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重点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4-0001-06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依靠一批世界知名学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推动本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所在国家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了打造高水平国家大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就确立了一批重点大学。六十年来,中国的重点大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当代中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点大学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前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的思想成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在经过1951-1953年的院系调整之后,为了适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开创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确定一批重点高校。1954年10月5日,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根据当时高等学校师资设备、前苏联专家配备、行政领导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情况,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等六所院校为全国重点学校。这些“重点学校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第二,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包括培养研究生及进修师资,举办必要的培训班,并争取多留一些本科毕业生做高等学校师资;第三,在培养师资和教学工作、教学资料等方面经常予以其他学校以帮助。此外,还应帮助高等教育部进行必要的重点实验的工作,解决有关的重大问题,接受外国留学生及创设函授班等。”[1](P362)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确立重点大学,国家通过师资调配、聘请外国专家、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式对重点大学予以支持。这种重点大学制度的确立,加快了中国高校学习前苏联经验的进程,不但提升了重点大学的办学实力,而且也支援了其他学校的建设。
从1958年到1960年,伴随着经济建设上的“大跃进”,高等教育也深受“左”的思想影响,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由于高等学校数量激增,很多学校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师资设备,不仅无法保障教学质量,而且还使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为了保证一部分学校培养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工作干部,更有力地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中共中央于1959年5月17日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决定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要求这些高校着重提高质量,招收和认真培养研究生,适当地担负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任务,同其他学校交换教材、交流教学经验,为提高全国高等教育质量服务[1](P902)。195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再增加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和军事通讯工程学院等4所学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增加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44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63年,又增加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南京农学院等4所学校为重点高校。这样,全国重点高校增至68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科院校33所、医药院校5所、农林院校4所、政法财经院校3所、师范院校2所、外国语院校2所、艺术院校1所、体育院校1所、军事院校3所。为了办好这些重点大学,教育部在1960-1961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发展规模的意见(草稿)》、《关于全国重点高校暂行管理办法》、《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等文件,规范和指导重点大学的建设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政府开始鼓励一些重点大学开展科研工作,并对这些科研活动进行管理。
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建设,重点大学不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水平有所提升,而且取得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如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遗憾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的重点大学建设因“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一些重点大学被撤销、合并、停办,或者迁往农村、内地。直到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意见》,才陆续恢复原来确立的64所全国重点高校,并适当增加数量,使全国重点大学增至88所,占高校总数405所的22%[2](P1597)。之后,国务院增列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华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为全国重点高校。由于重点高校的恢复、合并和调整,至1979年底全国共有重点高校97所[3](P510)。
(二)以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211工程”
为了贯彻邓小平把重点大学办成“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的思想,1985年5月开始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列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90年又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列入“八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这样,在“八五”期间列入国家“重中之重”建设项目的大学有11所。
此后,为了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4](P3469)根据《纲要》精神,1993年7月,国家教委制定并印发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精神,“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1)重点建设若干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2)着重提高和改善一批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3)加强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点,增强持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建设内容,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接投资最大的高等教育项目。“211工程”一期建设在99所高校中实施,主要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和两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一期建设投资总额达186.3亿元,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总结“211工程”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2年9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 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211工程”二期建设在107所大学中实施,二期建设资金为187.5亿元。2008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工作汇报,并决定进行“211工程”三期建设(2007-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总体方案,研究编制了“211工程”三期建设方案。
(三)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站和发动机。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作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决策。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这项建设计划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1999年首批入围,分别获得国家18亿元资金支持。随后,教育部决定与有关省、市和单位共建,使“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达到34所,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在“985工程”一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04年6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要求实施“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氛围;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和大学高级管理人才,重视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和深造,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加强高等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985工程”二期建设新增5所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截至2009年,“985工程”建设高校共计39所。
二、重点大学建设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重点大学建设及“211工程”、“985工程”,逐渐走出一条基于中国国情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一批重点高等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重点建设高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通过多年建设,重点高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1996年设有研究生院的30所大学中,有28所可以与美国大学联盟(AAU)学校进行对比。在科研经费方面,28所大学科研总经费、纵向科研经费平均值与AAU大学之比,从1995年的1︰23.4和1︰34,分别缩小到2005年的1︰6.2和1︰6.8;在SCI论文发表和被引频次方面,从1995年的1︰15.1和1︰51.7,分别缩小到2005年的1︰3.6和1︰6.2。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通过10年“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国重点大学与AAU高校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科研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差距缩小显著[5](P20—21)。
(二)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基地
学科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依托,因此,学科建设是“211工程”、“985工程”的核心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各重点建设大学瞄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巩固基础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仅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而且使一批重点学科的实力明显增强,其中部分学科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在“211工程”建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一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资料信息网络等基础条件建设,构筑了一批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了一批特色性学术网站,改善了教学科研环境,实现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中心[5](P23-24)。
(三)吸引和汇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经过“211工程”与“985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高校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现在,38.7%的两院院士在高校,其中“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占到了全国高校的80%以上。根据国家整体规划,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113个(其中“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到了全国高校的90%),占总数的61.7%。已经启动试点的国家实验室有一半设在高校。另外,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80%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在高校[6]。这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储备大部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工作,他们是国家创新人才的基本力量,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
在积极引进大师级人物的同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具有良好潜质的优秀青年学者,并积极扶持和激励这些优秀人才尽快成长。截至2005年,“211工程”学校累积共有2340名年轻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764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占全国的56%;63个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占全国的54%;87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2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经过十年的建设,各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才培养能力大幅度提升。1995年,“211工程”学校在校本科生为62.15万人,研究生为10.08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为2.19万人。到2005年,在校本科生增至157.95万人,研究生增至62.88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为14.30万人。2005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分别是1995年的2.5倍和6.2倍。十年间累积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分别为242.17万人、50.62万人、11.69万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
(四)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院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及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院校为核心力量,重点高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近年来,“由高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二,‘863计划’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的14%。高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数均占全国的60%左右。在1998年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计占66.43%,企业占21.40%。”[7]“十五”期间,高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300多亿元,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1.9万项,发表论文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万篇。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3.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万项。中国高校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0%;国家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全国连续六年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局面[6]。
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通过承担和完成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大项目,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继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多项成果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五)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学科水平与实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些重点建设的大学在培养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畜禽品种和重要林木品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紧紧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关键技术的集成,为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装备国产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遴选了一批与能源、环境、交通等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且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相关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给以支持,取得一大批关键技术的新突破;通过医学学科和生物技术领域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重大疾病早期预警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新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以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整合资源与合作,承担一大批重大国防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5](P54-56)。重点建设的大学学科力量的加强和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的突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重点建设的大学越来越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研究型大学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让、融资消费、社区服务等活动,已经走入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只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重点大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实现重点大学建设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实施,使得高等教育必须提高全面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培养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和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也需要高水平的普通本科院校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国重点大学政策的价值取向应该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而走向多样化。其一,应该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支持范围,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以便占领科学研究的战略高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战略人才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的思想库。其二,选择一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进行重点建设,探索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在这批院校的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水平高、贡献大、特色明、声誉好的本科院校,提升中西部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为西部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和知识支撑,为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三,重点办好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探索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出特色、有序健康发展。另外,针对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与行业部门剥离的高校发展困境,以及国家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还应该支持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和学科保持特色,鼓励高等学校与行业部门、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为产业界提供共性技术和专门人才,提高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培育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二)建立行政推动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重点大学遴选机制
一个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与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致的,以行政推动为特色的自上而下的重点大学建设凸显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优越的一面,同时也掩盖了其不足的地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开始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利益主体开始多元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在重点大学政策上既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又能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看,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模式,也有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模式。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不可能改变政府在重点大学建设方面的主导地位和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进方式。这是因为:其一,重点大学建设必须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基础,而这些是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一致的,有着明显优越性;其二,重点大学建设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必须由中央政府加以调控;其三,公共财政投入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重点大学建设所需资源必须通过政府来提供、调配和保障。
但是,在重点大学建设中,政府必须改变全能政府的角色,从直接包揽所有工作到通过制定政策间接调控,从“运动员”转变成为“裁判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把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结合起来。在重点大学的遴选、资源分配、评价等方面,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民意调查等途径,积极吸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社区和学生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要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从原来以计划为主的配置方式向以市场竞争为主的配置方式转变,让所有的高等学校平等竞争公共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重点大学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建立以社会问责为基础的重点大学制度
在重点大学建设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中,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投入采用的基本上是无竞争的分配方式,而且经费更多地用于硬件建设和人头费,对学科发展重视不够,对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重视不够,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过程的投入不够,影响了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对于这些投入的使用效益,多以报表和检查验收的形式加以评价,缺乏投入使用效益和效率评价,以及相关的整改措施。可以说,这种做法不仅可能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难以判断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展。加强对重点建设大学的评价,强化问责制度,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了保障各类重点大学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明确各类重点大学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中国大学各类重点大学建设的步伐。可以以各类重点大学的基本特征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现有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构建可操作性的各类重点大学标准和指标体系,为各类重点大学建设提供参照。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重点大学建设评价机制与问责制度,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学予以跟踪调查,按照各类重点大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大学建设各类重点大学的进展情况,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投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责任制度,对于经费使用效益高、收益大的大学予以追加投资,对于经费使用效益低、收益小的大学予以减少投入,对于浪费国家投入的大学则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