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及未来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取向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原因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城市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城市竞争力形成的三个重要来源是:比较优势、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是贸易的主要动因,规模经济是次要的独立动因;而在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中,相对于比较优势和内部规模经济来讲,外部规模经济起着关键作用。
比较优势是指在规模收益不变、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的国家或地区,其产品会具有不同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这种不同的相对价格差引发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贸易对参与各方均有利益,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则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比较优势是解释城市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城市要素禀赋中的关键要素——资本的丰缺程度不同,直接导致了各地国际竞争力的差异。世界上的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大多是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香港、上海和深圳也莫非如此。地理位置(尤其是是否临海、是否靠近国际商业中心)也是影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比较优势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其要素价格中的地价也最高、人工也最贵,因此,比较优势解释城市竞争力存在局限性。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却越少。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规模而非其所在行业规模,厂商的平均成本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使一国的市场扩大,厂商通过提高产量得以实现规模经济利益,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消费品,同时,厂商在寻求差异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了产品的品种数量,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内部规模经济也是解释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城市中追求企业规模、寻求技术垄断(而非行政性垄断或市场串谋)势力的企业越多,这个城市越有竞争力。熊彼特(1942)指出: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在追求专利权、版权、商标和知名品牌等垄断势力的同时,加速了企业的创新进程,然后通过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产量,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价格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了整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专利多、名牌产品多、大企业多的城市竞争力强。但是,内部规模经济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和这么多名产品会在特定的城市集群,显然内部规模经济在解释城市整体竞争力时仍然存在局限。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能否产生强大的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与其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规模有关,行业规模越大,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越小,外部规模经济中的厂商面对的是一种接近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结构。只有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垄断才能成为创新的源泉,一旦失去了竞争,垄断只能意味着停滞和腐朽,因此,外部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地从本质上解释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由于城市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如何产生城市竞争力时,可以将外部规模经济理解为城市产业集群。
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效率的原因,他认为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设备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余劳动力市场的共享;三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交易费用在外部规模经济中的作用,杨小凯(1998)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这种节省交易费用带来的收益大于城市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城市及其周边集中,因此,大城市地价上涨的潜力取决于分工加深的程度;为了促进专业化和分工,降低交易费用,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上,应有保护私人企业家的剩余权和自由结社的法律制度,鼓励自由创业、自由进入和平等竞争。新增长理论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行业学习曲线表现出来:随着行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的外溢有助于行业中各个厂商生产成本的下降,产生阿罗(1962)的“干中学”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有动态收益递增的特征,即外部规模经济的获得不是取决于当前的行业产量水平而是取决于积累的行业产量,一个行业的累积产出越大,则行业中各厂商的产品单位成本也就越低;行业的先期进入和初始优势对竞争力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空间竞争模型中,若厂商的产品价格是给定的,则如下因素将导致厂商选择相互邻近的地址而产生行业集中: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商业中心的便利;厂商会集中设址在某一原料产地;厂商集聚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寻找成本,刺激行业总需求。法国经济学家泰勒尔(1997)运用两个厂商的线性城市模型来证明产业集群的原因:两厂商在争夺它们之间的消费者,迫使两个厂商博弈均衡的唯一解是两个厂商都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代表克鲁格曼(1998)认为,不论何种原因,哪怕是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因素,当一国或一个地区取得了外部规模经济后,即使已不再拥有比较优势,该国或该地区仍然能够维持其先期获得的竞争优势地位。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此类似,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因素,当一个城市一旦形成了产业集群,拥有了外部规模经济,即使该城市在自然资源、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失去了比较优势,但仍能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
二、深圳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
第一,因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因素而获得的特殊优惠政策,在深圳国际竞争力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加入WTO,这种特殊的优惠政策已逐渐丧失,深圳未来国际竞争力不能建立在继续寻求所谓的政策特殊和优惠上。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决定,在深圳市划出一定区域设立经济特区。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优惠使深圳享有强大的政策垄断优势,深圳充分利用这种政策垄断优势,很快使自己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云集深圳,奠定了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加入WT0,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深圳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正在逐渐消失,深圳的优惠政策已基本普惠化,深圳今后很难在经济政策上享受多大的优惠了。因此,深圳的未来城市竞争力不可能建立在寻求特殊的优惠政策上。
第二,比较优势是深圳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其中,区位优势的作用明显,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资本和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毗邻香港,陆路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香港是国际著名的自由港和商业中心,法制健全,市场体制完善,基础设施优良,深圳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香港因素明显;此外,深圳东西两面临海,有发展成优良海港城市的自然条件,这些都是深圳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天然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其他城市还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深圳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地价和人工工资早已超过了其它内地城市,优势变为劣势,只是相对于香港而言,还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如前文所述,城市竞争中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对竞争力的影响取决于城市专业化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而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又是城市加深分工中的产业链条的重要基础。随着深圳金融业的开放和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的增强,资本和技术在深圳城市竞争力形成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第三,贸易和开放成为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源。贸易和开放促进了竞争,深圳充分运用特殊优惠政策,发挥地缘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使深圳成为一个的经济上高度开放的城市,以2002年为例,深圳全年实现GDP合约271.44亿美元,而外贸进出口总额872.31亿美元,深圳市的外贸依存度高达321%,深圳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出口总额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目前,深圳共有外资企业19456家,注册资本总额和投资总额分别为273亿美元和460亿美元,2002年深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91亿美元,增长23.2%,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5.1%,全年共有17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深圳投资或增资,投资或增资总数达86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849.19亿元,增长27.8%,占深圳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单就经济指标而言,深圳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国际化的新兴城市。
第四,敢闯敢干和勇于创新使深圳有了先行一步和先期进入的优势,但这种优势逐步受到来自上海等其它城市的挑战。深圳敢闯敢干、勇于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价格和要素市场上,率先进行物价改革;率先推行劳动合同制并实行结构工资制;率先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实行工程全面招标承包,率先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实行货币分房;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组建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和现代证券公司,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上,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率先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成立国资委;建立深圳产权交易所;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企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二十一条。在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上,实行小政府、大社会;进行口岸管理体制、税收征管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率先实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等等。这一系列大胆创新,使得一些关键产业诸如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对外贸易、旅游和物流业等,在深圳形成产业集群,并且由于先期进入和市场竞争,逐步取得了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但是,随着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别是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浦东开发以来,深圳在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受到上海的挑战,随着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外汇交易中心和黄金交易所在上海的成立,特别是新股发行上市全部集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上海得以重拾历史上的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形成了强大的资本竞争力;近年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19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9963件,比上年增长56.3%,而深圳2002年全年受理专利申请只有7917件,增长31.2%,虽然深圳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数量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但仍反映出目前深圳企业寻求技术垄断优势的能力略逊于上海。
第五,在开放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关键产业城市集群是形成当前深圳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709.9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48%,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954.48亿元,增长34.6%,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55.8%,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2年我国软件产业前100家企业”中,深圳有11家知名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列百强第一和第二位。在金融业方面,深圳金融业机构组织体系健全,金融产业集群为深圳提供了资本核心竞争力,全市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达80余家,还有30多家外资银行分行和代表处,国内所有银行都已全部在深圳开设了分支机构,17家证券公司总部、204家证券营业部设在深圳,深圳的上市公司有76家,全国20家基金公司中有11家注册地在深圳。深圳的金融业对深圳GDP的贡献率达12%以上,金融业已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在物流业方面,深圳物流业的发展一直超前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深圳是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公路、铁路、港口和航空运输十分繁忙,以港口和航空运输为例,2002年深圳港跃升为全球第6大集装箱枢纽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61.78万标箱,增长50.1%。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20条,国际航线9条。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93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机场货物吞吐量33.41万吨,增长35.0%,美国与韩国已在深圳设立了全资航空快运公司,南航与美国一家航空公司合作在深圳设立了国际货运公司总部和货运基地。
三、深圳提升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政策取向。
通过上述对深圳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原因分析,可以总结出深圳提升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政策取向应该是:以扩大开放和鼓励创新为手段,进一步发挥外部规模经济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等关键产业,使深圳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为深圳赢得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政府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优化深圳投资和创业的软环境;制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形成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优势;以建立信息化城市为目标,利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刺激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加强深港双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培育深港科技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和科技服务中介体系;研究和探讨在深港接壤地区合作开发建设高科技园区;企业要以技术创新为重点,通过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来寻求竞争优势;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使深圳不仅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而且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基地。
第二,金融业方面,深圳要抓紧落实WTO过渡期内中央赋予深圳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先行先试权,扩大外资银行在内地的服务范围,加快外资金融保险机构与深圳内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资经营步伐,吸引合符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深圳的证券基金市场;巩固深港港币支付系统合作成果,鼓励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来深圳发展;可尝试采用市政债券、企业债券,集合居民委托贷款等金融创新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当务之急是尽快争取恢复深圳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发行的功能,远期可考虑开展国债期货、股票指数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第三,在现代物流业方面,交通基础设施是制约深圳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深圳应超前规划,加速建设,加快西部通道、轨道交通网、内环高速公路、盐田集装箱码头三期、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的开工建设;加强深港两地口岸通关、机场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两地物流合作的沟通联系机制;加强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协调,形成群体合成优势;拓展深圳物流业在南中国区域的辐射腹地,包括沿京九、京广铁路和即将全线通车的京珠高速公路等辐射带,重点搞好海铁联运,发挥铁路在中长距离运输中的优势,使深圳成为这些地区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