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 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74(2000)04-0499-05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指标,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突破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瓶颈制约,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算,到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如保持年平均增长7.5%的水平,则总体经济规模可以达到美国经济的70%以上。这一过程的实现,将与两个方面的发展有关:一是必须把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以能源和资源的节约、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知识经济形态比重的加大等为标志,从而把生产力发展的“外部矛盾”化解到可以接受的优化水平;二是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益分配机制的重组等,把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将生产力发展的“内部矛盾”减小到最低限度。从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无论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矛盾”还是其“内部矛盾”的解决,都将依赖于在国家总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带动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

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也必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几次国民经济的调整中,始终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煤炭等瓶颈产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从“短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又步入了相对“过剩”的怪圈,经济领域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从另一个侧而暴露出来,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企业亏损增多,商品积压,下岗职工增加,产业结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调整产业结构,使之逐步趋于合理化,已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产业结构的再次调整、升级势在必行。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及部门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受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的存量和开发条件、投资的方向和规模、对外贸易结构和数量、消费水平及其结构、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等等。

我国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原国民党政府留下的国民经济基础之上的。据资料记载,1949年我国社会总产值为55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66亿元,人均收入只有66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约占58.5%,第二产业为25.9%,第三产业是26.4%,低于最贫困国家的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2年)。这一阶段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被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14.1%,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达34.8%;农轻重关系进行了一定调整,从1949年69.95:22.11:7.94变为56.9:27.8:15.3,为全面跨入工业化进程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一些直接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如交通运输业;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有所明确;产业结构的基础获得加强。

第二阶段(1953—1978年)。我国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初步工业化,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工业比重大大超过农业,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的区域分布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决定了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的超前启动。

第三阶段(1979—1985年)。这是一个以消费资料为主要需求导向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国家通过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使第一产业的推动力增强;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政策,使消费需求拉动力增强,达到了轻重工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消费品市场总量短缺状况基本扭转。 第四阶段(1986—1998年)。这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重组阶段。在轻重工业比例比较协调的基础上,针对行业结构、行业内部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存在的一些矛盾,继续加以调整、改造,使产业结构进一步均衡化和现代化。调整的重点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包括一、二、三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逐步高度化,注重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使经济结构的演变格局与整个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相协调。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经历了1993年的宏观调控后,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供求矛盾总量由紧转松,物价涨幅由高转低,经济增长率趋向适度,总体运行态势平稳,“软着陆”目标已经达成。与此同时,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积压,相互拖欠,效益下降等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在产品总量矛盾有所缓解后出现了新的不合理状态,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投资力度偏低

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虽然发展加快,但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基础产业、基础产品的不平衡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短缺程度虽然大为缓解,但远谈不上宽松,形成新的瓶颈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例如,“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共完成投资708.4亿元,年均增长35.02%,比“七五”增长近2倍,看起来增长很大,实际上低于总投资增长速度,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为3.02%,低于“七五”3.28%的水平。“八五”煤炭的投资增长为18.6%,大大低于总投资的增长速度,比重为3.12%,低于“七五”4.76%约1.64个百分点。汽车、电子工业投资规模绝对数比“七五”增加2倍多,但这两个行业投资比重分别只有1.02%和0.09%,比“七五”也略有下降。

(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

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化问题十分突出,产业相似率高达90%以上,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的省份有20多个。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地区经济发展既失去合理分工的效益,也加剧了市场的过度竞争,影响了物流畅通。

(三)固定资产投资东重西轻,经济发展速度不均

“八五”期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62%,中部地区占22%,西部地区占13%。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差距扩大,不论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对维护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四)基建投资比重过大,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较小

“八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是历史上最高的,但就比重而言,国有单位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只占26%,比“七五”时期还低。据抽样调查,即便是在技术改造投资中,约有2/3投资实际上仍然是用于扩大生产能力方面,真正用于提高技术含量、节能降耗、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方面的,不到20%。

(五)城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在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城市居民在基本消费品得到满足后,缺乏新的消费对象,以至相当一部分家庭有现实消费力而无现实消费对象。在农村,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过大,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3,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偏慢,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当落后,形成有潜在需求而无现实购买力的矛盾局面。这是造成消费品工业相对过剩的深层次原因。

(六)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过小,专业化水平低。

从产值结构看,1994年,我国大型企业仅占工业产值的20%,中小企业占74.5%。例如,我国1995年汽车总产量仅为150万辆,不到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5,却有整车厂122家,改装厂626家,零部件厂2000多家。我国钢铁总产量不足世界总产量的10%,却有钢铁企业1700多家,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2/3,其中60%以上是年产20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石化工业中这类问题也十分突出,至于棉纺、食品、家电等行业中,企业规模过小问题更为严重。

(七)国有经济存量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机制,国有资产不能自由流动,使相当一部分资产闲置,一些劣质低效企业不能及时淘汰,还在大量消耗有限的社会资源。

(八)外资流向不合理,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外资的作用。

“八五”期间,我国利用国外贷款560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这些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存在问题。外商投放房地产开发和一般加工行业项目较多,从事基础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项目较少,投向东部沿海地区较多,投向中西部地区较少。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同前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相比,这次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放在:

(一)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调整,而不是局部性的调整。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而且要调整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不仅产业部门之间关系要调整,而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也要调整;不仅各行业要调整,而且各地区也要调整。

(二)进行结构升级性调整,不仅是各产业间相互适应的调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进行过多次调整,大多是以解决经济比例关系失调、发展“短线”产品、缓解“瓶颈”部门制约为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的调整是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的调整则主要是缓解农业、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当前,在买方市场已全面形成的形势下,在调整当中既要坚决压缩纺织、煤炭、建材、冶金等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又要按照“质量、品种、效益”的要求,采取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有力措施,有选择地提高一些重点行业中的科技含量。

(三)注重经济成长质量的调整,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短期内经济总量的扩大。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优化结构,改进技术,改善环境,调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增长质量。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原则

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是一项任意的决策,而是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要求,全面估量我国经济增长的国内环境,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沿着健康、可持续轨道前进的正确抉择。正确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下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社会生产与市场需求变化不相适应,造成产销脱节、积压严重,而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升级的新产品却供不应求,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做到面向市场,不能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做到无论是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微观经济活动,无论是上新项目还是技术改造,都必须牢固确立市场需求第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全面分析和估量市场需求容量和结构。同时,要十分重视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创造新需求,为经济不断发展寻求新的市场。当前,特别要注意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并全方位拓宽国际市场,实行市场多元化。研究市场,面向市场,开拓市场,这是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工业企业陷入困境,扭亏脱困步履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科技进步速度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远远滞后于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未来10年至20年,电子信息技术将深刻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能力,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生产和消费;生物工程技术将把农业、医疗和生态保护带入崭新的境界;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高科技也将给社会生产活动带来飞跃性进步。因此,无论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是技术结构的调整,都必须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重大作用,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关键地位,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

在这个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些重要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着力调整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要牢固确立立足我国自己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战略思想,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要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要下大力气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使之适应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要鼓励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逐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合理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在提高社会生产率、增加城乡劳动就业和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传统产业与开拓新兴产业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余地和潜力,应当大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深厚基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调整和改组包括机械、纺织在内的加工工业,扩大附加值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增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要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发高新技术、环保和生态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信息化是当代最先进、最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并为向信息时代过渡奠定基础,这是我国跨世纪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课题。

(三)正确处理加强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与振兴支柱产业的关系 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大厦的基石,要使它们逐小与国民经济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同时,还要大力振兴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使之尽快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

(四)坚持发挥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对协调地区经济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国家采取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中外投资者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实行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同时,要求各地区从实际出发,着力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形成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和重点产业带。

(五)坚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5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付出的代价太大,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组和改造现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下大功夫,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大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采取综合配套政策措施,限制粗放经营,鼓励集约经营,力求在较短时间内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明显改变。

(六)必须解决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

“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严重,是我国经济素质和效益低下的重要根源。它造成企业规模小,行业间相互封闭,专业化程度低,地区经济结构雷同。要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必须正确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对一般竞争性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靠市场调节,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选择产品、企业和产业,使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五、产业结构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纵观5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又处在一次较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之中。即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主要有以下五项:一是围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业、交通、通讯、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汽车、航运、航空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二是用电子技术武装的技术装备工业;三是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四是现代流通业和信息服务业;五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和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发展教育事业,既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为新的经济增长找到智力支撑。

以上各项产业的发展,既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客观需求,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客观需求,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产生直接的积极意义。只有全面推进以上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成功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收稿日期:2000-02-17

标签:;  ;  ;  ;  ;  ;  ;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