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韶关市曲江区城市规划设计室 韶关 512100
【摘 要】本文在对韶关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上,深入探讨韶关工业园区的现状发展格局,在摸清韶关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及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韶关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工业园,发展与布局,优化策略
1 前言
国家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此背景下,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莞韶园)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重点园区之一,但韶关在广东省经济地位不断下滑。根据《2014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比韶关市周边郴州市、赣州市、清远市的城市竞争力排名(综合竞争力、宜居、宜商、可持续),排名相对靠后。
2 韶关工业发展历程
韶关工业发展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萌芽期(1939-1949年),该阶段工业规模小、级别低,技术要求低;高速发展时期(1949年-20世纪70年代末),该阶段受国家政策推动,工业发展向重型转变;缓慢发展时期(改革开放-21世纪初),该阶段因过于注重重工业,工业出现结构性矛盾;转型发展时期(2005年至今),该阶段在广东省双转移战略推动下,形成“支柱产业+特色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3 韶关工业园区现状发展格局
目前韶关市形成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烟草、制药、玩具、电力等七大支柱产业。2014年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8%;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等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11.1%。目前韶关市有十个省级工业园,其中三个工业园位于市区,经过多年发展,各工业园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表1)。
3.1 韶关工业园区现状发展特征
3.1.1 园区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增速有所减缓
韶关市烟草、钢铁、机械、玩具产业规模大,但受资源枯竭和政策因素影响,钢铁、烟草、玩具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利润率总体水平在不断下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韶关工业增速处于15%以下。
3.1.2 工业园区基本格局形成,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在广东省和韶关市推动下,建立以莞韶园为主体的多个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在汽车及零部件、铸锻件、液压油缸、发配电设备、机械设备等方面与省优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进行对接,在液压油缸、铸锻件等产业方面形成了一批企业较多、销售收入较大、资产较多、从业人员较多的工业园区。
3.1.3 工业园区布局西强东弱,沿交通轴线呈带状分布
浈江片区、沐溪-阳山片区、白土片区、武江片区四个片区分布在西部,而东部仅有曲江片区,西强东弱现象明显。浈江片区企业主要沿省道246分布,沐溪-阳山片区工业沿原国道323分布,西部工业园区呈现出沿交通轴线的带状分布形式。
3.1.4工业园区发展重型化,以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
韶关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其第三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大部分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在韶关市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在广东省优势突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在广东省优势明显。
3.3 韶关工业园区发展瓶颈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优化
韶关工业园大部分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知识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初级化、重型化,园区形成装备制造和玩具两大主导产业。各工业园区之间存在产业同构现象,大多数片区重点产业集中在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存在同质竞争(表2)。
3.2.2自主创新能力弱,综合竞争力不强
莞韶园由东莞、韶关两市政府联手共建,园区发展存在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一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及生态环境依赖;二是对政府推动型开发模式的依赖[1]。企业未摆脱依赖政府思想,缺乏自主发展能力;且企业科技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孵化”机制尚未完善。
4 韶关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优化策略
根据韶关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融入珠三角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4.1 韶关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升策略
4.1.1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韶关市应调整轻重工业结构,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推动劳动力密集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4.1.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韶关应贯彻落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精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工业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4.1.3 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纵向延伸钢铁产业链,加速发展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横向延伸与钢铁制造密切相关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机械制造、液压油缸、锻铸、汽车装备等;在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域寻求突破,推进从核心元件配套向整体装配、
产业集成,加速由低端的零部件制造向高端整机产品制造的演变,逐步完善产业链;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2 韶关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4.2.1 提升韶关东部工业地位,完善韶关城市空间结构随着韶关高铁站建设,西部芙蓉新区作为商务和金融服务中心定位已经明确,周边地区不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北部作为韶关市的水源上游,工业规模和工业类型受到限制。南部为山区地形,连片开发用地少,现状基础设施薄弱,不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东部韶关钢铁厂及周边丘陵盆地,用地条件开阔,推进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使韶关城区形成“两轴两环,五大片区”空间结构(图2),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清晰。
4.2.2 整体优化产业布局,各工业园区错位协调发展
韶关应改变低密度扩张和粗放式发展模式,对工业园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西部依托沐溪工业园、龙归-甘棠工业园,打造集服装纺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环境污染小的轻工业基地;东部立足韶关钢铁产业基础,形成中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大型重化工业产业集群。
4.2.3 深化产城融合理念,提升园区整体运营效率
在韶关工业园区建设中,应深化产程融合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园区工作效率,激发园区工作活力和动力。发展成为融合科研、试验、生产、学习、研究、居住和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园,最终实现园区产业与城市建设互动融合。
5结语
韶关作为传统工业重镇,在工业园区规划和管理等存有在一定的问题,在新常态下应该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和空间整体优化,提高韶关在广东省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山等.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02-312.
[2]程玉鸿,阎小培,林耿.珠江三角洲工业园区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企业集群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 2003(6):37-41.
[3]刘艳,李树民.中国工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7-31.
[4]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5]洪昌庆.工业园区发展及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6]孙军.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47-60.
[7]蔡宁,杨闩柱.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
[8]孔令丞, 谢家平, 刘宇龙.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2): 95-99.
论文作者:蓝天,陈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韶关论文; 工业园区论文; 韶关市论文; 产业论文; 工业论文; 园区论文; 工业园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