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周艳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周艳

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货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构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针对市面上存在的主要建筑材料钢材、水泥以及砂性能及检测技术迚行分析。

1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一般可以分为结构性材料、装饰性材料和某些专用性材料。其中结构性材料包括竹材、木材、石材、混凝土、水泥、陶瓷、砖瓦、玻璃、金属、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装饰性材料包括油漆、涂料、贴面、镀层、各色瓷砖以及有着独特功效的玻璃等。 专用性材料是指可以用于防腐、防潮、防水、防火、阻燃、保温、隔热、隔音、密封等的材料。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节能环保的理念,目前,越来越多的具有节能性能的建筑材料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施中。其中用聚苯乙烯制成的泡沫板,又被简称为泡沫,已经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用硬质的聚氨酯制成的具有防水保温功能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聚氨酯复合板,它有着其独特的保温效果,它的构成是两层具有防水功能的彩色涂层板,涂层板的材料可以是钢板或者是其它金属材质的面板,然后中间被注入具有阻燃功能的聚氨酯的硬质泡沫由此复合制成,它可以用于大型的仓库、工业用厂房、体育馆、展览馆、冷藏库以及净化车间等建筑的墙面和屋面,它具有兼具隔热、保温、防水和承重于一体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色彩,美观的造型,自重较轻,可承受能力较高,防火性能较好,隔热和保温的性能较好,可以灵活使用等优点,因此被公认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

2 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有些施工单位被经济利益驱使,很有可能采购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以此来减少其经济成本,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实施相关检测,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满足其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另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多次采购的麻烦,可能会出现建筑材料一次性购买过多的情况,导致材料受到风吹日晒以及雨淋等,从而导致建筑材料的性能逐渐的发生变化,导致建筑材料严重受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需要对建筑材料实施相关质量检测,进而保障施工的材料都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利用一些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从而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检测筛选出来并使用合格的材料将其替换掉,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1 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技术

1.1 水泥检测技术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水泥强度,确保其安全性以及凝结度达到检测指标。 在工程实施前,确保产品出场的检验报告以及产品进场的复检报告过关,再投入产品的使用。 水泥检测主要是进行验收施工场地的水泥,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检测水泥种类、出厂日期、水泥相关性能等,确保检测指标达到建筑材料规定标准。

1.2 钢筋检测技术

钢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部分施工单位使用过细、劣质的钢筋,可能会存在建筑坍塌的隐患。 钢筋检测项目规定内容包括: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重量偏差等。 在将钢筋投入工地使用前,必须获取相关的产品合格证。 钢筋检验必须通过抗拉检测和冷弯检测,冷弯试件要求长度在30~40 cm 之间,抗拉试件要求长度范围为55~70 cm 。 钢筋检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被使用之前进行验收钢筋,按照建筑材料标准,进行检测其相关性能,只有通过质量检测的钢筋才能应用于施工中,同时必须返厂进行处理验收不符合标准的钢筋。 钢筋取样的方法,大多是针对同样批量、同样的规格的钢筋实施取样,一批重量为50 t,作为现场见证的取样。

1.3 墙体材料检测技术

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作为我国墙体常用的材料,2013年9月实施全新的墙体材料检测标准,大多都是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测同一批次砖。 在墙体材料检测中,大多是通过砌块和砖的生产方式,进行检查墙体的原料以及外形特征。 对蒸压灰砂砖的检测,可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的砂砖块数大约为15,并进行偏差分析检测样品的尺寸。

1.4 其他项目的检测技术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中,对于防水的涂料与卷材,应该全面检测其透水性、耐热度、低温柔度、拉伸性能、撕裂强度、延伸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测中,必须严格控制的项目如下:气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强度、细度等。

2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方法

2.1 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的前提是具备不损坏检测样品,大多都是采取射线和超声波等科学技术进行检测建筑材料。 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相当高,但是所需检测费用较高,实验器材相当昂贵,才能使检测材料呈现无损状态。

2.2 外观检测方法

不同质量的建筑材料,其外观千差万别,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种类、颜色以及尺寸规格等方面。 部分检测人员可能会凭借自身丰富的检测经验,进行检查建筑材料的外观。

2.3 仪器检测方法

仪器检验的可信度明显高于外观检测,在此检测方法中大多是通过引进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检测使用设备对建材内部结构以及化学成分,并进行模拟实验,确保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中,使检测建材达标。

2.4 条码技术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大多都是采取自动化的建筑材料检测系统,且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检测的数据,并自动生成相关检测报告,以增强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单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该难以达到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目前,通过128条码检测,应该达到检测样品自动的识别需求,实现标准化管理模式。

3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较为混乱,存在较多的虚假现象。 ②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业务操作能力低下,合素质参差不齐,内部没有充足的高层管理人才,无法落实全面的技术措施。 ③检测手段、检测方法单一落后,不合规范,不利于建筑材料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解决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案:①提升建筑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研讨会及时交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采取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②完善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制度。 在检测中组织一支专业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建筑材料检测队伍,在检测工作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规范,从根本上保证质量检测工作的权威性。③严格监控建筑材料质量。首先严格把关材料采购方面,合理选择质量过关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 在采购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之前,应该全面收集材料信息,结合图纸节能设计要求,保证材料达到质量标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是进行严格的质检工作,经质量管理人员按照订单逐条核材料后,才能让符合标准的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 最后根据温度,环境等使用条件,由专人管理不同类型的材料,增强材料应用的合理性,提高材料资源利用率。 ④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开展全面的项目检测工作,防止工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中的一些项目采取强制性检测措施,包括:钢筋数量、混凝土试块、瓷砖性能、水泥质量、成品、半成品、有机污染物含量等项目的检测。 同时,对现场质量形成全方位的动态检测,及时发现与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每一道材料工序都符合技术要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的基础,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建筑工程高效质量,检测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检测水平,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加强对检测试验细节的处理,全面引进检测技术,切实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秀梅,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671-3362(2013)10-0216-02

[2]霍志勇,花都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室,广东 广州 510800 1006-8937(2014)17-0019-01

[3]曾晓庐,江西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分析

论文作者:周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