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阳溪中心小学 362241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吸收数学知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出发,就此问题逐步剖析,并对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问题意识 数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提问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让学生将日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在一起,也是提升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一记良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学生思考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为学生解决问题、吸收数学知识提供积极作用。但就目前来讲,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下教育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随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逐渐成长,他们的个人荣誉感也在逐渐增强,这就使得一部分低年级学生宁可将发现的问题留在心里,也不愿意说出来被同学笑话;而另一部分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他们很少会对老师或者课本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更倾向于服从权威,不会去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他们更喜欢回答老师给出的问题;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遇到问题时,由于对知识的认知结构不清晰,没有合理的方法归纳总结老师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教师对其不够重视,觉得提问是其他同学的事情,认为就算向老师提问,老师也不一定会解答,长此以往,低年级学生便会逐渐失去提问的能力。
2.教师对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大多是以教授学生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为首要目标,更重视课堂的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所以,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使得学生自主质疑的情况十分少见。其次,很多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持忽视或排斥的态度,会严重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导致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只能以教材或配套练习本为蓝图,而无法布置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化地解题,而不能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举步维艰。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建议
1.注重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使生活实践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设生动的情境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再配合老师的引导,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其问题意识得到加强。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时,其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改善。具体的情境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引用真实案例、多媒体教学、引用生动的童话故事、引导式提问及相关问题的对话导入等。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着思维活跃、喜爱色彩鲜明的教学材料的特点,对此,老师若能巧妙地使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材料,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从而有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
2.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其年龄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不熟悉的事物都十分有兴趣。在教学时,数学老师应该尽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起到优秀的示范作用,那么将会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潜能。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那么将会给学生营造最好的培养问题意识的氛围,也会让学生领悟到提问的技巧。
3.调动低年级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提问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是他们逐步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形成有架构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低年级小学生虽然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跳跃的思维,但是因其年纪幼小,对很多事物都缺乏持久的关注,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单单从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提问的方式来实现,更要鼓励家长在课余时间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土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提问竞赛”等活动来实现,对提问较多的学生给予表彰,通过这样一种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句话充分地阐述了数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这不仅需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更加需要学生具备问题的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喜 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15年05期。
[2]黎巧静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新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年01期。
[3]孙远 李雪 张建伟 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有效策略[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作者:陈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数学论文; 低年级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老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3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