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重难点是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这也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仅关乎到用电网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用电支持,而且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促进它形成一个和谐的生产环境,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就成为当前电力行业中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控制策略
导言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新设备、新仪器的不断引入,电力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也在其中隐藏,新的危险点也正在电力设备的运行中不断显现出来。变电站的维护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电网的安全,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从电网管理的现状来看,电力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但是在电力行业稳定的背后还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点。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电网,保障电力安全,需要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树立居安思危的保险意识。因此,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要准确地了解变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保障电网的安全和设备健康稳定运行。
1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主要有:
1.1设备管理。一方面,设备管理中没有技术发现设备缺陷,针对发生故障的设备也没有加大管理力度,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影响了变电运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设备巡视维护的过程中,没有从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出发,缺乏统一维护规划,导致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也成为设备管理中的危险点。
1.2电气操作管理。操作票编号、操作任务、操作顺序、发令人、受令人、操作人、监护人、操作时间等共同构成了操作票的内容,任何一项内容记录不准确,都将导致电气的不合理操作,威胁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误系统维护不及时、电气操作人员对相关操作规范不熟悉,或者故意不遵守操作规范展开工作等行为,也将给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1.3现场安全管理。变电运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上级部门必须首先下发工作票许可,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票展开工作,如果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没有遵守工作票规定的安全管理流程,或者在安全监督和巡查的工作中不够细致,都将为变电站稳定运行埋下隐患。
1.4值班管理。值班人员在对系统进行运行监视的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未发现异常警报以及系统变化,就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合理采取措施维护系统稳定性;忽视交接班工作的重要性,不按时交接班、没有做好交接班记录,在变电运行故障发生时,很难追究责任人;在故障及异常处理时,由于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采用了不合理处理技术等,都是值班管理中的危险点。
1.5资料与台账管理。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必须注重资料与台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运行管理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同时完善传统的数据资料,努力提升相关台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变电站后期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如果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忽视了台账和资料的管理,就会导致变电站各项运行数据不完善,一旦发生故障,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1.6安健环设施管理及班组管理。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现场标识不规范以及班组管理中,缺乏对基层职工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导致职工带情绪工作,不配合管理制度等现象,这些都将成为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1.7在天气异常方面。天气对变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会造成一定影响。当天气过冷或是过热的情况下,均会对变电运行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它的稳定运行。就冬天来说,当天气过冷时会为就导致热胀冷缩现象的发生,使导线过紧,造成充油设备油面低的现象。而天气太热的时候则相反,都不利于变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还比如在大风天气下和雷雨天气下等,都会不同程度的损坏变电线路,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天气特点对线路进行相应处理,保证变电线路的平稳运,减少危险点的存在。
2电力运行管理的有效策略
2.1重视经验,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通常情况下,电力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不容易控制的,这样就要求相关人员需要依据自身积累的经验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危险事故出现的次数。相关单位需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并要求他们可以掌握与电力有关的理论知识,对已经出现的事故做好详细的研究,从中积累经验和自身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对相同种类的事故做好防范工作,勤于期考,从而延伸到相应的事故种类中。
2.2加强继电保护工作质量
由于电网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安全屏障,而继电保护工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倘若继电保护质量无法满足相关需要,那么就会导致电力运作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要促使任何一个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最佳的环境下运作。而这其中一定缺少不了管理及其检查环节。对于三个管理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是指压板;第二是控制保护装置;第三是直流系统的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动作发生的概率,可以确保电力运作工作正常的开展。就三个检查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是在停电以后的检查;第二是在关闭电源以后的检查;第三是事故跳闸以后的检查,只有规范的开展好管理及其检查工作,才能够避免电力运行出现较多的安全事故。
2.3提高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素质
相关企业倘若想要促使电力运作管理质量加以提升,那么需要培养所有人员的文化素养,并最大程度控制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力上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从而将员工的文化素养加以提升,最大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2.4促进操作过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在进行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装设接地线会存在一定的危险点,要想将这样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电线合闸和带电挂接地线等的平稳运行,需要施工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危险点进行防治,其中两端定位方法就较为有效。它主要是依据同类型设备的接线方式,将接地线的接地端和导体端进行固定和统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长手柄接地线在装设的时候相对困难,就需要先将外侧相进行接地,再选择内侧相。而闸刀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一面带电,一面不带电的,要想有效促进方法的进行,就需要将接地线装设在不带电的一端,注意将身体与带电侧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然后要对户外接地端进行处理,要想保证它的安全性,就需要保证它具有防止带接地线合闸的同时具有带电挂接地线功能,这一过程需要将防误挡板进行装置配合。最后,户外接地端需要将网门和开关柜进行设置,并避免开关柜内出现整幅接地线的情况,即使有这种情况出现,也要保证它能够具备较强的防误功能。从而增强对危险点的发现频率,进行有效控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的控制与管理需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组织管理上的策略的提高。危险点的发现与控制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知识素养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变电运行中,设备的安全性需要技术人员的管理与维护,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才能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生产的高效,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辉,闫兴龙,薛飞,王强.变电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77-178.
[2]王琛.变电运行管理现状及完善的措施[J].新西部(下半月),2017(6):124.
[3]孙海霞.新时期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2(10)133.
论文作者:谢广,黄超,刘小寨,徐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接地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