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草原部落历史考察_松潘论文

松潘草地部落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松潘论文,草地论文,部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松潘,地处岷山山脉中段,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草原,旧时代位于川、甘、青、康四省交界处,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结合部,它东接平武、南依茂县,东北与北川相邻,西及西南靠红原县、黑水县,北及西北与南坪县、若尔盖县接壤。历史上松潘辖境时大时小,唐玄宗天宝时,松州都督府所辖的羁糜州“已多至一百零四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无有县邑户口。”[1]清代疆域远接甘、青、康。草地之名始见于《明史·四川土司》,自明清迄于民国时期,草地都归松潘管辖。

境内山峰叠嶂,地势高亢。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地貌由东部沟谷逐渐向西北草原展开,属青藏高原与岷山山地过渡带。

松潘,自发端于蚕丛氏部落以来,相继有冉、戈基、吐谷浑、党项羌、回纥人、邓至羌、吐蕃人乃至西山八国诸部在此生息、征战、迁徙、融合。按清代民国时期的统计,黄胜关内外隶属松潘厅县的部落就有72个。发展至今,主要民族构成有藏、羌、回、汉,而他们作为数千年来部落流动变迁的结果,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创造了独特、丰富、珍贵的松潘江源文化。

一、远古江源蚕丛氏部落寻踪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蚕丛氏)之女”[2]。这个时期甚至这之前,蜀国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舆地广袤,物产丰饶,尤其两个部落的联婚,已能窥见有文字记录的岷江上游的第一次民族融合。

由此可见蜀山蚕丛氏文化与炎黄文化平行并有交织,岷江上游与涪江、白水江流域的石棺墓葬群说明,蚕丛氏就是今日史学界所谓“氐羌”民族。大约从传说中人皇时期至战国时期,蚕丛氏氐羌人即以松潘江源为轴心,向下迁徙。仅向南岷江下游逐步移至川西平原这一支,历经了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也完成了从游牧到狩猎又转事农耕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即使在杜宇时代,蜀人仍然以“南中为园苑,汶山为畜牧”。[3]江源大片草原仍然是蜀人必不可少的牧场。

岷江在古代为长江正源。《尚书·夏书》载“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江为江、河、淮、济,四渎之首,大禹在这里起步,开始他治水的伟业。

《寰宇记》、《山海经》、《蜀王本纪》、《本蜀论》、《华阳国志》、《十五州志》均言蜀山氏女帝喾、后封其支庶于蜀。历时夏、商、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蜀人与商王朝间发生过征战,且有朝贡关系。

商周交接时期,蜀山氏部落已有远程征战的较强军事实力。甲骨文残片记载蜀人穿越草地,进入中原,参与声势空前的讨伐商纣的军事行动,即“武王伐纣,蜀人与焉”。[4]

有周之世,尽管蜀人曾支持了周王朝的开基刨业,其地位仍然是“君长莫同书轨”、“不得与(诸侯国)春秋盟会”[5]的化外异域。

春秋时期,随着国力提高,经济发展,乘周天子控制能力削弱“周失纲纪,蜀先称王”[6],并逐步移徙至川西平原,形成传国若干代的强大蜀国。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王朝张仪、司马错伐蜀灭蜀,在松潘江源置湔氐县[7],松潘地区纳入秦版图,蜀国氐羌部落的活动告一段落。

二、无弋剑、戈基、冉、邓至羌诸部落在松潘境内的活动

无弋剑部落

史传舜曾徙羌人于三危之地[8],滨临赐支河曲黄河之首,即松潘草地黄河源头河曲地段,其游牧范围方圆千里。

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前362年),河曲一带羌人无弋剑部落自西向东或东南移动,分支为牦牛、白马、参狼数种,分别进入岷江、涪江、白水江流域。汉代,活动于汶山郡湔氐道(松潘地区)这一部分,不断强盛,威胁诸羌,于晋初归附,南北朝时置于宋、齐统治之下,后归西魏。

戈基部落

《华阳国志》载“(蚕丛)始作王。死作石棺之椁”。从遍布岷江上游,松潘至平武龙安古道、涪江河谷;松潘至文县阳平道、白水江流域的石棺墓葬看,戈基人当为与蚕丛氏有血缘关系的当地土著。若联系当初的蚕丛氏,其民族构成亦为氐羌人一支。氐(羌)为居于松潘县境西北凹形山谷或凹形草滩的低地羌人之别种。大约在西汉末期,早期由岷江上游移向西北的羌人经数代之后又沿氐道回流,与戈人发生争战,戈人自此移向甲么擦尔洼绒地区,形成所谓嘉良夷。

部落

与戈基人属同种石棺葬文化的是汉代居于松潘的冉部落。西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71年),改汶山郡为冉都尉,辖湔氐道。到如今,聚居生活在松潘县小姓羌族乡、白羊羌族乡、大姓、虎牙、南路一带羌族,准确地称自己为“冉”。所以,冉为若干代迁徙变动之后定居此地的民族,亦为今日与羌民族血缘最近的先民。

西汉以来,北部冉都尉辖境覆盖的松潘江源,冉部落乃是“六夷、七羌、九氐”诸部中最为强盛的一支。其流向大约为松潘草地羊膊岭起步,逐步自江源到松潘南路,然后进入茂县、汶川、黑水县境,演变为今日之羌族。

人于汉代即崇拜白石,冬季避寒到平原内“庸赁自食”,夏天返回部落生活。这种习俗沿习至民国初年。

又据《华阳国志》注释与清代张澍《蜀典》记载,黑水县境内亦有冉一部,历代将其于岷江流域羌人统称为“播罗子”、“二姐子”,唐代称其“黑党”。

邓至羌部落

邓至羌溯其源当为无弋剑部落一支,西魏废帝时期进入松潘境内,邓至王舒彭遣使内附,官拜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甘松县(松潘)开国县子,此时为邓至羌部落极盛时期,达到立国称王的境地。据顾颉刚考,其疆域在“宕昌之南,从今甘肃文县到四川松潘,占有白水江、涪江、岷江流域各一部分。”[8]西魏末,邓至国为西魏政权所灭,纳入西魏建置。此后这一带邓至羌与当地羌人融合而成为现今羌族来源之一。

三、党项羌、吐谷浑、回纥部落在松潘境内的活动

党项羌,世居赐支河曲,松潘西部草地和部分谷地。《新唐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疆(强)。其地古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北周初期,继邓至羌之后强盛起来,向南与松潘岷山腹地舂桑、迷桑等羌人部落联合。党项部落庞大,种姓有别,即以大部统属以种姓分支的小部落,大者万骑,小者数千,不能相统,故有细封氏、费听氏、佳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禽氏、拓拔氏,以拓拔氏最为强大。《金史·西夏传》记载“居松州者以旧姓为拓拔氏。”

唐贞观“五年(631年)迢遣使开其河曲地为六十州,内附者三十四万。”[9]党项羌“有拓拔赤辞者,初臣吐谷浑,慕容优允待之厚,与结婚,诸羌已归,独不至。”[10]唐朝李靖击吐谷浑,拓拔赤辞降服,唐王朝“以其地为懿、嵯、麟、可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氏李,贡职遂不绝。”[11]自此,黄河源头乃至积石山党项旧地均纳入唐王朝松州版图。

唐贞观年间吐蕃东进,常与党项发生冲突,于是党项自请内徙,迁部落于庆州等处。其原住地为吐蕃所占领,留下的党项羌,被吐蕃称为“弭药”。

吐谷浑部落

吐谷浑部落原为鲜卑慕容氏一支,西晋末进入松潘西北地区赐支河曲,与党项相毗邻。正如《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自晋永嘉之末,始西度洮水,建国于群羌之地。”公元5世纪初期吐谷浑首领阿豺时(约公元417-426年)吐谷浑开始步入强盛时期。“阿豺乘西秦与北凉不断争战之机,收复沙州、漒川等吐谷浑旧地,并向西北扩展到弱水(今甘肃张掖河以南),向南则拓土到龙涸(今四川松潘)、平康(今四川黑水芦花镇东北六十里)”[12],史称“地方数千里,遂为强国。”[13]“阿豺拓疆的这两个地区,一头伸向河西走廊,另一头伸向蜀汉市场,又在其间修筑有浇河城(当今青海贵德附近)和西强城(今西倾山),这样便沟通了‘河南道’,即从甘肃的酒泉或张掖经浇河地和西倾山一带至龙涸,沿岷江而下直入蜀地的古商道”。[14]周武帝保定六年(公元565年),吐谷浑首领莫昌归附,于是置龙涸郡嘉诚县于松潘,吐谷浑一部置于北周统治之下。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攻吐谷浑,侵其地,夺牲畜财物,吐谷浑国灭。松州辖境吐谷浑移往青海湖以北。

回纥部落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唐王朝借回纥兵平息安史之乱,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回纥有功,许其入贡,以茶易马。大约这个时候开始,回纥人进入松潘西部草原和四川内地,参与茶马互市以蜀锦市马的活动。回纥一些部落在松潘地区自唐至宋,一面经商,一面游牧。

元宪宗时期,回纥与一些中亚伊斯兰教民族融合,随忽必烈征战进入松州,一部分后来编入民籍屯垦居留松州,这些人也就是今日松潘和阿坝州回族的发端。

四、吐蕃与唐宋政权对松州边陲的争夺和元代的归属

唐初松州都督府的辖境甘、青境,羁縻104州,领县4。此时西藏地区的吐蕃也强盛起来,不断与松州辖境的党项、吐谷浑发生战争冲突。吐蕃不断东进,因不同的目的在不同时期向松州一线侵扰,唐王朝为保住松州这一战略重镇与吐蕃发生规模不同的争夺战。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未允,发兵20万,顿于松州西境,唐王朝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率师10万分当弥道、白兰道、阔水道、洮河道四路救援,与吐蕃大战于松州,吐蕃战败。松赞干布达到炫耀实力的目的,退出松州,再次求婚,终于达成与文成公主联姻的目的,实行唐蕃会盟。安史之乱时约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吐蕃再次东进占领了松州西部部分草原。其间,双方曾多次会盟。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可黎可足彝泰赞普与唐会盟,其碑文规定了:“洮岷之东,属大唐国界,其塞之西尽是大蕃地土”的疆界,自兹始,洮河岷江西岸即有正式吐蕃部落或游牧或定居,也成为松潘地区藏民族最早来源。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以前,松州所辖吐蕃在北宋统治之内,最后一任松州刺史为少数民族阿令骨。熙宁10年之后松州沦入吐蕃。

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松州境内吐蕃首领潘罗支归附宋廷,于是在原松州若尔盖境置潘州。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吐蕃与松州诸羌部落再度占松州、潘州,南宋对松潘地区统治已鞭长莫及。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宪宗蒙哥汗之弟忽必烈率师10万经临洮攻入川西北高原,以松州为大本营,分兵三路包围四川。后又在松潘地区设宣慰司统治松州吐蕃及羌人诸部。

五、明代松潘草地藏、羌部落与土司设置

呷竹寺部落,系羌人部落。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9年),呷竹寺部落头人恩登与松潘南路羌人部落董贴里矛盾激化,于是恩登向明王朝请兵,平息董贴里之乱,开明王朝征伐松州之战端。明王朝因恩登平乱有功,赐姓安,封世袭安抚司。

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平羌将军丁玉克服松州,旋又合并松州、潘州,置松潘卫,对松潘藏、羌部落统一管辖,设松潘等处安抚司,薛文胜任安抚使,下设“十三簇长官司”。

明初置十三簇长官司为:

勒都长官司

(小)山洞长官司

阿普洞长官司 麦匝长官司

北定长官司者多长官司

牟尼结长官司 占藏先结长官司

蜡匝长官司包藏先结长官司

祁命长官司班班长官司

白马路长官司

其后,又设四处长官司隶松潘卫,有:

阿思长官司阿用长官司

思囊儿长官司 潘干长官司

又设隶松潘卫安抚司四处,有:

八郎安抚司 阿角寨安抚司

麻儿匝安抚司芒儿者安抚司

继后,又迁思囊儿长官司为安抚司。规定诸长官司每三年入贡一次。[14]

其中:松潘大姓部落于唐代曾颁发“左都督”职衔印信;小姓部落于明末归附,授长官司印信;大定沙坝部落,于明万历时期归附,授土千户印信;大黑水部落郁孟贤于明末归附,授土百户职;小黑水部落,明代曾授土百户职;松坪部落韩腾,明末归附,授土百户职[15]。呷竹寺部落于宋徽宗时归附,曾赐“永守藩业”横匾。

有明一代,又因松潘大姓、小姓诸部人崇拜牛头、羊头,曾将松潘羌人分为牛部、羊部,或黑人、白人。

《明实录》载:明太祖在给丁玉的圣旨中说:“松潘僻在万山,……朕岂欲穷兵运讨,但羌戎寇边,征之不得已也。”设置松潘卫以来,松潘境内羌人、藏民与明王朝的纷争战乱以及部落间纠纷引起的军事斗争始终没有止息。但松潘地区业已形成藏、羌部落定居村寨和逐水草游牧两者兼有的生活方式。

六、清代的松潘边疆经营和部落规模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七月,吴三桂、李国翰占领松潘卫,清政府势力始达松潘。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叛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政府平息吴三桂之乱后,松潘又入清版图。清政府在松潘设直隶厅,军事上设松潘镇。康熙年间,清王朝不断对川西北边地开疆拓土,四川提督岳钟琪曾先后于康熙、雍正时期剿抚口外三阿树、三果洛诸部落隶松潘厅,沿途设塘站驻兵保护西北来往客商,恢复了藏、羌等民族与内地的商贸关系。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以来,先后又有多处藏、羌土司归附授职。自此,松潘直隶厅疆域达4万余平方公里,为松潘历史上疆域最大时期,松潘镇亦成为清王朝的西境藩篱。清代松潘少数民族部落数目亦空前增加。乾隆时期松潘镇总兵潘绍周奏称:“松潘……统辖土司一百一十六处,一千九百二十七寨。”[16]

改土归流以后,经添设、省并,至宣统时期,官方统计部落全境计72部落,72土司,749寨,户口16,955户,人口44,200余人。

松潘镇对诸部落的管辖大致如下:

中营辖7部落 左营辖3部落

漳腊营辖52部落 平番营辖5部落

南坪营辖5部落

清王朝对松潘厅乃至西北藏区边疆的开发和开土归流,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统一管理,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客观上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七、民国时期松潘藏、羌部落概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四川保路同志军在松力量与清军发生战斗,藏、羌部落也参与其中。1912年,松潘改制,军队改编为汉军前五营,行政由厅改县。

民国时期松潘承袭清代疆域,北连岷山,西界折多山,南接邛崃山,西北毗连积石山,形成一盾状高原。政区南与茂县、理县、靖化等县接界;西与西康石渠、邓柯、甘孜为邻,北与青海同德县、玉树,甘肃夏河县、临潭县交界;东北和甘肃武都、文县、西固等县毗连;东与平武、北川县为邻。

部落数民国官方统计为72部落。此时部落与部落间的草场、边境、地界、人命纠纷时有发生,皆自行解决。编内部落大致由汉军各营会同知事或县佐管理。

1935年红军过草地,松潘藏、羌、回、汉各族人民以及沿途诸部落为红军带路、筹粮,甚至参加红军,支援了革命。

标签:;  ;  ;  ;  ;  ;  ;  ;  ;  ;  ;  ;  ;  

松潘草原部落历史考察_松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