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青年论文,现状及论文,教师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87(2009)01-0055-07
参与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时代要求客观上需要小学教师主动探索教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向他们直接提出了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外在压力,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则成为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内在诱因。但是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现状如何,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与困难,自身科研的素质怎样,他们对于教育研究活动有什么样的希望和要求?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对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都有参考性的价值。在小学教师群体中,相对来说,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愿望更迫切,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更全面,理解和批判教育观念的思维更深刻,参与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机会更多,所以研究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现状具有典型性。调查时所选择的小学中青年教师其年龄范围大致在25岁到35岁之间。
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调查设计以问卷调查为主,兼有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其调查对象为沿海某省的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升本科的函授学员。调查时间为2008年7月。在问卷调查之后,根据学员对问卷的回答情况,笔者特邀了少数学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内容分为八个大的一级项目: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教育文献资料的选择与阅读;教育假设的提出与论证;教育假设实现的条件;对开展教育研究的建议。这些调查项目大体包括了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主要方面。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98份。笔者统计了其中的86份有效问卷调查表。综合分析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对当下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二级项目来了解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职称、教龄和主讲的课程。填写问卷的小学教师中,女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是男性的四倍多。平均教龄为6.9年,小学一级教师占一半以上,多数主讲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二者合计占69.8%。表1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
本调查项目旨在了解小学教师最近5年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表2反映了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大致情况。
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问卷调查表例列举了教育教学工作26个方面的问题,参见表3,表4为回答的统计结果。调查表中问题的顺序是随机排列。回答的要求是依据问卷表中列举的26个问题,请小学教师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选择3个问题填写:
(一)你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有:________ (二)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有:________
(三)你认为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 (四)你认为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
四、教育文献资料的选择和阅读
教育研究需要有必要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教育专著和教育名著、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从表5看来,小学教师购买的文献资料较少,但是多数人意识到文献资料对教育研究有较大的价值。表6反映了小学教师对教育著作及报刊文献资料的选择与阅读情况,阅读资料的范围也不是很大。
五、教育观念的认同与教育假设的提出
很多的教育观念可以认为还只是一些假设。问卷设计了两个项目,一是对已有教育观念的认同,二是教育假设的提出。问卷表根据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教育口号,概括了19个教育观念,内容涉及到对教师素养的认识、教师的学生观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课程与教学改革、家庭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研究与教师职业生活等。设计的问题是:“请根据你的教育经验、直觉和理性对下面的教育观念加以综合性的判断。在相应的选择项上打勾。”选择项包括完全赞同、基本赞同、不赞同以及不确定四种意见,表7反映出小学教师对业已存在的教育观念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小学教师在研究活动中应该能够结合具体的教育事件提出教育假设。调查表中出现的相应问题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尽人皆知。假如他以后一直这样礼让,你认为有怎样的结局?请写出你的假设。”86位教师都作了回答,其中13人(15.1%)提出的假设是正面肯定,即孔融经常这样礼让对他本人和周围的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都有积极的影响,如“孔融应该会成为一个彬彬有礼、识大体顾大局的君子。”29人(33.7%)提出的假设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长期礼让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一直谦让,他很可能会被当今的社会淘汰,甚至失去生存的机会。”“孔融一味地礼让,其他的人可能会一味地享受。”41人(47.7%)则综合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他们在肯定了礼让是一种美德的同时,认为孔融过分的礼让会对他自己的事业发展和生活不利。“孔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古时候,如果他生活在21世纪,还一直这样做的话,那他就没有办法很好地生存下来。不错,人应该具有谦让风格,但不可能是处处礼让,要视情况而定,属于自己该得的应该努力争取得到。”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不再盲目地接受和肯定以往被认为是美德的东西。
六、对教育观念的论证
问卷设计了两个观念要求加以论证:一个观念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另一个是关于班级干部的任用机制问题。表8是对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整理。综合小学教师填写的问卷资料,他们认为尊重学生的主要理由包括:人有人的尊严,所有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受到尊重的学生会学会尊重他人;学生受到尊重,有利于学习质量提高。这些论证有一定的说服力。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以往班级干部的产生基本是任
命的方式,现在有教师尝试采用全班直接选举的方式。小学教师为他们自己选择的任用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论据。对班级干部选拔机制
作答的有65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5.6%。其中赞成选举制的有51人,赞成任命制的有15人。表9是选择选举制的论证依据,表10
是选择任命制的论证依据。
表10 班级干部的产生应该采用任命制的依据
(1)教师任命的班级干部大多品学兼优,具有管理能力。教师能比学生们更全面地认识孩子的弱点和优点。小学生对同学的认识
比较肤浅,难以认识到其他同学的综合素质。
(2)被任命的班级干部由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好,比较敢管。选举制使那些人缘好的学生当选,他们往往没有管理能力,但是会读书。
那些会做事的班干部在选举时得票率都不高。
(3)采用任命制有利于避免同学之间的拉帮结派,产生班集体中的小团体,有的学生会因为贿赂同学而获选。采用选举制,学生会
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分不清楚哪几个同学适合做班干部。
(4)任命制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有利于教师管理好班级。可以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特长,适合什么岗位。任命制还有利于
班干部的调整。
(5)任命制可以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采取轮换的任命制可以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智,通过班级干部的岗位锻
炼自己。而选举制可能会让少数几个人经常当选。
七、教育假设实现的条件
教育假设的实现应该有相应的现实条件。“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些都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观点,是重要的教育假设。问卷设计的内容是:“请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说明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表11归纳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条件,表12归纳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条件。
九、调查的结论与思考
(1)小学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参与了当下的教育研究活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做了一定的组织工作,创设了一定的教育研究条件和学术氛围。小学中青年教师有进一步参与教育研究的外在压力和内在诱因,他们参与教育研究的良好愿望应该得到政策上的鼓励、专家学者支持和社会大众的理解。为此,应该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2)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值得小学教师研究的问题,小学教师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与最感兴趣的问题并非一致,他们认为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对于这些问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应加以归类指导。
(3)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需要一些必要的教育资料,各小学应该考虑每年有一定的经费购买书刊资料,并建设好学校网站,让教师之间能够共享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当地大学和教育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
(4)教育观念是一些有待验证教育假设。小学教师通过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等活动会把某些教育假设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也会抛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假设。合理的教育假设要实现需创设一定的条件,否则可能被视为谬误。
(5)小学教师对流行于教育实践领域中的教育事件不再持有某种僵化的观念,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出多样性的假设。他们能够为自己的教育假设进行合理性的辩护。
(6)教育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需要一定的边界条件。具有假设性质的教育观念要指导教育实践,或者具有假设性质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需要有相应的条件。
(7)小学教师具有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独特优势,从他们的视角来反思教育研究,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开展教育研究,也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单位直面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真实问题。
(8)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中不同程度地强调教育研究素养的重要性,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需要撰写论文,尽管如此,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如何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依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艰巨任务。
收稿日期: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