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品德修养论文_王燕

有效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品德修养论文_王燕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七中学 730084

摘 要: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学生完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将体验式学习应用于思想品德课中,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体验式学习 亲身体验

体验式学习以体验、分享、共识、行动为模型,强调学生的实际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能够完全投入到课堂的体验活动中。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不仅是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更是学生明理的催化剂、育情的生长点、激发道德行为的驱动力。

一、利用体验式学习帮助激趣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满了课程生命的张力和活力。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当代的变化,敏锐捕捉有利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新闻题材,满足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借助它的声、形、色,创建出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能起到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的作用。例如初一《直面挫折》一课,课前让学生以“我感受较深的一次挫折”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讲稿。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有的学生说,自己曾因考试成绩不好而遭到家长的责骂;还有的说,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因此很担心家庭破裂……由于学生具有充分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们的情感也随着演讲的内容而起伏变化。抓住这一点,我启发学生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作为同学和朋友,你应当怎样去帮助他们?”这样一来,学生情绪激动,兴致高昂,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进行“角色”模拟,获得换位式的体验感悟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采取角色体验方式,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形成价值观,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的《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如何让学生体验父母的劳苦、体验生活的艰苦是孝敬父母的情感基础。于是我将每一位学生推到生活的最前沿,让他们在每个学期中当一天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位同学将他一天的工作经历记了下来:早上我为全家准备早点,然后带着钱去菜市场买菜。在反复的迟疑之后,我终于买下了平时挂在嘴上的“吃腻了”的那几个菜。当我在家里坐定准备喝口水时,发现该做午饭的时间已将近,我赶紧择菜以致差点将手指头剁掉。做好饭,我想跷起二郎腿看看电视,无意中看到还一大堆脏衣服。我有些泄气,想到还有一部武打电影未看,但也只能咬咬牙,干完这一切再说。终于晾完最后一件衣服,我如释重负,还好,离吃午饭尚有一些时间。正想忙中偷闲,忽然惊醒:晚上吃什么呢?我看着那只空空的方便袋有些发愣……中午父母用赞许的笑容品尝我做的“佳肴”,这时我才发现每道菜都没有先前可口。这是学生当一天家的经历,他干了一天父母每天都在重复的烦琐的劳动。当他回到校园时,他感到静静地听课是那样的幸福;当他在饭桌前坐下时,他感到每一只碗里都是母亲忙碌的身影。因为他实实在在体验过,体验过这期间的不易,“经历了才会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

三、自主教育,在以知促行中进行体验教育

教师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外的生活表现,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教育的专题汇报、研讨等活动,帮助学生交流经验,体验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悟做人之德,借此实现学生的课内外自主教育,形成“以知促行”的体验感悟。如在教学《为坚强喝彩》的内容时,我多次运用报告展现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选出本班内一两个榜样,然后由这些同学作个人经历或事迹报告。报告的内容诸如“妈妈患病以后”、“胳膊虽然骨折了,但学习不能落下”、“挺起胸膛走路,相信自己能行”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的,因而很具有说服力。听完报告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你和该同学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你打算怎样缩短这些差距?结合教材内容采用记者现场采访、举办自主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快学生主体性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促进了学生主体活动内化和外化的和谐统一以及情感体验的理性升华,使学生感悟到了做人的道德之美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家庭、社会和时代的重要意义。

四、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实践是体验的前提与基础。只有通过社会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及实践制作等各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增强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能力,最终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意义的生成。如讲授《做诚信的人》主题时,教师会面临这样的困惑:教材虽然尽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但学生仍然不能有效地理解文本的旨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明了文本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找回诚信”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具体程序为:

1.学生自愿组织4-6人调查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确定调查对象:个体商贩(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消费者、医院、消费者协会等。

3.调查内容:经营者是否有不诚信行为、消费者因使用伪劣产品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情况。

教师在学生完成调查访问后,收集好学生的调查报告,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总结和归纳,从而加深对这次调查活动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

陶行知先生说过:“把学生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体验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成长,它始终体现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新课程理念,突出了中学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体验式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转变教学理念,利用体验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素养。

参考文献

[1]肖鸣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学习[J].成长.读写月刊,2017,(01)。

[2]于惠兴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1,(08)。

[3]张立江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学习心得[J].科技探索,2012,(07)。

论文作者: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有效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品德修养论文_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