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

试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

试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周晓东 南京三江学院

摘要: 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下,广播电视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媒体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面对市场提出的要求,高校需要把握契机,顺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行实验教学改革。本文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求,要致力于培育综合素质强、动手能力高、后劲足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校而言,要把握当前的时机,顺应时代潮流,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致力于培育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复杂的发展格局中,在未来竞争态势的强化下,广播电视行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各个用人单位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从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上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事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当前广播电视编导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落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特征,也是高校的一门主干专业,在教学中,既要关注理论,也要重视实践技能。但是,受到实用主义理论的影响,实践环节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过于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导致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脱节问题。

湖北省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不相同,每个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方式应该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以及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来进行。结合前面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以下发展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式中:TH为湖南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的增加值,S为节假日的时长,相关系数R=0.965 8,方程拟合度较高,即节假日每增加(或减少)一天,客流量将增加(或减少)2 799.6人次。

1)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对钻头的扩孔结构、冠部形状、布齿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其中钻头扩孔结构采用二级扩孔设计方案,钻头领眼段的冠部采用“微凸冠顶”结构,钻头布齿结构按照自平衡原理设置,新型扩孔钻头在深井条件下钻进是可行的,可以实现井眼轨迹控制,满足定向扩孔的要求。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态度,扭转他们的错误认知,对此,要增加绪论课比例,开设实验课程时,通过绪论,为学生讲解课程的开设必要性,加深学生的认识,并联系生活,对课程内容作出深入的介绍,提高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明确目的。如:在授课前,可以为学生通过绪论来讲述电视摄像与灯光的关系、场面调度与导演之间的关系、主持人的配合顺序等等,帮助学生了解课程与课程、实验与实验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产生学习动力,同时,还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提示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并采用宽严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讲解要做到生动趣味、耐心细致、严格要求,用严谨的态度来影响学生,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心理。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改变学生认知

第二,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上,需要以课程作为依据来设置实验室,但是高校实验室规模普遍较小,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限制了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除此之外,实验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实验教学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上,任何教学内容,都是为了理论来服务,面对当前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这种滞后的实验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实验内容相对简单,模式也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这也是高分低能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深化实验改革

针对实验内容,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教材为依托,摒弃教材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与时俱进的增加新内容,对实际内容作出整合,设置独立的实践课程,推陈出新。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递知识、提高素养的目标,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体系,以往以分数为主的考核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对此,我们倡导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增加实践内容的考核比例,理论和实践的考核各占一半,在实践上,要求学生通过机器设备、现场实操软件来完成,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全面评价,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更关注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这种科学考核体系的构建,也为实验教学制定了明确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学习方向,让他们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具备复合型人才要求的各种素质。

(三)深化教学改革

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单一为学生传递知识,这显然与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要求不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传授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在推行过程中,应用后现代化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收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实验学习,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遇到难点和重点时,由教师进行指导,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大家共同研究、相互沟通,以平等的方式来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现代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全新的理论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幕课、电子白板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线下教学延伸至线上,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验课程的影响力,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各项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这也给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在新时期下,需要大力深化实验改革,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通过多管齐下的渠道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郎大鹏.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研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

[2]董贵荣,李宏林.“三全·两重·一高”培养高职学生的“匠心”精神[J].机械职业教育,2016(04).

[3]句磊,杨博.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J].大众文艺,2015(03).

[4]邢丽梅.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6).

注: 校级教改项目立项编号:J18064;项目名称:数字技术下三江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摄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周晓东(1977-),性别男,籍贯(省市)江苏南京,学历本科,职称/职务实验师,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实验室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三江学院。

标签:;  ;  ;  ;  ;  

试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