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汽车市场培育分析_汽车论文

民营汽车市场培育分析_汽车论文

浅析私车市场的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私车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我国私车市场的培育。汽车消费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消费热点。本文分析了培育私车市场的必然性、重要性以及可能性,探讨了政府和企业如何培育私人购车市场,并指出随着私车市场的培育,汽车工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马克思说过:消费是生产的前提,创造出生产的动机,没有了消费,也就没有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消费增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消费质量都有所提高,消费热点增多,生活显著改善。在众多消费热点中,汽车消费当是话题中的热门了。在此,粗略分析一下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自费购车市场的前景。

一 培育私车市场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培育私车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表明,轿车进入家庭是由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越高,正是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这种不懈追求,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轿车作为方便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人们对提高“行”的效率和舒适性的追求,这是轿车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和普及的根本原因。现在,在发达国家,轿车已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在发展中国家,轿车也已不同程度地进入家庭。美国平均1.5人一辆,西欧平均2人左右一辆,日本平均3.5人一辆,巴西、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是平均10~20人一辆。全世界轿车保有量达5亿辆,平均每11人一辆。

目前中国轿车保有量水平很低,平均每千人1.2辆,世界最低。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轿车保有量增长较快,1979—1993年,从15万辆增加到140万辆,年均增长率16%,其中家用轿车5万多辆,这一进程与世界总进程是相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不可避免地将进入家庭,私车市场培育亦成必然。

2.培育私车市场是把中国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带头产业,是创造巨额产值和效益的产业,又是波及面大和出口值高的产业,并且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具有作为支柱产业的优越条件。而在中国,它更具有把汽车工业建成支柱产业的巨大潜力。长期以来,中国以发展载重汽车为主,但其需求有限,又难以充分体现汽车工业的水平,因此靠发展载重汽车很难将汽车工业建成支柱性产业。只有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才能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目前,全世界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中,每4辆汽车有3辆是轿车,其中2.5辆以上是家用轿车。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轿车工业的发展,而轿车工业的发展,轿车进入家庭起了决定性作用。

3.发展家用轿车对实现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21世纪中期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从战略上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二是创造广泛而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家用轿车是解决这三大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世界经济表明,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继家用电器普及后,主要是提高住房水平和轿车进入家庭。轿车是高价值的商品,而且在使用中不断支出费用,一辆轿车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回笼的货币大体为轿车价格的2~3倍。从目前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情况看,汽车工业所创造的产值约占制造业产值的10%,并带来约2.5倍的波及效益,包括相关产业在内,它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各国总就业人数的10%~20%。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轿车产量将达350万辆,轿车保有量约2200万辆,其中家用轿车约占2/3,轿车工业年创产值达4200亿元,年波及效益10520亿元,年购车和用车税收800亿元,包括相关产业在内提供就业机会1500万人以上。

4.发展家用轿车对优化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发展家用轿车、培育私车市场对优化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1)使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从以载重汽车为主转变为以轿车为主;(2)使相关产业结构向集约化、高度化发展;(3)使家庭消费结构从比较单一的以衣食为主的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4)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5)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大城市卫星城建设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发达地区群体城市的形成,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6)使客运交通结构从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相结合的结构转变为公共交通与家用轿车相结合的结构。

5.培育私车市场能对国家财政作出重要贡献

鼓励干部购私车,可大大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又可反腐倡廉。当今中国,由公家配车的官员已超过10万人,据资料披露,1993年,全国公费购车费用达1530亿元,而当年全国财政收入为5114.84亿元,即公费购车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30%,同时,这笔巨款为建国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投资总额的1倍多,它可以用来兴建12个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虽然这些购车费用大部分被购车的“老总”们打入了各项成本,变成“通胀指数”摊到了消费者头上,但这也同时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如1993年,国产轿车仅22.5万辆,进口轿车18.11万辆,两项总计竟花去购车公费1530亿元,而据资料,1994年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已近百万辆,倘若这100万辆轿车全部由公费购买,无疑对国家是一项承受不了的负担,对人民是一场灾难。

二 培育私车市场的可能性

1.中国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从需求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肥肉。1958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草坪前,兴致勃勃地坐上了中国一汽自行生产的第一辆“红旗牌”小轿车。30多年过去了,随着近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人对汽车所表现出的强烈兴趣令人刮目相看。尽管目前中国每千人才拥有1~2辆小轿车,但汽车正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款款步入百姓家庭。据悉,全国拥有私人轿车的数量为5万辆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生产与进口的90万辆轿车中,有18万辆是“私家车”;经专家采用多种数学模型预测与国外进行类比,到2000年,中国轿车需求量将达到130~160万辆,其中家用轿车为40~60万辆,到2005年左右,中国相当部分家庭可拥有自己的家庭轿车。

在中国,一个有能力购车且有明确购车意向的高收入阶层正在形成。据统计,中国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家庭约有400万户,只要10个人里面有一个有购车意向,则私人家庭轿车的需求量就达40万辆。更有人大胆推断,假如中国每12人拥有一辆小汽车,就是1亿辆,那么把世界每年生产的汽车全部投放中国也需五年才能填满。权威人士在预测全球汽车发展趋势就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将是“惊人”的,从现在到2000年,每年将以22%的速度扩展,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势必与美、日、西欧相媲美。

2.中国巨大的汽车生产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从供给来看,“八五”期间,国家对汽车工业投资力度大为加强,达到580亿元,为“七五”时期的3.5倍,超过此前38年投资总额1倍还多。汽车工业多年向往的“大批量”生产正现雏形。上海大众20万辆“桑塔纳”的生产能力已经形成,天津“夏利”15万辆已告成功,一汽“大众”“捷达”“东风”“神龙”“富康”各15万辆今年建成在即。中国汽车工业的轿车时代已经启航。

除上述四大基地形成的65万辆生产能力外,一汽还初步形成了3万辆“奥迪”、3万辆“红旗”的能力,“捷达”下世纪初将登上30万辆台阶,“红旗”将建成10万辆规模,还有一个15万辆规模的“经济型”轿车项目已酝酿成熟。

国际国内汽车界,皆称中国是世界最后一个潜在市场,预计未来年销车可达1000万辆,若光凭公费购车,那只是一厢情愿。而1993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高达14764亿元,比上年增加3218亿元,增长了21.8%;1994年,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21518.8亿元,比1993年增长了31.42%;1995年,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2966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126亿元,增长了37.7%。

可见,当前如果不加紧培育私人购车市场,这一批建成和在建的汽车厂家,即使生产能力形成,也不能投入正常生产,所借贷款无法归还,对国家、对企业都将是一场灾难。

三 政府如何培育私人购车市场

培育私人购车市场,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是基本前提。党的十四大确定汽车工业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机械部部长何光远描绘了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蓝图:到2010年,汽车工业形成600万辆的生产能力,其中轿车400万辆,摩托车120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基本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培育私车市场。那么,政府又该如何培育私车市场呢?我们认为对政府行为而言,主要是解决居民用得起车的问题。

1.对私人购车要实行政策倾斜

政府要鼓励私人购车,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取消附加费、购置费、增容费等,减少养路费等各种杂费。现在买辆“夏利”8万元左右,中产阶层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是加上10%的附加费、验车费、保险费、牌照费、停车证明费以及每月须交的养路费,还要考驾照,培训费用又是5~6千元,而且不时要办学习班,8万的车子没有10万是动不了的。即使买了车,还要去找车库,一般的人也只好望车兴叹了。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限制,如某些大城市,限额发车牌,限定车辆使用权,开征“增容费”。如果继续用这些办法来控制车辆的增加,那么购车的人也就会更少了。

2.大力发展相关产业,让个人用车方便舒适

轿车工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相关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发展轿车工业的同时,必须使相关工业同步协调发展。

(1)原材料工业。我国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等,已有较大发展,但是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质量不稳定,品种规格不全,数量不足,有些尚属空白。各相关原材料工业要针对发展轿车工业的要求,选择一批企业,对一些重点原材料进行攻关或引进技术,从数量、质量、品种多方面满足轿车生产的需求。同时要建立汽车产业与相关原材料产业联合开发体制,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推广应用。

(2)设备制造业。我国设备制造业与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还有些不太适应,主要是设备精度、性能、效率等方面达不到要求,通用设备多,专用设备少,自动化程度低,成套性能差等。轿车工业的发展,给设备制造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会,设备制造业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认真解决现有的问题,不断提高轿车厂家的设备水平。

(3)燃油供应。目前,中国年产原油约1.5亿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今后尚需依靠进口。中国已具有进口原油的承受能力。家用轿车一般耗油较少,按排量1.0~1.3升小型轿车、年驶1万公里计,年耗汽油约0.5吨。据测算,为发展家用轿车,2000年和2010年各需汽油80万吨和650万吨,约占当年全国汽油总消量2%和11%。为使家用轿车得到顺利发展,燃油短缺时,须合理控制汽油价格。

(4)公路设施。中国已有公路10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公里,公路铺装率为26.8%,初步形成全国较合理公路网,条件较好。但是公路密度低、质量差,以及各种车辆混流现象多,须重点逐一解决。特别是城市交通问题,应合理规划,逐步完善路网系统。

(5)交通管理。要实现交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完善系统的交通法规体系,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全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此外要积极培育轿车旧车市场,以推动轿车的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居民购车的需要。

四 企业如何培育私车市场

现代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市场的不断变化。市场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企业要取得成功,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密切注意市场的变化,进行科学的研究和革新,认识市场,利用市场,以提高自己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实现企业目标。那么,培育私车市场对企业而言,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层次进行汽车生产

作为汽车的生产厂家,企业必须明确消费者的需要是什么、是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者。现在人们习惯用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来预测轿车市场。20年代通用公司总经理斯隆按收入水平将买主分为五个层次,将车价也分为五个层次,即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设计汽车,于是通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但中国的情况有它的不同之处,尽管中国农民的整体收入属于低收入阶层,但由于局部地区乡镇企业与某些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部分农民成为目前私车市场的大买主,现有400多万户农民买了农用汽车。所以研究中国的私车市场,不能只看大城市,还应当看到有10亿人分布在小城镇、乡村里,那里人口密度小,长期处于“出无车”的困境,正是廉价汽车、小型汽车发展的广阔天地。同时,我们也不能只看到政府企业的集团购买,还要看到相当多的白领阶层如小企业主、银行职员等均有巨大消费潜力。60年代,西德大众公司的“甲壳虫”在欧洲流行,福特二世嘲笑说:“这是什么汽车,只有买不起汽车的人才会买它。”不久,“甲壳虫”以年销40万辆之势涌入美国,比福特公司任何一种车型都卖得多,原来美国存在一个庞大的买不起美国车的阶层。同样,当今中国也存在一个巨大的买廉价车的阶层,毕竟大款只是极少数。企业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并设法满足其需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取得成功。

2.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解决人们买得起车这一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轿车价格太高,要让私人能买得起车,企业就必须设法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价格下降,取得价格竞争优势。

降低成本,关键要形成规模效益。国内外经验表明,成本与规模关系十分密切,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而在规模成本与规模效益方面,我国企业大有潜力可挖。因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在产业和企业扩展的同时,长期达不到经济规模,特别是近年来投资分散,生产规模小型化倾向有增无减,严重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中国汽车以126家总装厂、几百家改装厂的庞大阵容名列各国汽车厂家数量之冠,全世界2000多家汽车厂,中国占了一半,可固定资产原值不足美国通用公司的1/20,汽车产量仅占2%。去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了150万辆,遗憾的是,这还远不如国外一些厂家一个车型的年产量。汽车工业国际上单个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是整车为40~60万辆,零部件为100~200万件,而我国年产量过10万的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三家,可见,我国汽车工业远未实现规模经济。

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必须有自己的支柱企业,国外汽车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是在大规模、大批量上下功夫。美国的大汽车公司经过兼并、改组只剩5家,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又只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法国为2家;意大利1家;日本10家。1991年世界汽车总产量为4720万辆,其中轿车3366.5万辆,而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为701.5万辆,其中轿车480.4万辆,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为535.9万辆,其中轿车294.4817万辆,克莱斯勒公司的产量为148.0819万辆,以上三家美国汽车公司1991年共生产汽车1485.4819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1.5%,而当年美国本国汽车产量为881万辆,这三大汽车公司的本国母公司产量占了美国总产量的90%以上。由此可见,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也必须考虑联合起具有强大实力的汽车工业集团。看来走联合之路,迎接挑战,最终形成规模效益,从而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3.建立多渠道的完善而活跃的营销策略

(1)开展售后服务,免去用户后顾之忧。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应真正把顾客当成上帝,可在各大城市、甚至在县镇上设立维修网点,开展上门服务活动,或者可定期为购买者进行车子的维修与保养。

(2)建立私人购车储蓄,与银行联合开展业务,由个人按月存一小笔钱,到达一定期限即可用于购车。

(3)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曾任福特公司总裁的亚科卡,在推销1956型车时,提出了“花56美元买56型汽车”的口号,即先预付20%的定金,然后每月付56美元,3年付清,这一分期付款方式使56型车多销了75000辆。

此外还可以建立汽车集团内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销售体制。

综上所述,新的汽车市场体系的构成,应以私人购车为基础,买方市场为目标,私人轿车市场的培育,牵涉面很广,关联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深信,随着私人轿车市场的培育,我国汽车工业建成支柱产业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中国的汽车工业必将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

标签:;  ;  ;  ;  

民营汽车市场培育分析_汽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