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给水泵组设备的技术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福海,袁伟光[1](2021)在《350 MW超临界供热机组给水泵配置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某新建350 MW超临界供热机组汽动给水泵优化配置要求,对全容量、半容量汽动给水泵设计方案从技术可行性、可靠性和投资经济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并进行工程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全容量汽动给水泵组设计布置方案可行、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可广泛推广到新建燃煤火电机组工程。
黄杰锋[2](2019)在《台山1000MW机组FCB可行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电网可能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国内外都把如何迅速恢复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快速甩负荷(FCB)成了各方关注的重点。因此,火电机组实现FCB功能,对电网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突发事故以及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以及台山1000MW6#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为增设FCB功能其原系统控制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考虑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设计余量的基础上,对实施FCB功能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对相关设备进行了硬件改造和逻辑完善,完成了机组仿真试验、凝结水系统验证试验、旁路功能验证试验、热工控制参数优化调整试验、变负荷试验、燃料RB试验,验证了该机组主辅设备性能及系统设计满足实现FCB功能的要求。以安全第一、稳步推进为原则,依次完成了机组负荷分别为75%、100%时的FCB试验,对试验结果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拟定的改造方案有效、可行,具有改造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可为电网和机组带来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潘杭萍[3](2019)在《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文中指出当前社会用电需求增幅回落,供热需求持续增加,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的研究,对热电联产的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有着重大意义,推进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地建设。目前对凝汽式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供热改造经济性评估体系,忽视了供热抽汽的可用能损失,没有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最大效能。因此,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按供热抽汽的能级高低进行能量梯级利用,是当前大型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凝汽式机组的供热改造研究分为民用供暖与工业供热。对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供热需求,分别对其改造为背压机、抽背机的方案进行热力计算,得出合理改造方案。调研实地工业供热需求,从供热可靠性、机组负荷变化的适应性、供热抽汽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和供热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低温再热蒸汽为主供热汽源,四抽蒸汽作为备用汽源。开发能量梯级利用抽汽供热系统,抽汽经过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做功后送往热网,最大限度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性。基于EBSILON软件,对抽汽供热系统进行电负荷、热负荷双重变化的主要工况仿真建模。对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行变工况运行分析。随着主机负荷的降低,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机进汽量不变,随着供热量的增加,机组热耗率降低,供热净收益增加。计算抽汽量对汽轮机和锅炉再热器运行安全的影响,得出抽汽供热量的极限供热范围。针对现有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进汽方式及其弊端,提出一种新型的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根据主机负荷运行工况,调整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汽方式。分别对额定进汽压力、进汽方式切换点、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高压缸级数进行参数优化,提高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效率,扩大其进汽参数范围。
戴云[4](2019)在《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纵观当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再电气化”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非化石能源正转化为电力能源,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在我国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使用电能替代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消费。火力发电厂处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主题。对于国内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能够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性是各电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真空系统的运行不仅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关系供电煤耗,影响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近10年,国内陆续投产了大批西门子机型的超超临界机组,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传统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存在一定差异,其真空系统的运行维护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火力发电机组生产流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系统及设备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热力性能指标,对机组真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清洁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关系。其次,对目前在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蒸汽喷射系统、加装凝汽器在线清洗装置等方案进行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机组冷端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凝汽器冷却效率和真空指标。最后,本文针对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性对其真空系统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严密性试验操作要求和故障处理方法,比较分析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并结合某电厂#2机组真空查漏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隐蔽漏点及处理方法,对于提升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水平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梅德奇,姚远[5](2019)在《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电厂给水泵选型与配置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针对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对给水系统的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提出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电厂给水泵配置方式的建议。
田鹏路[6](2019)在《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发电行业的主力,而600MW级火电机组占火电机组的主要地位,为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恶化的现状,缩小与国际先进电力企业的差距,对600MW机组进行能耗诊断研究并提出改造建议势在必行。本文以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背景,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围绕该机组煤耗及厂用电率较要求值偏高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300MW、450MW、560MW、600MW四种不同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对机组进行在线热力计算及能耗分析,初步确定能耗损失的主要因素及原因;二是对典型热力系统提出了改造建议,并运用热力学方法对改造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机组煤耗偏高的原因是:汽机部分各缸效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度相对于设计值偏低,小汽机排汽压力、机组背压、四抽至小机流量偏高,高负荷下四抽至辅汽联箱流量较大,给水泵再循环泄漏率偏大;锅炉部分大渣含碳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排烟氧量、排烟温度偏高,进风温度偏低;厂用电方面,空气预热器差压、漏风率较大、传热效果较差,烟气量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造建议:给水泵再循环阀采取多级小孔节流结构改造阀瓣结构,增加阀瓣导向及减压槽调整高中压缸轴封间隙,将调门前手动门改为电动门,减少泄漏量;调整汽轮机轴封系统高中压缸轴封间隙至制造厂规定的设计值和设计下限值之间,降低轴封蒸汽流量;针对减温水流量,建议降低再热器减温水量的投运;针对暖风器汽源,建议将暖风器汽源改为四段抽汽。经验证,改造后全厂可减少供电煤耗率约7.876g/kW.h,节能效果明显。本文旨在指导现场对机组及运行参数作出合理的调整来降低煤耗率及厂用电率,对节能减排、使机组高效平稳运行、提升发电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有积极意义。
席泽艳[7](2019)在《烟水复合回热系统节能效果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全球及国内经济、能源和环保形势的发展,燃煤发电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确保电厂技术领先、机组效率高,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对经济性及安全性较差的落后机组进行技术设备改造。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行业竞争力,应努力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成本。并进一步适应电网深度调峰的要求,促进发电厂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首先阐述了火电机组热经济性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评价指标,并对不同的热经济性计算方法进行逐一对比,将能效分布矩阵方程法和热平衡法作为本论文计算热经济性的计算方法;同时针对常规火电机组系统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介绍了一种复合型火电机组深度余热利用系统,即烟水复合回热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系统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其所能解决的火电机组存在的问题。其次,以能效分布矩阵方程法作为理论基础,对烟水复合回热系统的汽水系统进行优化。将能效分布矩阵方程应用于火电机组尾部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技术改造中,提出一种针对低温省煤器优化系统的通用能效分布矩阵方程。然后将这种通用能效分布方程应用于烟水复合回热系统的汽水系统,对高压换热器水侧取水点位置进行优化,计算选择不同取水点位置时机组的热经济性,通过对比选择最优方案。最后,根据对国内某电厂600MW机组采用烟水复合回热系统改造后的性能测试试验数据。利用热平衡计算方法分别对该机组锅炉侧和汽轮机侧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得出在100%负荷、75%负荷、60%负荷时,烟水复合系统投入后比投入前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6.89g/(kW·h)、5.46g/(kW·h)、2.95g/(kW·h)。从实际应用方面计算分析了该机组采用烟水复合回热系统改造后的实际节能效果,为其他同类机组提供借鉴。
陈仲毅,吴志祥[8](2018)在《660MW机组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考查安徽某电厂新建2×660 MW工程中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项目的技术经济性,拟定了3种典型的给水泵方案,然后通过投资回收期法,推荐采用100%容量给水泵,配国产小汽轮机与进口芯,同时配独立凝汽器方案。
孙文燕[9](2017)在《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环保要求的提高,火电机组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如何实现节能降耗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发电设备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的燃煤机组越发向大容量超临界方向发展,大部分是600MW超临界机组。此外,随着国内装机容量的增加,各电网的自动调度水平逐步提高,发电厂之间对机组负荷的占比出现竞争。这也要求机组的自动控制策略在满足自身运行稳定的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电网的相关指标,同时确保在发电负荷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协调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加快对AGC指令的响应。为适应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协调控制策略必须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论文通过对可门电厂#1号机协调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机组运行状况进行探讨,对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回路的控制策略采取优化措施。论文分析了直流锅炉的运行特点、各种扰动下直流锅炉的响应特性、直流锅炉自动控制特点;分析了其中的特点、需求以及控制难点。然后,对可门电厂#1号机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全面分析机组各个主要控制回路的运行状况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该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机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针对可门电厂#1机协调控制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对机组的燃烧系统、锅炉控制系统、主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以及一次调频系统等主要环节进行了优化设计;论文最后对重新组态后的#1机协调控制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分别对机组进行了变负荷试验、启磨和停磨试验、多煤种的适应试验、以及一次调频试验等现场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优化后机组主汽温度、压力控制更稳定,对AGC升降负荷速率响应、一次调频的响应也符合电网要求,使机组对各种煤种适应性加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王亚军,朱佳琪,李林,陈仁杰[10](2016)在《1000MW级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选型,从技术发展趋势和机组更经济运行的角度给出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组的选型意见。
二、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给水泵组设备的技术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给水泵组设备的技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台山1000MW机组FCB可行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台山电厂1000MW机组系统运行概况 |
2.1 原有设备介绍 |
2.1.1 汽轮机 |
2.1.2 锅炉 |
2.1.3 电气设备 |
2.1.4 分散控制系统 |
2.1.5 旁路系统及锅炉安全阀 |
2.1.6 给水系统 |
2.1.7 凝结水系统 |
2.1.8 辅助蒸汽系统 |
2.2 原有系统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汽轮机转速控制 |
2.2.2 高低压旁路系统控制 |
2.2.3 给水系统快速稳定控制 |
2.2.4 辅助汽源压力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现FCB功能的技术改造 |
3.1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3.1.1 旁路系统及安全阀可行性分析 |
3.1.2 锅炉系统可行性分析 |
3.1.3 汽机系统可行性分析 |
3.1.4 电气系统可行性分析 |
3.1.5 热控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试验前逻辑优化 |
3.3 电气设计改造 |
3.3.1 FCB触发电气设计改造 |
3.3.2 同期并网电气设计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CB功能分系统验证试验 |
4.1 甩75%负荷验证试验 |
4.1.1 主再热蒸汽变化情况 |
4.1.2 给水温度变化 |
4.1.3 旁路功能验证 |
4.1.4 凝结水系统功能验证 |
4.1.5 除氧器系统功能验证 |
4.1.6 小汽轮机功能验证 |
4.2 发变组空载状态下空充线路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100%负荷FCB功能的试验研究 |
5.1 正常情况下100%负荷FCB动作过程 |
5.2 试验过程概述 |
5.2.1 主要曲线变化范围 |
5.2.2 主要参数变化范围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汽轮机及其主要附属系统100%负荷FCB动作过程分析及评价 |
5.3.2 锅炉及其主要附属系统100%负荷FCB动作过程分析及评价 |
5.3.3 电气及其主要附属系统100%负荷FCB动作过程分析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方案 |
1.2.2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经济指标 |
1.2.3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安全性分析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 |
2.1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平台 |
2.2 抽汽供热机组整体架构 |
2.3 锅炉自定义模型 |
2.3.1 部件脚本自定义 |
2.3.2 锅炉自定义部件 |
2.4 汽轮机通流数学模型 |
2.4.1 汽轮机机组数学模型 |
2.4.2 蒸汽管道压损数学模型 |
2.5 换热设备数学模型 |
2.5.1 凝汽器数学模型 |
2.5.2 表面式换热器数学模型 |
2.5.3 除氧器数学模型 |
2.6 供热蒸汽参数调节 |
2.6.1 供热蒸汽质量流量设置 |
2.6.2 供热蒸汽压力 |
2.6.3 供热蒸汽调温 |
2.7 补水数学模型 |
第三章 凝汽式机组民用供暖改造 |
3.1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方案 |
3.1.1 调整抽汽供暖 |
3.1.2 低真空循环水供暖 |
3.1.3 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改造 |
3.1.4 利用热泵供暖 |
3.2 最佳供暖改造方案的开发与优化 |
3.2.1 凝汽式机组抽汽供热 |
3.2.2 凝汽式机组改背压机 |
3.2.3 凝汽式机组改抽背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汽式机组工业供热改造 |
4.1 供热参数的确定 |
4.1.1 热电端供热参数 |
4.1.2 供热管道压降与温降 |
4.1.3 供热出厂参数与抽汽参数 |
4.2 抽汽点选择 |
4.2.1 四抽蒸汽 |
4.2.2 高压缸排汽 |
4.2.3 中压缸进汽 |
4.2.4 中压缸排汽 |
4.2.5 低温再热蒸汽 |
4.2.6 抽汽点的比较与确定 |
4.3 供热方案设计 |
4.3.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
4.3.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驱动设备 |
4.3.3 供热蒸汽调温 |
4.3.4 四抽辅助于压力匹配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
5.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运行分析 |
5.1.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变工况效率 |
5.1.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功率 |
5.1.3 机组热耗率及经济性评估 |
5.2 极限抽汽供热量 |
5.2.1 供热抽汽量对汽轮机影响 |
5.2.1.1 抽汽供热汽轮机叶片受力 |
5.2.1.2 抽汽供热汽轮机轴向推力 |
5.2.2 供热抽汽对锅炉再热器影响 |
5.2.3 供热极限抽汽量 |
5.3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 |
5.3.1 现有进汽方式 |
5.3.1.1 喷嘴配汽式汽轮机 |
5.3.1.2 旁通配汽式汽轮机 |
5.3.2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结构与运行方式 |
5.3.3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 |
(4)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冷端优化研究 |
1.2.2 真空严密性研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热力性能指标分析 |
2.1 火力发电生产流程简介 |
2.2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简介 |
2.2.1 西门子机组各系统组成及特点 |
2.2.2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及设备特点 |
2.3 汽轮机热力性能指标 |
2.3.1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热力参数 |
2.4 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 |
2.4.1 理论计算模型 |
2.4.2 微增出力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优化方案设计及比较分析 |
3.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2 胶球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真空系统优化提出背景 |
3.2 加装蒸汽喷射系统可行性研究 |
3.2.1 三级无源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方案 |
3.2.2 改造原理和技术特点 |
3.2.3 经济性分析 |
3.2.4 与罗茨真空泵改造效果对比 |
3.2.5 综合评价 |
3.3 凝汽器加装在线清洗装置可行性研究 |
3.3.1 在线清洗装置改造方案简介 |
3.3.2 设备技术特点 |
3.3.3 改造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系统影响因素及查漏分析 |
4.1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 |
4.1.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4.1.2 真空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 |
4.1.3 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2 真空影响因素及严密性试验研究 |
4.2.1 真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 |
4.2.2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4.2.3 凝汽器严密性研究 |
4.2.4 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 |
4.3 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分析 |
4.3.1 凝汽器灌水查漏法 |
4.3.2 打压法 |
4.3.3 氦质谱检漏法 |
4.3.4 超声波检漏法 |
4.3.5 真空系统查漏范围 |
4.4 结合某电厂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分析研究 |
4.4.1 某电厂真空系统存在问题 |
4.4.2 原因分析及排查过程 |
4.4.3 真空系统常规排查 |
4.4.4 工况对比及汽轮机结构分析 |
4.4.5 处理方法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电厂给水泵选型与配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给水泵的配置方案 |
3 汽动给水泵容量的选择 |
3.1 设备厂制造情况 |
3.2 运行可靠性的比较 |
3.3 年运行维护检修费用的比较 |
3.3.1 年维护检修费用 |
3.3.2 年运行费用 |
3.4 运行灵活性 |
3.5 初投资的比较 |
3.6 综合比较 |
(6)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实施方案 |
第2章 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方法 |
2.1 机组能耗评价指标 |
2.1.1 综合(全厂)热经济指标 |
2.1.2 汽轮机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
2.1.3 常用热经济指标 |
2.2 机组能耗影响因素 |
2.3 能耗诊断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组在线热力实验及能耗分析结果 |
3.1 600MW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概述 |
3.2 在线热力试验数据的选取 |
3.3 锅炉部分 |
3.3.1 锅炉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方法 |
3.3.2 锅炉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主要结果 |
3.3.3 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 |
3.4 汽机部分 |
3.4.1 汽机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方法 |
3.4.2 汽机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主要结果 |
3.4.3 机组流通效率 |
3.4.4 回热系统 |
3.4.5 主要运行参数的影响 |
3.5 #1、#2机组小指标及煤耗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热力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及效果评估 |
4.1 给水泵再循环泄漏能耗分析 |
4.1.1 对给水再循环泄漏进行定期评估的必要性 |
4.1.2 给水泵再循环泄漏对热经济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
4.1.3 给水泵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2 汽机轴封系统能耗分析 |
4.2.1 轴封系统概述 |
4.2.2 运行现状分析 |
4.2.3 轴封溢流蒸汽热经济性定量计算及分析 |
4.2.4 汽机轴封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3 减温水核算及能耗分析 |
4.3.1 减温水流量对煤耗率和热耗率的影响 |
4.3.2 减温水流量核算 |
4.3.3 减温水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4 暖风器汽源改进及能耗分析 |
4.4.1 暖风器汽源改进的可行性 |
4.4.2 暖风器汽源改进定量分析 |
4.4.3 暖风器气源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5 典型热力系统节改造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汽机部分 |
5.1.2 锅炉部分 |
5.1.3 厂用电部分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烟水复合回热系统节能效果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及评价指标 |
2.1 主要热经济性分析方法 |
2.1.1 热平衡分析法 |
2.1.2 等效热降法 |
2.1.3 ?分析法 |
2.1.4 循环函数法 |
2.1.5 矩阵分析法 |
2.2 火电厂热经济性评价指标 |
2.2.1 锅炉热经济指标 |
2.2.2 汽轮机热经济指标 |
2.2.3 全厂热经济性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3 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方案及节能分析 |
3.1 600MW案例机组概况 |
3.1.1 锅炉侧设计数据 |
3.1.2 汽机侧设计数据 |
3.1.3 燃料数据 |
3.2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设计方案 |
3.2.1 空气预热器优化改造 |
3.2.2 低温省煤器优化改造 |
3.2.3 烟水复合回热系统改造方案 |
3.3 烟水复合回热系统优化设计 |
3.3.1 设计原理 |
3.3.2 系统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4 烟水复合回热热力系统计算原理及优化 |
4.1 常规火电机组能效分布矩阵方程 |
4.1.1 二次参量确定 |
4.1.2 热力系统加热器边界确定 |
4.1.3 主系统能效分布矩阵方程 |
4.1.4 实际热力系统能效分布矩阵方程 |
4.2 能效分布矩阵方程的扩展方程 |
4.2.1 辅助汽水成分扩展 |
4.2.2 广义能效分布矩阵方程 |
4.2.3 辅助汽水成分对热经济性影响的表达方式 |
4.3 低温省煤器优化系统通用EEDM方程 |
4.3.1 串联系统优化设计EEDM方程 |
4.3.2 并联系统优化设计EEDM方程 |
4.4 EEDM方程在烟水复合回热热力系统中的优化应用 |
4.4.1 主、辅系统划分与二次参数整理 |
4.4.2 EEDM矩阵方程的构建及求解 |
4.4.3 汽水系统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烟水复合回热系统优化设计工程应用 |
5.1 烟水复合回热系统汽机侧经济性分析 |
5.1.1 汽轮机性能试验运行参数 |
5.1.2 汽轮机抽汽流量分布计算 |
5.1.3 汽轮机抽汽功率计算 |
5.1.4 高、低压换热器水侧测试数据 |
5.1.5 汽轮机组热耗计算分析 |
5.2 烟水复合回热系统锅炉侧经济性分析 |
5.2.1 锅炉性能试验数据 |
5.2.2 烟风阻力及温降测试试验 |
5.2.3 锅炉效率试验数据及计算 |
5.4 火电机组全厂热经济性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660MW机组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给水泵的配置方案 |
1.1 给水泵的配置原则 |
1.2 现有给水泵的配置典型方案 |
2 汽动给水泵容量的选择 |
2.1 设备厂制造情况 |
2.2 运行可靠性的比较 |
2.3 经济性比较 |
2.4 运行灵活性 |
2.5 综合比较 |
3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与主泵同轴设置的探讨 |
4 电动给水泵组的功能及容量选择 |
4.1 取消电动给水泵备用功能的可行性 |
4.2 取消电动给水泵的启动功能的可行性 |
4.3 电动给水泵的容量 |
5 设置独立凝汽器方案 |
5.1 设置独立凝汽器的优点 |
5.2 运行经济性比较 |
5.3 初投资的比较 |
5.4 布置方案的对比 |
5.5 综合比较 |
6 结语 |
(9)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超临界机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机组发展历程 |
1.2.2 超临界机组分类 |
1.2.3 超临界机组主要辅机的区别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特点及需求分析 |
2.1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特点 |
2.2 各种扰动下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响应特性 |
2.2.1 汽轮机调节阀开度阶跃扰动 |
2.2.2 燃料量阶跃扰动 |
2.2.3 给水量阶跃扰动 |
2.3 超临界直流锅炉自动控制的特点 |
2.4 超临界机组自动控制的需求分析 |
2.5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的基本需求分析 |
2.6 超临界机组控制的难点 |
第三章 可门电厂1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
3.1 机组概况 |
3.2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回路分析 |
3.2.1 负荷控制回路 |
3.2.2 机组负荷指令限制环节 |
3.2.3 锅炉主控 |
3.2.4 汽机主控 |
3.2.5 压力设定值回路 |
3.2.6 燃料主控 |
3.2.7 给水控制系统 |
3.2.8 送风调节回路 |
3.2.9 炉膛负压控制回路 |
3.2.10 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 |
3.2.11 主、再汽温度控制回路 |
3.2.12 一次调频控制系统 |
3.3 目前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的方案 |
3.3.1 目前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控制系统优化方案 |
第四章 可门电厂1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
4.1 煤热值的计算 |
4.2 压力设定 |
4.3 负荷指令给定 |
4.4 锅炉主控 |
4.5 给水控制 |
4.6 主再热蒸汽温度控制 |
4.7 一次调频系统 |
第五章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的试验分析 |
5.1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的试验设计 |
5.1.1 高负荷段的变负荷试验 |
5.1.2 低负荷段的变负荷试验 |
5.1.3 启停磨对系统的影响试验 |
5.1.4 多煤种的适应试验 |
5.1.5 一次调频试验 |
5.2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分析 |
5.2.1 高负荷段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2 低负荷段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3 启停磨的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4 多煤种的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2.5 一次调频动态的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10)1000MW级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国内外同容量等级机组给水泵配置 |
3 二次再热机组汽泵配置原则 |
3.1 关于汽动给水泵的数量及容量 |
3.2 给水泵选型 |
3.2.1 给水泵的配置 |
3.2.2 采用100%容量给水泵可行性分析 |
3.3 给水泵汽轮机选型 |
3.3.1 二次再热机组给水泵汽轮机的配置 |
3.3.2 选用100%容量小汽机可行性分析 |
(1)杭汽给水泵汽轮机 |
(2)上汽给水泵汽轮机 |
(3)东汽给水泵汽轮机 |
3.4 10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运行可靠性分析 |
3.5 给水泵同轴与不同轴方式的确定 |
(1)除氧器的布置位置不同,相应主厂房除氧间的结构不同。 |
(2)设备、管道等投资不同。 |
(3)运行经济性不同。 |
4 经济性比较 |
4.1 运行经济性比较 |
4.1.1 给水泵效率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 |
4.1.2 小汽机相对内效率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 |
4.1.3 运行经济性计算 |
4.2 投资比较 |
5 结论和建议 |
四、国产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给水泵组设备的技术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350 MW超临界供热机组给水泵配置优化研究与应用[J]. 徐福海,袁伟光. 广西电力, 2021(03)
- [2]台山1000MW机组FCB可行性试验研究[D]. 黄杰锋.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3]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D]. 潘杭萍. 东南大学, 2019(05)
- [4]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戴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5]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电厂给水泵选型与配置的探讨[J]. 梅德奇,姚远. 自动化博览, 2019(05)
- [6]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D]. 田鹏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烟水复合回热系统节能效果的优化研究[D]. 席泽艳.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8]660MW机组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 陈仲毅,吴志祥. 节能, 2018(02)
- [9]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与优化[D]. 孙文燕. 福州大学, 2017(04)
- [10]1000MW级二次再热机组汽动给水泵选型研究[J]. 王亚军,朱佳琪,李林,陈仁杰. 电力勘测设计,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