课,而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寄希望于晚间辅导,使“生物钟”发生紊乱;

(4)家庭遭受不幸或本人患病,情绪受挫;

(5)结交街头不良伙伴,参与街头负效应自然群体,不能自拔;

(6)教师教育态度、方法失当。初二考试命题偏难。

学生学业下降,是品德分化的信号,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出现品德离轨行为;

2.过重的学习负担和教师教育态度和方法不当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是对少年期的认识上,一般较多地看到少年期的“危机期”特征这一面,而较少有目的地变“危机”为“最佳教育期”。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在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生活了若干年,发现那里的少年并没有经历危机,而是平平稳稳地度过的。在我国一些社区和学校,也有类似情形。我们在1993年至1994年对初二的一个班级实施一年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经艾森克(EPQ)个性问卷测试和卡氏量表测试,其群体心理状态明显优于控制班。现在,这个班级已近初中毕业。学生平稳地度过了少年期。

其次,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教学要求过高,再加上家长对学生的学业压力,都使学生增强了厌学情绪。据我们对364名初一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

感到学习负担重或较重者

42人,占11.5%

不喜欢考试者

124人,占34.1%

考试前紧张程度重或较重者

57人,占15.6%

因学业不佳而感到烦恼者

116人,占31.6%

对学业缺乏兴趣者

17人,占4.7%

适当的学业负担是掌握学业知识的前提,而过重的负担,则会形成学生的重度焦虑,以致厌学。

再次,教育态度及教育方法的失当,例如缺乏对学生品德和学业分化的有效调控手段,“重智轻德”,这也是不足取的。

3.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的失误对学生学业和品德发展成就水平具有重大作用。

从家庭教育的类型来看,民主型和专制型、放任型家庭的孩子,成就水平有明显差异,家庭结构健全型和破碎型的孩子成就水平相差更大,而破碎型家庭中家长行为不端或对子女放任不管者,孩子厌学的比例更大。有一个班级,三例厌学弃学学生均出自此类家庭。

健全型、民主型家庭教育的优势只具有相对意义,各种类型的家庭都有可能出现某些家教失误,有关研究表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差,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家庭成员关系差,父母对孩子管教态度不一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缺乏家庭教育知识,不研究孩子,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征,教育观陈旧,只管学习,不及其余,在教育方法上,因袭封建宗法制的“棍棒主义”,或放任自流,这些都在客观上产生家教的负效果。

标签:;  ;  ;  ;  

初中生学术道德差异现象及成因探析_初二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