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廖先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廖先明

廖先明(四川省宜宾翠屏区李端镇中心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为了达到在教育学生时让其做出积极反应,教师有目的地以良好的情感去教育和鼓励学生。它存在于整个教学历程中,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教学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300-01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看到语文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离不开语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不少学生厌学是因为感到学了没用,学的知识有时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还有些学生学得很苦,理解不了,学不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讲课一定要尽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掌握。学生能学懂学会就愿意学。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知识有个智力背景问题:凡是新知识与自己智力背景近的就容易掌握,凡是离自己智力背景远的就不容易掌握,因此,我们要尽量把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钩,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当然,学生所学的功课不可能每章每节都和生活联系起来,但只要能联系的一定要联系,使学生学得亲切、容易、感到学了有用。这是激发学习动机很重要的措施。抽象的概念要尽量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这样做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素质

语文这一学科知识面广泛、丰富,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面要广。俗话说,“给一杯水,要有一桶水”。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深厚扎实的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如此。我在上课时,课文内容讲完以后,我还为学生介绍了一些与生活贴近的,关于大自然的其它现象,学生们很感兴趣。一些学生还会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那么这个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打铁需要本身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那些知识渊博,自己素质好的教师,才受学生的欢迎,对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学生敬佩和信任他们,愿意接近他们,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

在教学中只有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善于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营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感情较之于成人更丰富,更纯真,也更易于被损伤,他们当然也要求成人以同样的纯真的感情来对待他们。课堂上,教师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都无疑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鼓励学生个体之间融洽的合作和平等竞争。

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不是单纯的外表形象,而是教学态度、教学风格、课外风范和外表形象的结合。一位僵硬呆板,或威怒的教师,即使外表形象很好,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愉悦心理。相反一个教态严谨,教学风格轻松自然、生活活泼又善于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即使他外表有什么缺憾,也抹不去他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摒弃学生心理上难以承受的呵斥、嘲讽、甚至辱骂性的语言,给学生以应有的理解、尊重,正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班集体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应该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合作。形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自动地学习。自动地去创造。

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别。个性不同决定着思维方式与深浅度的不同。使学生在愿意思考、主动动脑思维的情况下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建立开放的教学过程,关注每位学生,使学生乐于思考,这是每位教师必须注意的,否则,课堂上就会尤如一潭死水。教师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思维动机,在宽松快乐的情境中展示自主学习的魅力。

满足最佳心理需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过难,会使中下等生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停滞。问题过易,又会使一些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注意设计那些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兴趣的、启发性强、发散性强的问题与情境,调动起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运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动性,扩大学习参与面。小学生比成年人更渴望成功、得到表扬,但他们自我调控与意志力又较弱,他们参与活动多数学生是从兴趣出发的。比赛竞争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于是每当课文较复杂或学生思维出现低潮时,我就适时组织一些比赛,看看哪组举手发言的多,哪组读书最认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优胜组展示在百花园中的风采展一栏。学生们为争第一,无不积极思维。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祝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探究[J].少年写作:师者,2014(11):44.

[2]赵成成.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8):40.

论文作者:廖先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廖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