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回顾与研究趋势_创业论文

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评述及研究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理论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全球创业热潮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本文对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五个关键问题,预测了创业管理研究的六大趋势。

1 全球创业研究热潮形成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的一些畅销书和管理学著作先后掀起了一场追求卓越(Excellent)的浪潮;90年代发展为“再造和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和创业精神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许多管理活动与创业精神联系在一起,如创业型战略(Entrepreneurial Strategy)、创业领导(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创业营销(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等。专家学者纷纷从创业的本质出发,重新审视管理理论,谋求创新。200多年前提出的创业(Entrepreneurship)概念为什么突然成为热点,其深层原因何在?

首先,与全球大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有关。在传统工业社会中,大公司处于相对稳定的竞争环境。他们追求规模和秩序,制定企业战略,培养核心能力,设置进入壁垒,建立科层组织,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大公司依靠规模优势,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而对大量中小企业不屑一顾。随着经济转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的焦点转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前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化的优势,日益显示出活力,并迅速侵蚀了大公司的生存空间。随着大公司的生存压力加大,以强调职能为核心,实施计划控制的传统管理理论已经不能充分地指导大公司的实践。这样,应对变革和环境变化的新的管理主题越来越多,新事业、新产品策略、新市场和新组织等创业内容逐渐成为管理的重点,用创业理念改造传统管理理论势在必行。

其次,与动态复杂环境相关联。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环境中的异质性要素日益增多,要素的变动频率日益加大。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规模优势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讲求速度与创新。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发现真正有潜力的市场机会,谋划独一无二的商业创意,并以承担风险的勇气来超前认知和行动。而这些特征正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所必备的本质特征。速度决定了企业的先发优势,而创新则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无论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保持并发扬创业精神是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取得动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的创业行为将成为一种常态,对动态复杂环境下创业行为的研究也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第三,与整个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关。随着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等的剧烈变动,创业已不仅仅是创建新企业,而是社会各个层面共同考虑的话题。如在社会领域,以满足特定社会需求为使命的非营利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和运作效率,如何强化组织自我供给能力,如何获取资源以加快组织自身成长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思考的重点。欧洲许多高等院校正在考虑重新定位并再次创业问题,中国的一些著名高等学府也在通过二次创业,努力与国际接轨。中国许多城市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政府再造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都属于创业的范畴。

由此看来,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已经成为新世纪新经济条件下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创业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理念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创业现象的持续关注,对个体创业、公司创业、社会创业等活动进行深入比较和研究,对创业理论进行科学归纳和系统创新,以求有效地指导各个层面的创业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2 创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创业管理(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从关注谁是创业者、创业者干什么,逐渐发展到研究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和行为规律;从关注个体创业到公司创业、社会创业;从关注创业活动本身,到关注影响创业活动的内外部环境要素,形成了创业研究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创业研究的基本框架

2.1 创业活动的研究

首先,对创业现象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谁是创业者和创业者干什么等基本问题:在经济学的企业家理论中,创业者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1]:萨伊认为创业者作为协调者按市场价格支付各种投入要素的报酬,其自身的报酬是企业的剩余,熊彼特认为,创业家的创新行为是商业周期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创业者通过创造性破坏市场均衡,推进经济发展;奈特等认为,创业家的主要职责是挑战不确定性环境;柯兹纳引入了市场获利机会和洞察力(Alertness)的概念;卡森引入了“创业家判断”这一概念,创业家被定义为专门就稀缺性资源做出判断性决策的人。判断性决策的精髓在于决策的结果取决于由谁来做出这一决策。一些新的理论视角也对创业做出了新的解释,如在利本斯坦的X效率理论中,创业家的角色是组织中X低效率的克服者;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创业家是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创业家是经济现代化和经济从非均衡到均衡恢复过程的关键角色等。

其次,对创业活动本质的研究。对创业活动本质的研究起初更多聚焦于创业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但对创业者个性研究的结果并不理想,使得众多学者转而研究创业活动的行为本身,即谁在创业并不重要,关键是创业行为是什么,创业活动的本质是什么。Gartner[2]认为创业就是建立新组织;Low和MacMillan[3]认为创业就是创办新企业;Shane和Venkataraman[4]等认为创业就是发现和利用有利可图的机会。

Morris[5]等人认为创业的本质需要从三个维度去把握:(1)创新(Innovativeness);(2)承担风险(Risk-taking);(3)超前认知和行动(Proactiveness),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2.2 创业层面的研究

从已有文献看,创业研究可以在个体、群体、组织、行业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展开。人们最早关注的是个体创业精神,但自Miller[6]对公司创业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简称CE)作出定义之后,CE开始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张玉利[7]认为公司创业精神突出表现在:一是由组织而非个人表现出来的创业家特征;二是这些特征转化为企业绩效是依靠组织而非个人的力量。公司创业精神可以存在于各种组织,强调的是在现有组织基础上的创新。过去20多年,关于CE的研究呈现多方位、多视角的特征,目前对CE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关于公司创业本质。如Burgelman[8]认为公司创业是企业借助新的资源组合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Spann[9]等人把公司创业视为公司内部各单位在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市场、采用新技术方面所展现的能力;Dess[10]则认为公司创业是公司借助内部创新或合资合作在现有组织基础上产生新业务,并通过战略革新带动的组织变革。

关于公司创业类型。Guth和Ginsberg[11]认为公司创业分为创新性的风险投机和战略更新两种类型;Zahra[12]提出公司创业的三种类型:战略更新、创新与公司风险投机。

关于公司创业行为。Morris[5]构建了一个创业程度(Degree)和创业频度(Frequency)的两维度模型,并借以分析了大公司的不同创业行为,引入了创业强度(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简称EI)的概念。Covin和Slevin[13]则构建了一个组织内实施创业精神的模型,说明了创业行为可以影响组织愿景、组织目标、组织运营和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创业强度是以上几方面连续和互动作用表现出来的结果。

由于创业精神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个体创业精神和公司创业精神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对社会创业精神的研究就成为必然。目前,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还没有一个公认、明确的概念。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创业是社会型企业家应用商业技能和知识创建一个服务于社会目标企业的过程;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社会创业是为了社会使命而进行的创新。

2.3 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的关系研究

有些学者概括了驱动和支持公司创业的组织内部环境变量,如Morris和Kuratko[14]指出组织内部驱动要素包括组织结构、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等。Busenitz[15]等学者认为,动态环境下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组织模式等变量的交叉研究将成为创业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环境与创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也做了探索。如张玉利[16]等人对我国部分城市成人创业活动进行了区域调查和比较分析,国际间合作项目GEM[17](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也为创业的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数据积累。

2.4 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研究框架

随着对创业研究的深入,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开始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关注。Shane和Venkataraman[4]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其它学科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的范畴。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创业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的?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总之,创业研究需要围绕创业机会的存在、发现和开发利用展开。

Davidsson[18]及其团队对以上框架进行了重要的修正,认为创业研究需要解决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创造新的或未来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如何以及为谁存在?个体、组织、区域、产业、文化、国家等分析单元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新的创业主意?创业者在开发创业主意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针对不同的创业分析层次,开发创业主意的努力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或产出?

3 创业管理研究需解决钓一些关键向题

到目前为止,尽管国内外对创业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作为独立的创业管理理论体系还远未形成,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Busenitz[15]等人通过对美国1985~1999年有关创业研究的97篇重要文献的具体分析,发现对创业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四方面:创业机会、创业个体或团队、组织方式和环境,以及四个要素的交集,文献的分布见图2(其中有3篇文章不属于其中的任何范畴,所以没有包含在图2中),A区的10篇是专门关于创业个体和团队研究的,B区的1篇是关于机会的,C区的48篇是关于组织模式的,D区的7篇是关于创业环境的,交集E区(个体团体与机会)有1篇,交集F区(个体团体与组织模式)有21篇,交集G区(组织模式与机会)有5篇,交集H区(个体团体、机会与组织模式)有1篇。

图2 创业研究的范畴模型

Busenitz等人的研究论证了过去创业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需要关注但目前还很薄弱的研究领域。从此概念模型出发,以下一些关键问题值得持续研究:

3.1 创业管理研究的边界

创业研究要想取得自己学术地位的合法性,就必须定义自己与其它理论的边界。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创业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是四类要素:个体和团队范畴关注的是个体或团队的特征,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个体或团队智力资本的动态发展过程;创业机会经常从市场和环境的研究演化而来,包括机会的构成、机会的影响因素等;创业组织的模式范畴包括管理实践、资源的获取和配置,为了发现并把机会转化为可行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系统、战略和结构的发展等;环境范畴关心的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经济或市场要素的基础上,促进或抑制创业活动的影响变量等。但这些范畴的具体研究边界是什么,与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的边界如何界定;创业机会能否成为创业研究所独特的研究范畴等,类似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图2中,除了机会范畴,其它范畴的研究比较丰富,都曾被管理学或非管理学领域研究过。因此对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有可能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把机会作为自己的核心范畴。但也不能短视,因为个体的差异、机会、组织模式、环境等都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这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比如个体的差异是如何影响对商业机会认知的,他们是如何通过统帅必要的资源来捕捉这些创见的,需要揭示创业现象背后的真正法则。

3.2 创业管理研究的维度

过去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单一的维度,对于个体或公司的实证研究居多。例如,图2中有10篇文章关注的是对创业个体或团队特征的描述,或对于创业努力的预测。但仅仅关注单一维度对于理解创业的复杂现象是无益的。Harrison和Leitch[19]认为关注单一维度给人一种“累积性的碎片”的感觉,并不完整。创业是一个多面的现象,如盲人摸象一般,简单的触摸一条腿或一个尾巴将不能提供整个物体的全貌,创业研究需要对图2交集区域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进行研究,需要考虑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果没有独特的创意、观念和创建者的感悟,创业不会结出硕果;同样没有创业组织的行动,单个创业者也不能把创意变为财富。

3.3 创业管理研究的连续性

由于在分析层面和变量上的不统一,导致在创业研究上的不连续现象。例如对公司创业就有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定义和说法,如公司企业家精神、公司冒险、内部创业、战略更新等,造成公司创业研究上的非连续现象,甚至一些学者自己的研究都缺乏使用范畴的连续性,阻碍了创业管理研究的深入。

3.4 创业管理研究的方法

过去许多创业文献主要采用了传统的基于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这对于研究大样本的创业分类和对经济的影响等是有效的。但对于创业现象的独特性而言,想要挖掘创业成功的内在机理,对于普遍缺乏原始统计数据的新创企业而言,以上方法显然是失效的。在数据调查方法上,仅仅依赖于一些传统的质性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可能也有许多错误与偏差。如何把质性与量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或者引入更适合创业特征的研究方法,如演化经济学[20]的方法等是非常必要的。

3.5 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关系

传统管理理论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以指导大公司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的理论,强调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但在创业活动特别是大公司创业实践越来越频繁的前提下,传统的理论解释力明显不足,如在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开始失效。如何适应动态复杂环境并进行创新是广大企业,特别是大公司面临的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传统管理理论需要创新。

但由于创业管理研究的初步性,两者的关系还不清晰,目前有以下一些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认为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创业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并且可能优于传统管理的替代说。如Storey[21]等人认为传统管理和创业管理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第二种认为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是两个不同的研究层面或处于不同阶段,创业管理主要研究新创企业,而传统管理主要研究已有大企业的不同层面或不同阶段说。如Davidsson[22]等人认为在企业发展中,初期主要是创业管理,后期主要是传统管理。

第三种认为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可以融合,各有优缺点,应互相补充的交叉融合说。如在爱迪思[23]的PAEI模型中,创业职能(E)与管理职能(A)各有侧重点,共同促进企业的成长。德鲁克[24]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管理和创业是一体两面”,“不懂得管理的创业家,不能存活很久;而不懂得如何创新的管理者,也不会存活很久”。

4 创业管理研究的未来趋势预测分析

4.1 聚焦于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框架

将来的研究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解释创业机会的产生和存在上,为什么是某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发现,积极地评价并开发了创业机会,例如,研究者将可能解释社会的、政治的、制度的、法律的和技术的变化如何创造或限制创业机会。创业者与创业机会结合的研究也将成为中心议题,这个议题是一个完全没有被别的学科所探讨的领域。

对创业机会的理论解释也将深入,例如,类似心理学家如Sarasvathy[25]所做的把人的认知属性作为分析工具,对同样的事件,一些人看作机会,而另一些人则看作风险;或者类似社会学家所做的,站在社会关系的视角,使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获得了信息,而另一些人没有;或者如经济学家所做的,把机会成本作为基本的分析概念,由于搜索信息的成本不同,进而产生了在发现和开发机会上的差异。

4.2 基于信息和网络的理论体系将对未来的创业研究有重要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范式,假设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是均衡的,信息的获得也是无成本的,因此信息并没有用来解释创业租金[21](Entrepreneurial Rent)的来源问题。这与市场中的事实不符,奥地利学派的学者如柯兹纳[26]对于传统经济学的均衡范式提出了挑战,在他们的理论中,市场的特征被认为是不均衡的和动态的。由于创业者警觉(Alertness)的特性和知识的累积,进行了精细的信息投资,而其他人没有,才产生出创业效果的差异。

这种基于信息非对称的范式可以用来解释创业过程。例如在图2的个体和机会的交集中(E区),运用信息范畴可以探讨许多问题。例如,创业者和谁一起共享、提炼、组合信息或资源才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机会?个体能够在原有网络内如朋友和亲戚中发现市场机会,还是依赖于网络外部的获取?在组织开发新机会的过程中如何持续地收集进一步的信息?

当一个创业者试图把一个机会引入一个新企业(图2中的H区),信息过程也是重要的。例如,人们也许问;创业者如何和风险投资家、银行家或天使投资者进行沟通以确保获得资本?什么样的信息是能够共享的,而那些信息属于创业主意的核心部分需要保护而不能外漏?为了完成创建公司的目标,Hilmy[27]认为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创业者更象一个信息中介。这些思想说明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内容和在创业者周围网络内或之间的流动,将有利于揭示一个新建企业的创建和绩效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为了找到敏锐的或富有经验的个体,创业过程经常涉及到网络。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性说明在将来可以使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如Scott[28]所作的研究。信息在创业网络间的流动取决于诸如网络联结的大小、类型、密度、集中度等许多结构特征:把创业视作网络和信息流能够对不同理论观点提供一个综合的视角,也能有效地分析创业现象的多层面性。

4.3 对创业的理性与非理性决策的研究还将深入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大量的研究是关于创业者个性特征的,结果是更强调了创业者生而具有的个性特质,认为创业者的决策是非理性的,是机会主义导向的。近几年,许多研究开始探讨创业决策背后的理性成分,如张玉利[29]等人所作的研究。其实,创业决策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关键是我们不能使用传统分析大企业的决策模式来分析创业公司的决策。认知和期望理论能够用来解释创业决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表面上看,创业者基于“探索性的决策模式”[30](Heuristic-Based Decision Style)是欠系统化和结构化的,也更多反映了创业者的思维模式。当然,欠系统化的决策模式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其灵活性在组织的初期成长阶段却提供了难得的优势。

4.4 创业的核心资源问题

假设一个创业主意能够有效和准确地被市场所认知,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能够有效地被购买到吗?为什么有些创业者能够通过累积和组合资源而有些入则不能(图2中的E区)?创业者或许可以用其它不太理想的要素来替代理想中的要素,或者用一种可控制的资源来替代另一种资源,而使创业获得持续发展。明显的是,由于资源组合上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不能被大多数人自动地在环境(图2中的D区)中发现并开发。而这些都与创业者对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的认知能力相关联。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索将有助于对创业者对创业机会开发过程的理解。

4.5 创业的动态性研究

在图2中所有的交集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使得时间变成了影响创业过程的重要变量。许多学者,如Shepherd和Levesque[31]等讨论了有限机会之窗的问题(Brief Windows of Opportunity),一旦潜在的机会被发现,创业者必须决定是否去收集更多的信息以确认这个有吸引力的机会,还是在时间之窗关闭之前根据不完全的信息以开发不确定的机会?在这样的时间约束条件下,进行快速的决策和使用探索性(Explorative)的组织开发过程(图2中的G区)以加速决策程序,将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创业者倾向于快速行动。由于决策的速度日益重要,不同的时间维度是如何影响创业机会的发现、创造和开发的?个体和组织之间的交集可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创业者为什么快速行动的视角。

标签:;  ;  ;  ;  ;  ;  ;  ;  ;  

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回顾与研究趋势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