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论文_曹颖

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论文_曹颖

天津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然而,由于发展阶段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有害物质的豁免标准整体较低,一些有害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钢材、玻璃、刹车片、电子器件、皮革、镀层等部件或材料中。这些有害物质在汽车生产、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环节,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也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品走出去的绿色壁垒。本文分析了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汽车材料;有害物质;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超过2亿辆,汽车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汽车生产需耗用大量的钢铁、塑料、橡胶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此外,汽车产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这些物质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钢材、内外饰件、电子器件等等部件或材料中,在汽车的生产、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等环节,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汽车产业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会日益突出,这将严重制约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

1.汽车零部件材料含有的有害物质。汽车零部件材料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铅、汞、镉、六价铬等金属及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石棉等非金属。《汽车禁用物质要求》规定:除在一定期限内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外,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每一均质材料中的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1%,镉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01%。我国行业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我国汽车企业已经接受了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提高可回收利用性的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目前,我国70%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建立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率管理体系, 铅、镉、六价铬、汞、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有害物质含量的达标率约90%。据悉,这些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紧固件、后视镜、车灯等豁免范围的部件材料中,且绝大多数都已具备可靠的替代方法或技术,可回收利用率达90%左右。

2.汽车内饰部件挥发的有害物质。因性能要求,涂料产品中一般会含有各种重金属、有机溶剂和VOC等有害物质。含有有害物质的涂料应用在汽车、玩具和其他消费品上后,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我国陆续推出了汽车行业所用涂料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标准。我国自2012年起执行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限制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最高浓度。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中国制造业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为此,工信部要求大力推行生态设计, 从方案设计时就考虑产品制造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从而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绿色消费、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统筹考虑绿色发展。《管理要求》明确汽车生产企业是污染控制的责任主体,对其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生态设计, 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实施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

二、应对策略

汽车企业面临越加严格的法规要求及人类环保需求的压力,亟需建立健全车用材料有害物质管控体系,实现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及绿色消费,全面降低汽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负荷。

1.组建管控机构,制定实施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有害物质管控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涉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采购及销售等环节,所以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重视。一般由设计研发、质量管理、采购、制造、法规认证等部门组成专门的管控机构,并由熟悉相关标准法规的人员参与。通过了解客户和法规要求,结合前期产品的摸底调查,形成有害物质清单,完成企业内部车用材料有害物质符合性的实施计划。同时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有害物质法规意识,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充分利用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并坚决贯彻和实施,使后期法规应对实施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汽车生产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企业规范,并将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规范传达至零部件供应商,要求其按企业规范要求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过程控制,最终建立汽车产品绿色供应链体系。

2.完善过程控制文件,实现生产一致性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整合是不可能保证产品一致性生产的,因此要建立完善过程控制文件。该文件的编制要结合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要结合环境管理程序进行制定,主要包括产品的法规标准和客户要求、产品设计管理和设计变更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及生产制造过程管理、产品的标识和不合格品的追溯等。通过建立过程文件,保证整车企业在设计中不采用有害物质、制造中不引入有害物质、供应链不导入有害物质,从而完善生产一致性控制,全面降低有害物质超标的风险。

3.建立绿色供应链,开展数据收集分析工作。企业在选择和评定供应商时,应重视环保要求,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导入,并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管控办法,对供应商的法规跟踪及解读、零部件有害物质减量及替代化研发、原材料绿色采购、材料数据填报等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必要监控,确保供应链管控程序及要求符合法规,进而保障零部件的合规性。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材料数据内部审核机制,加快材料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验证能力。为强化监管,除将汽车有害物质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纳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行管理外( 将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还明确要建立事后披露机制, 对豁免范围外的有害物质使用情况进行报送统计, 由工信部向社会公开发布汽车行业绿色发展年度报告, 充分依靠市场和社会舆论等方式, 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4.推广生态设计,加强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推广生态设计,从源头规范车用材料的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判定原则,构建绿色材料清单,优先使用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量小和污染物产生量少,及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加强车用材料有害物质减量及替代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削减汽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由于报废汽车中的铅、水银、六价铬、镉、多溴联苯及多溴联苯醚、石棉等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极大,限制或减少其在汽车上的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推进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促进汽车工业优化升级,提升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打破绿色贸易壁垒,降低汽车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破解汽车产业与资源、环境和能源协调发展难题,加强我国车用材料有害物质管控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谢忠麟.绿色壁垒下橡胶工业的发展通道[J].中国橡胶,2017,23(9):11

[2]李家柱,林安,甘复兴,等.六价铬电镀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表面工程资讯,2015,2(5):7

[3]李运,马建中,等.无铬鞣剂研究新进展[J].中国皮革,2015,34(10):33

[4]代培刚,关健玲,等.环保型阻燃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5,38(6):291

[5]李玉芳,吴小明.环保型阻燃剂的研发新进展[J].国外塑料,2012,29(11):32

论文作者:曹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论文_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