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学疗法对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主观评定法对60例乙肝患者和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60名健康人进行了问卷式心理调查。结果 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等心理问题,且与其职业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 有效识别和处理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尤为重要,有利于改善乙肝患者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心理学 慢性乙肝 肝硬化
Discus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irrhosis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MethodsUsing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60 cases of hepatitis patients and 60 cases of hepatitis and 60 healthy people. ResultsThe liver diseas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and their occupation,there are obvious the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disease and education. Conclusion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provid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guidance,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Keywords:Psychology;chronic hepatitis B;Cirrhosis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32-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医学观念已发生重大变化。302医院已在国内开设首家肝病心理门诊,提出了肝病心理诊疗占 50%、药物治疗占 30%、生活调节占 20%的5—3—2原则,改变了肝病传统单一的药物治疗理念,疗效显著[1];大量临床实践研究[2,3]也发现,心理因素在治疗肝病中同药物治疗一样不可小觑。作为一组特殊人群,尤其乙肝患者除了要忍受身体疾病的痛苦之外,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乙肝病程长易反复、传染性强、预后差等特点,使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学者表明[2],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已经超过肝炎病毒本身。因此,有效识别和处理肝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抗病毒治疗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迫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10月在住院部或门诊确诊为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病人,其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修订的2011年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 。慢性乙肝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7±8.63)岁;乙肝肝硬化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02±9.12)岁。正常对照组60名健康人,平均年龄(45.2± 7.69)岁,各组对象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对象均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一次完成下列量表的评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PS)[6]。
2.资料统计
3.结果
表1可见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均分敌对、焦虑、精神病、躯体化SAS粗分、SDS粗分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乙肝组同乙肝肝硬化组比较,总均分、各项指标的SAS粗分、SDS粗分等均存在差异性(P<0.05),乙肝肝硬化病人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乙肝组;表2可见肝病患者心理状态与职业有相关性:在开朗心理状态中,工人最多39.4%;在恐惧心理状态中学生最多;在忧虑心理状态中农民最高,次之为工人和干部;各心理状态中,各职业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
4.讨论
4.1 结合表1,肝病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多种心理疾病并存。分析原因如下:(1)乙肝患者有传染性、遗传性,易受社会歧视,心理压力大,和朋友交往少,年青患者怕影响恋爱、婚姻、生育等,长时间处于上述状态中,有些患者甚至企图自杀;(2)疾病的压力,尤其是慢性乙肝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心理、经济负担均较重,对疾病治疗和预后缺乏信心;(3)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价格昂贵等均困扰着患者;(4)慢性乙肝的治疗目前尚未获得实质性突破,病毒尚无法根治清除,使患者极度恐惧痛苦,心身饱受煎熬。而乙肝肝硬化病人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均高于乙肝病人,尤以强迫、抑郁、恐怖差异最为明显。这可能与肝硬化不可逆性、且易诱发多种急危并发症有关,患者担心肝硬化进一步癌变,日久成郁陷入一种极度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折磨中。
4.2 结合表2,乙肝的心理状态与从事的职业有明显差异性。这可能与职业关系,或者说与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经济有关系。工人、干部绝大部分医保报销多,工资福利等照给,而农民医疗保险最少,且收入低,故农民忧虑心态最多;学生、干部恐惧心理状态较高,与文化程度、关注度有关。
4.3《黄帝内经》曰:“祝者,告也,咒同;由,病之所从出也”最早记载了祝由一词,即心理疗法[1]。祝由远至上古,如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祝由。”其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心理疗法,应倍受珍视。中医治疗肝病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不仅从药而治,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加以疏通、调畅情志,在肝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肝主疏泄,肝的生理功能正常,机体才得以气机调畅,而肝病患者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易于抑郁,升泄太过则阳气升腾而上,易于急躁恼怒。反之,若情志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不良的精神刺激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一步加重抑郁焦虑等症状。
4.4 现代医学认为[7]“人体不仅受理化的、生物因素所影响,也受心理一社会因素所制约。”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调节内分泌、免疫、神经系统,而焦虑抑郁状态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失控。临床上常见因情态失调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其它系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重症。由于肝胆循环不畅,胆汁排泄受阻,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有害物质使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而易发不良情绪;也有研究表示肝功能不全,来自肠道的芳香胺类物质不能被清除,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发生竞争机制,使神经突触传递发生障碍而出现精神障碍,从而加重病情。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乙肝及肝硬化时,切不可忽视病人的心理治疗,乙肝患者心理疾病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与职业、文化程度、肝炎程度等均相关,应对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做出准确评估,确定其性质、程度以及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人不同特点给予相应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加强乙肝健康教育,及时纠正及宣泻不良情绪,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肝病症状及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使疾病痊愈。
参考文献
[1]张智勤,蒋行健.祝由与肝病的心理治疗[J].河北中医,2008,30(4):375-376.
[2]谢磊,刘志勇,张天生.调畅情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05,15(11):6-7.
[3]刘铁军,杨世忠,王晓萍.中医调气学派与肝病心理治疗[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2):5-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诊疗共识[J].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9.
[5]贾继东,李兰娟.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3-128.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0.
[7]荀健.慢性病毒性肝炎抑郁障碍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8.
论文作者:孙元培1 冯舒婷2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乙肝论文; 肝硬化论文; 心理论文; 患者论文; 肝病论文; 状态论文; 抑郁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