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中国报业技术革命_电脑操作系统论文

方兴未艾的中国报业技术革命_电脑操作系统论文

方兴未艾的中国报业技术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兴未艾论文,中国论文,报业论文,技术革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报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报业技术革命在“七五”期间初露锋芒,其主要内容是排版革命,以激光照排替代铅字排版,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飞跃。目前全国省市一级报纸和大部分地、市、县级报纸都已经采用激光照排技术,部分报社已经采用彩色印刷,有些报社正在建立办公自动化区域网络、报纸版面的远距离传输,新闻资料检索等项目,预期九五期间报业技术革命将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其重点将是电子报刊与网络研究以及采访编辑自动化管理,实现以光与电代替纸与笔的新飞跃,并进而向无纸化“报刊”和多媒体新闻媒介发展。

我国著名的中文信息处理专家、北京大学王选教授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用电子排版取代铅与火的过程已经结束,采访编辑自动化管理刚刚开始,包括排版、采编、广告制作、资料检索和发行在内的‘五合一’则在形成之中。出版业的自动化业已启动,现在刚刚露出萌芽的则是多媒体出版。方正集团面向出版社编辑的多媒体编辑工具也已经问世。方正集团这方面的总体战略非常明确,采取视窗NT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即后台采用WindowsNT技术,前台则用视窗95操作系统。这种基于先进操作系统并能够在国际交互网络上发行的“五合一”报业电子信息化系统,在三、五年内一定会在中国普及。”

从6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报刊排版,开创了电子出版系统的新纪元。但是直到70年代末,电子出版系统都是用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实现的。最小的也是用小型计算机作为排版主机,一些配套的设备体积也很大,价格昂贵,而且不便于使用。70年代末美国推出了微型计算机,很快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排版行业也随着发展,到80年代便出现了以微机作为主机的排版系统。由于它的价格低、工效高,迅速冲击原先的大型专业排版系统,使得著名的照排系统制造商Monot-ype公司, 在80年代后期宣告破产倒闭。别的老牌照排系统公司被兼并或转业。与此同时一批从事微型机排版系统技术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在短期内便取得很大的成功。

我国的中文电子出版系统研制工作开始于70年代中期。1974年8 月国内开始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确定了“精密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等三个项目,即国家的重点工程七四八工程。1984年由北京大学和潍坊计算机公司生产出第一套设备,1985年通过国家级鉴定,这就是华光Ⅱ型和华光Ⅲ型电子排版系统。由于这类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不太理想,而且系统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未能大量推广应用。1988年推出了以微型机作为排版主机的华光Ⅳ型,操作使用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很快在全国各大报社使用,进而推广到地市报社和书刊出版社。华光Ⅳ型打响以后,原来合作的两个单位分别开拓新的技术和产品,北京大学的产品使用北大方正的商标,他们的电子出版系统产品占有了国内最大的份额。

电子出版系统的构成

电子出版系统是由输入系统、操作界面支持系统、排版系统、页面生成系统、字库系统、输出系统等构成的。其基本原理是:由输入系统(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格式、(由鼠标输入)位置与选择命令,(还可以通过图象扫描仪输入)图片信息;在操作界面系统支持下,通过排版处理系统将文字、图片根据指定格式处理编排成页面;根据页面描述语言生成页面描述文件;根据输出精度要求由页面生成系统产生页面影像;通过输出设备实现页面输出,若发生错误,可通过排版系统或字处理系统作修改校正,重新排版处理和生成页面后再输出。目前排版操作界面支持系统通常采用Windows,machintonsh System 7,Penwindows 等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即视窗操作系统,它建立在DOS系统之上,为应用软件提供图象操作界面,将文件建立、登录、检索、打开、关闭、执行、复制、删除等操作采用图形表示,直观易学,一目了然。在W-indows中,一个文件被打开,便开设了一个窗口,如果该文件为可执行文件,则在该窗口中运行,窗口可以被方便地移动位置,缩小或放大,在屏幕上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建立几个窗口,在一个程序被执行的同时可以参考多个资料,对于写作编辑十分有利,Microsoft 公司最近又推出了面向大众的Penwindows,它用光笔代替键盘,用笔尖书写达到输入和操作的效果,人们可以用光笔在一串文字上画个圈,这一串文字即被删除;在一行文字中画上一个插入符号,并用光笔书写要插入的文字,该文即被自动插入行中,同时行、段自动作出调整。使神秘的电脑操作回归自然,方便易行。

我国排版系统通常采用华光Ⅳ型排版系统、北大方正Wits集成排版系统等。排版方式有批处理方式、交互式排版方式、所见即所得排版方式。批处理方式就是在欲排文稿中插入一定的排版注解,使排版软件按照要求自动生成版面;交互式排版方式即在计算机屏幕直接排版,有不满意处可以当场修改;所见即所得排版方式最为直观,是方便用户的发展趋势。

电子排版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取代了传统的铅字排版,减轻了印刷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环境污染,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文稿通过电脑输入,其速度高达每分钟200多字,一个容量为7000字的版面, 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且文字放大、缩小、移动、删除可以随心所欲,修改整理也很方便,制作标题时还可以使字体、字号随意变化,可以使用旋转、倾斜、空心、立体、勾边、阴阳等美化手段,题花、底纹也变化多端,多达二、三百种。

报业技术革命带来的烦恼与困惑

新的电子排版技术采用后,我们听到许多不同的反映,有人说好;也有人说:电脑排版没有传统方式方便,画版样更麻烦、速度更慢,劳民伤财。

电子排版对于许多报社的编辑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挑战。原先熟悉的一套工作方式被迫改变,陌生的计算机知识要从头学起。许多报社在起步阶段时,都曾经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由于编辑不懂电脑,负责电脑排版的工人又不懂编辑知识,本来应该由编辑一人完成的工作,不得不一分为二,由版面编辑照老规矩划好版样,再由电脑排版工人依样画葫芦在电脑上排版,这样不仅不能完全发挥电脑特长,有时甚至闹出不少笑话。有一次福建某报大样已经通过值班总编辑审阅,正准备照排印刷的时候,有一位排版工人无意间按动了一个按钮,于是就出现了三个版面是简体字,一个版面是繁体字的奇特景象。这件事当时引起很多猜测,非常被动。在上海某报,有一次总编辑仔细审完大样,一切正常,然而待到报纸印出来却愕然地发现头版大字标题缺掉了好几个字,原来这是制版的同志在剪拼胶片时出现了差错。在不少已经采用电脑照排的报社,我还看到都订有类似这样的规定:

“各版一律用原稿组版,要求各版编辑在原稿上下功夫精编,版样随原稿发照排室排印,不得在小样和大样上做过大的修改”;“标题字倍数要换算准确,要标明字体、字号;更换标题字体,最好是相同字号”;“版式画法要统一,每篇稿件字数要计算准确,在版面上所占面积一画准确;要尽量避免过多破段行文、‘伸腿’、文字相咬的现象”;“版式上要标明线号、花边号、底纹号、文章号,组版后一般不改动;出大样后,可改动2个标题,调整1个标题位置,原则上不动文章区……”

这些规定反而增加了编辑的难度、工作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在编辑尚不熟悉电脑照排技术时,不得已的做法。相信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各位编辑会逐渐熟悉并掌握电脑排版技术,到那时“电脑排版工人”这一行业或许会自然消亡。编辑们熟练地掌握了电脑照排技术后,可以使电子排版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大大减轻编辑自身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加快编排速度,使版面更加活跃美观,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版面特色。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存在的编辑和“电脑排版工人”的分工,这也反映出我们的电脑照排软件还不够“友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全世界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趋势看,电脑软件总是趋向于越来越方便,容易学习和掌握。这就像我们拍照一样,以前学习摄影一定要懂得光圈、速度、景深,会冲洗胶卷、暗房制作等基本技能,现在用“傻瓜机”,只要懂得取景和按快门就行了。新出的电子数码照相机连胶卷都不要了。过去学习电脑必须首先掌握DOS和BASIC, 令人望而生畏。 现在使且WINDOWS和WORD之类视窗软件,鼠标器一点, 就可以选择需要的指令和内容,Penwindows等用光笔代替键盘,用笔尖书写的新发明更是方便易行。相信新闻出版界会很快采用这类最新技术成果,改善电子出版条件。

有些报社的编辑反映,现在的电子出版系统在修改版样时还有一些缺陷,例如修改不留痕迹,有时会导致一些隐患。有一次某青年编辑无意中把一位中央领导最有新闻价值的重要讲话给删掉了,总编辑因为未看原稿,未能发现,事后深为后悔;也有过夜班编辑误删总编辑改定内容的笑话。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在电脑中设定不同职务的人具有不同的修改权限,有不同修改权限的人所修改之处,以不同颜色来区别(印刷排版时不显示),删改的内容也可以以暗淡的附注形式,显示在屏幕的边角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只要请软件设计人员作点小修改就可以了。

采用电子出版系统时的另一个烦恼是电子设备的昂贵,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对那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小报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然而,相对于建立传统的捡字、排字、浇注车间来说,这笔开支就变得可以接受了。而且随着电脑设备的日益降价,尽快采用电子出版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益,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识。

科技进步给新闻界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与激光照排系统相配套,1985年新华社在国内有关单位的协助下,采用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中文计算机发稿处理系统。这套系统的传输方式是中速数据通信,每秒大约传送30个汉字,传输速度比模写广播提高了15倍。新华社新闻稿件的输入、存储、校改、统计、发送等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作业。该系统推广到全国各省市报纸,实现了点对点的新闻稿件远程数据通信,减少了重复录入的环节,为报社早出报和排版印刷自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日报用这套系统接收4万字的“十三大”政治报告,20 分钟收完以前需要7小时接收的文稿,并马上将软盘插入报社的计算机照排系统, 很快排好版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新华社曾经因为技术装备落后而成为外国同行的讥笑对象。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一名德新社的记者在报道中这样挖苦中国记者:“采访奥运会的7000名记者中,大概只有中国人用手写他们的报道……”,时隔两年,在1986年的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新华社记者首次在国外重大现场报道中使用先进的电脑发稿设备,记者在比赛现场用电脑笔记本采写新闻,并直接向新闻中心发送英文稿。中心的编辑人员在电脑终端上编辑、修改收到的英文稿件,并迅速传递到北京总社,再经过外文计算机通信系统转发世界各地。结果这次亚运会快讯的85%是由新华社首先发出的,另外有4%是并列第一。 那时的计算机编辑系统是引进国外的设备,只能实现英文发稿的无纸编辑,到1988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时,新华社记者使用了规模更大、水平更先进的多文种计算机发稿系统,进行中文、英文、西班牙文等不同文种的发稿,从而增强了新华社同西方各大通讯社竞争的实力。

近年来,新研制成功的图片计算机处理系统能自动接收、处理、发送各类国际、国内新闻照片。电脑软盘替代胶卷的摄影机的出现使记者可以一次性拍摄千百张照片,无需冲放就可以直接进入电脑加工编辑,也可以通过电话线传真至电脑终端,进行剪裁加工。这些成果在重大报道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1992年亚运会决出第一块金牌不到50秒,新华社的快讯就出现在用户的电传机上,时效比排名第二的合众国际社快了9分钟;在海湾战争正式开战不到5分钟,新华社的快讯就发往世界各地。

报业技术革命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理所当然地走到了其它省市前面。北京得天独厚,我国自行研制的计算机制版系统和彩色制版系统的首批用户便是首都新闻界。新闻资料检索系统进入大型数据库及汉字全文检索的实用化阶段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很快投入运行。记者编辑们纷纷换笔,以电脑取代了钢笔、剪刀、浆糊等传统采写工具。

解放日报耗资近2亿元人民币建立26层多功能大楼, 并安装了电脑网络系统。文汇报记者家庭电脑拥有量已经超过50%,新民晚报现在已经为所有中级以上记者编辑配备了电脑;上海科技报要求记者编辑都要限期学会使用电脑。1994年新民晚报发行海外版,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将版样传真到美国,在当地印刷,使地球另一面的人们也能读到当天的新民晚报。

羊城晚报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华南最大, 全国省级报社最大的彩印中心,每小时可以印报纸112万对开张;南方日报花400万元建成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可以长途传输彩色照片,投资6000多万元更新改造后的南方日报印刷厂每年承印其他报刊150种。1994年元旦, 深圳晚报正式创刊,这是国内由编辑记者使用电脑独立完成录入、排版、传输等全部流程的第一张报纸。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中文报纸实现采编全程电脑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4年1月11日, 北大方正集团在深圳召开“新闻综合业务网”现场研讨会,70多家省市报纸的200余名老总参加。 所谓“新闻综合业务网”,就是在报社编辑部彻底实现录入、排版、组版、检索、稿件传输、发排等全部过程计算机化。

70年代,电脑给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新闻出版业带来翻来覆去的变化,而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才刚刚从铅字印刷中解放出来。这15年的差距,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渐渐缩短。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开始进入美国、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地区。

未来报业将迎来无纸与“新媒体”时代

由于个人电脑迅速普及,通信网络急剧增加,愈来愈多的报刊开始发行或准备发行电子报。1993年12月6日, 我国杭州日报推出了全国第一份电子版报纸。它是通过杭州的社会化联机服务网络——杭州展望咨询网络同步加载传输的。根据网络用户反映,电子报纸有三个特点:一是快,杭州日报开印的同时,就能在电脑上阅读其内容,而等邮局发送起码迟二、三个小时;二是信息量大,8个版、12个版都可以容纳; 三是便于储存,需要时从电脑内调出来就是了。电子报纸的问世使报纸有可能在时效上赶上电台和电视台,它将带动报纸组稿、采编、发行向电子化发展,使出版发行业从纸介质转向磁介质,促进一个无纸时代的到来。

随着世界各国兴起的信息高速公路热潮,许多报社把目光瞄准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Intemet 交互网络系统。利用这个面向社会公众的网络,可以很方便地把新闻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我国的《粤港信息日报》率先进入Intemet 交互网络系统。紧接着《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8家报社相继入网。 世界各地的读者几乎可以在报纸出版的同时就可以通过网络电脑阅读其最新信息,这对于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有深远意义的。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之间的鸿沟,如今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新闻媒介的“新媒体”,目前它们主要包括有线电视、图文电视、电脑图文信息服务网络,其共同特征就是传统文字、广播、电视各种媒介的相互结合。这意味着在电子媒介和多媒体出现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普遍应用之后,各种新闻媒介很可能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作为一种大胆尝试,杭州日报与浙江图文公司、杭州有线电视台合作,在1995年1月创办了“杭州日报图文电视”, 实现了报纸和电视的“稼接”,并首先播出下午版的内容,使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受众面有了新的突破,现在图文电视可以借助卫星向全国20多个省市传播。“电视报纸”的问世,被人称为中国报纸传播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展望未来报业,记者编辑的操作将全程电脑化。记者将采用可以把声音转化为文字的便携式电脑进行现场采访,当场整理好的新闻稿将通过电话网发回编辑部;编辑实现“无纸编辑”,只要坐在荧光屏前调阅修改拼版。由于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分工将被取消。未来记者将是全能型记者,他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集成化的电子采写、摄录设备,快速地进行现场报道。多种媒体互相“嫁接”的电子报纸将成为21世纪普及型传播媒介。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脑直接阅读这类电子“报纸”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的各种报道,若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打印机很方便地把它打印出来。为了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新闻教育界从现在起,就应该对未来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电子知识和电脑操作应该成为新闻采编人员的一门基本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在课程安排上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电子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院里还添置了新型的电子排版设备供学生上机实习使用。当然学校的经济实力有限,要跟上突飞猛进的报业现代化步伐,颇有困难。有远见的新闻界与电子设备研制、生产企业若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产品送到新闻院校,让未来记者率先熟悉它、运用它,所得到的丰厚回报将不是这些仪器设备本身的价值所能比拟的。

(郑莉、王琼同志为本文提供了部分材料,特表谢意。——作者)

标签:;  ;  

方兴未艾的中国报业技术革命_电脑操作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