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华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湘西 4168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剖宫生产的产妇1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经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86.96%,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更加配合手术过程,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人性化护理;效果
近几年我国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逐年增长,所以临床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如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已经成为临床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1]。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剖宫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特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剖宫生产的产妇1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剖宫生产的产妇1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及家属均自愿选择剖宫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9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60例,年龄22岁到37岁,平均年龄(28.91±2.24)岁;孕周36周到40周,平均(39。11±0.18)周。对照组产妇69例,年龄23岁到38岁,平均年龄(29.07±2.09)岁;孕周36周到41周,平均(38.98±0.94)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详细检查,并对手术的时间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对照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具体操作做如下。
1.2.1术前人性化护理
产妇由于对孕期以及手术都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根据人性化护理的重点对产妇术前进行相应的护理,首先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过程、效果、疗程、及安全性等,消除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为术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其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手术质量;产妇由于生产的紧张,加之镇痛等情况的影难免存在恐惧消极的心理和焦虑不安的情绪,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认真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以及疑虑,倾听患者的陈述,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解决方式,尽可能的得到患者的信任,多给患者带来有积极意义的话语,使患者减少负面心理,身心放松,使产妇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2]。
1.2.2手术中人性化护理:
手术过程中,麻醉之前产妇恐惧心理加重,医疗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的疑虑和不安,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产妇对手术室环境陌生,医护人员要主动向产妇讲述手术室各种医疗器械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如需要使用呼吸机和肢体固定时,应耐心解释,动作要轻柔,最大程度减少刺激的声音,争取产妇的配合;护理人员要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用积极和耐心的态度跟患者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的过程[3]。
1.2.3手术后人性化护理
产后新生儿出生,家属的注意力会大多数转向新生儿,有时候会忽略产妇的心理变化,避免产妇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护理人员要注意交流的语气,给予产妇积极的、耐心的安抚,避免抑郁和焦虑的心情影响术后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以及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SAS、SDS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满分为8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在产妇出院前进行调查,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情况
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86.96%,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的一种护理理念,区别于传统护理,是将患者做为工作中心,运用人文关怀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5],需要临床对护理人员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与责任心,并进行相关培训:学习人性化用语、礼仪,护理条例;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患者体征、症状快速的评估方法,不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等)、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技巧等;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经验交流工作,旨在护理技术、护理经验、护理责任心同步提高。同属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方案,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开始分阶段实施,并随时根据多方面反馈做出合适调整,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持续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86.96%,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更加配合手术过程,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长春.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的实施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5,03:351-352.
[2]王永贤.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1:194-195.
[3]丁晓娟.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27-133.
[4]魏娜.整形美容手术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观察效果[J].中外医疗,2014,05:151-152.
[5]葛红玉.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2,18(4):118-119.
论文作者:满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产妇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