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综合发展状况,根据电力自动化调度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不断完善电力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建设,按照电力企业综合发展应用水平,及时处理网络安全问题,及时调整措施评价过程。按照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应用,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具体的网络安全建设标准内容,落实电力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建设水平,完善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综合经济的建设发展力度。
关键词:电力调度;网络安全;措施分析
引言
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有利于改善其调度自动化运行状况,从而为电力调度作业计划的可靠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在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运用针对性强的解决对策进行处理,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方式得以优化,降低电力生产的风险。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相关内容探讨
所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构建出功能强大的中心控制系统,且在调度技术的作用下进行电力调度的方式。在实践中实施电力调度作业计划时,若能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方式的使用,提高与之相关的自动化系统利用效率,则有利于减少电力调度方面的问题发生,给予其调度工作水平提升科学保障,并增加电力调度中的技术含量。同时,在电力调度自动化过程中,为了确保其系统网络的运行稳定性,则需要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原则分析。这些原则包括:(1)调度过程中的整体性原则。在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进行安全管理时,需要在整体性原则的要求下,对其自动化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的监测与防护,从而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运行水平;(2)调度过程中的等级性原则。在该原则的要求下,需要电力调度操作人员能够在其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运行中进行等级管理,减少电力调度的工作量。
2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问题
2.1网络系统管理问题
在实践工作,电力调度自动化体系具备复杂性的特点,其对调动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比较高,在工作场景中,如果调度工作人员不能进行网络故障问题的及时性判断及解决,就必然导致电力调度工作效率的低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病毒、木马软件等的种类不断增多,目前很多调度自动化系统使用微软windows系统,有些系统版本比较老旧,缺乏定期性更新,导致其自动化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性漏洞,有些电力企业缺乏对杀毒软件应用的足够性重视,导致系统中各类病毒、木马的潜伏,不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2.2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人的因素是影响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的关键要素,在实践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素质较低,其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导致一系列工作操作问题的出现,从而不利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如果不能及时的就网络系统展开排查,就必然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上的问题。
2.3调度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多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进行其网络安全状况分析时,应对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降低其调度运行中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在此期间,因恶意软件、复杂运行环境条件、技术因素等不同影响因素的客观存在,可能会加大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运行风险,影响其系统网络性能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网络安全管理方案的优化
3.1优化网络结构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作环节中,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诸多,比如网络结构配置因素,在有些电力企业实践工作中,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欠缺合理性、科学性的配置方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优化网络结构调整方案,实现电网系统整体安全运作系数的增强。根据网络系统运作状况,进行相关监管机制的建立,提升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能,优化布线配置方式,实现系统网络结构设计的优化管理,实现电网的统一性调配,及时的进行机房温度的控制,优化电力设备保护方案,进行相关防静电措施的制定。
3.2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运作效益,进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增强是必要的,这需要引起相关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针对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展开分析,进行网络结构构成状况及细节状况的分析,实现电力调度各个工作环节的控制,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这需要电力公司定期开展业务素质培养活动。在工作培训环节中,需要积极组织安全性知识讲座活动,将安全工作意识深入到各个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中,实现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科学性的工作意识,认真对待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实现各个工作程序质量模块的优化,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运作,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运作。
3.3病毒防范技术
病毒有着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常见的网络病毒包含有蠕虫、逻辑炸弹、陷阱等,其中蠕虫指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段,逻辑炸弹是在特定事件下出现并造成破坏的程序代码,陷阱指秘密入口,用户可以不通过正常访问步骤获取访问权限。在病毒防范方面包含有预防病毒技术、病毒检测技术、病毒鉴别技术以及病毒消除技术四种,第一种,预防病毒技术,在病毒进入系统第一时间对其阻止,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很难实现;第二种,病毒检测技术,系统被感染后,立刻对病毒进行定位;第三种,病毒鉴别技术,在检测到病毒之后,对病毒的类型进行判断;第四种,病毒消除技术,病毒吧类型确定后,在受感染文件中将被病毒感染程序恢复,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染。
3.4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与防火墙技术共同组成网络安全门户,访问控制技术以往主要应用在单机状态方面,在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该项技术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和改善。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保护的一项主要策略,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避免网络资源被非法访问和使用,可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保护。访问控制涉及面非常广,有入网访问控制、目录级控制、属性控制等多个方面内容,其中入网访问控制是网络访问的第一层控制,能够控制制定用户登录服务器获取相应资源,首先是验证用户名,其次验证用户口令,最后检查用户账号缺省限制;在目录级控制方面,网络允许用户访问目录以及文件等,用户在制定权限内对该目录下子目录访问有效;在属性安全控制方面,管理员需要给文件设置制定访问属性,使网络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
3.5优化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方案的优化,可以有效增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这需要进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意识、安全工作意识,根据实际工作状况,进行相关网络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确保网络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及全面性,做好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机制的优化,从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关工作管理内容的调整、整合及优化,实现管理工作的细化分工,使每位工作人员明确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及时解决工作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些解决对策的支持下,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促使其调度自动化运行方式的使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满足电力生产活动开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未来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技术人员应做好其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工作,且通过对相应解决对策的有效使用,实现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的科学处理,使得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水平得以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龙.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J].机械管理开发,2017(01).
[2]殷玉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2).
论文作者:陆春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电力论文; 网络论文; 工作论文; 病毒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技术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