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天成学校 518116
摘 要:美术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中国画就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本文主要对国画课堂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国画教学现状分析及关于初中美术国画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 国画课堂 实践思考
国画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产,主要是将诗、画、印三者融合一体,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精髓。不但可以提高我国绘画的综合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保留优秀传统,从而对国画实现良好的学习传承。
一、国画课堂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初中学生可以借助国画来感受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并且在传统国画继承的基础上还应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创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喜爱,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所以,国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开设是有其必要性的。
二、国画教学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初中美术中的国画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化、学生的总体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在初中美术具体教学中,国画教学课堂的安排往往十分匮乏,并且还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书写工具等,这都会导致学生在具体作画时无法进行自由随意的挥洒。
第二,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大多都是以讲解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缺乏时间掌握绘画技巧。
第三,近几年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色彩、素描逐渐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代表,而代表中国特色的国画却鲜为人知。
三、关于初中美术国画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因此有效提高初中美术国画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国画的重要性,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兴趣是国画学习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试想,一个教师在讲台上用平淡无味的声音面无表情的“背书”,学生从何获得激情?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于国画课堂兴趣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升教者的兴趣,以自身的重视状态影响到学生。
拿七年级《工笔白描四大美人》这一课来说,笔者本身对于貂蝉、西施的典故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上这一课的之前翻阅了大量资料,首先从自身和年轻人都非常喜欢的故事开始入手,讲述貂蝉、西施的传奇故事,将自身调整到兴奋状态,经过抑扬顿挫的故事导入、引人入胜的问题讨论等几个环节过后,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白描练习的时候学生画得也尤为认真,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下课后去翻阅关于四大美人资料,课堂效果显著。
2.文化理解是国画学习的保障。
尹少淳先生提出的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出“文化理解”的重要性。文化对于初中国画课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国画,作为我国国粹,有着悠久恒远的历史根基,脱离历史文化的国画学习是缺乏灵魂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国画中鲜明的形象、高超的技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振奋,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进而实现国画教学的欣赏效果。
3.实践练习是国画学习的途径。
上一章节说明了国画课学生必须看、想、说,但国画学习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所有的想法与表现,最终都体现在学生的画面之中,所以国画中实践练习也就尤为重要。
虽然我国的国画历史极其悠久、技法十分丰富,但在初中美术中的教学时间却是非常少,因此初中学校和教师应“给足”学生绘画的时间,让学生们再动手中了解国画的内在规律,在教学当中笔者也发现,学生相对于“听老师说”更喜欢动手去画,在有实践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会彻底被激发。
例如在《小鸡与紫藤》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反复讲解小鸡的结构,出示视频与文字,但是学生兴趣平平,于是我索性让学生提前进入绘画,当拿起毛笔绘画的20分钟里时,每个学生都十分专心,小鸡的结构从一知半解到逐渐掌握,下了课之后,甚至很多同学还留在课室练习,课堂效果甚好。
总之,国画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是初中美术教学宝贵的艺术资源,若想实现国画的伟大发展和民族艺术的继承弘扬,就要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课堂中不但实践探索,进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国画的深层含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艺术综合素养,实现美术国画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伏娜 关于农村初中美术课堂国画中写意花鸟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18-119。
[2]于见见 陆玉立 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创新思路研究[J].东方文化周刊,2014,(4):96-97。
[3]赵增辉 感知国画魅力 体验笔墨韵味——浅谈初中国画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8):264-265。
论文作者:袁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国画论文; 初中论文; 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