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地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途论文,严肃论文,命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复杂的斗争中曲折前进,既拥有高潮时期胜利进军的辉煌,也经历过和正在经受着低潮时期严重挫折的考验,特别是它在当前又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在今后的征途上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究竟如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值此世界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实事求是地回顾和反思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它的发展前景,对于回答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一、胜利进军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宣告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新纪元的开端。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初期为苏维埃俄国),标志着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被打破,揭开了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胜利进军的序幕。
当时的苏联是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中的一个社会主义孤岛,它在极其复杂和险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站稳了自己的脚跟,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随即又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中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十月革命的推动和苏联的帮助下,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汇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在相当长时期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取胜还仅仅局限于苏联一个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革命才从一国胜利扩展为多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才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全面胜利,是世界现当代编年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空前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战争中,世界各国人民结成了最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用革命战争的手段,给了凶恶的法西斯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通过这场战争,极大地削弱了世界帝国主义力量,粉碎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震撼了一些国家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和锤炼,各国革命人民更加觉醒了,社会主义苏联变得空前强大,各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了,共产党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和威信也极大地提高了。这样,就使国际和各国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为许多国家争取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继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后,在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凯歌声中和战后初期,在东欧地区和亚洲大陆先后诞生了波、捷、匈、南、阿、保、罗、民德及越南、朝鲜、中国等一系列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民主国家,它们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美英几个大国确立的战后雅尔塔体制的消极方面,受到了波澜壮阔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严重冲击,使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至50年代中期,从波罗的海沿岸到西太平洋之滨的13个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形成了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相对立的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后来,建立起古巴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使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达到15个之多。事实表明,是战后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一批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促成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团结、大发展、大胜利的生动局面。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国胜利扩展为多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而在欧、亚、拉美的十几个国家建立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本世纪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新兴国家,除个别条件较好的以外,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甚至相当落后的基础上起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然而,各国人民在本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迅速医治好了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开展了具有不同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
苏联早在战前就连续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战争期间,苏联的人力、物力、财力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失,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战争结束后,仅仅经过几年的努力,苏联的工农业生产很快就恢复到战前1940年的水平。后又经过7 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80年代初,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都有巨大增长,大大缩小了苏美之间的差距,综合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经济和国防实力看,苏联已经稳坐了世界超级大国的交椅。
东欧各国在战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很快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的道路,使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8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文教卫生等事业也有长足进步。
在亚洲,新中国用较短时间顺利完成了民主改革,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继而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旧中国贫困落后的基地上艰难起步的。但由于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业已确立的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保证,使我们能迅速地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提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排序,如采用“综合国力动态方程”测算, 在1961 年居世界第10位,1980年上升到8位,1990年上升到第6位。据预测,到2010可能稳步登上世界第5位。
社会主义在本世纪大半部历史的辉煌进军,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但具有凝重的内聚力,而且对于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和人民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胜利发展的高潮时期,没有人怀疑过社会主义的光辉成就和灿烂前景,就连社会主义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客观现实,因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既仇恨又恐惧的心理。
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的确对人类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失误和挫折
必须说明,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部历程来看,它并不是如前所述总是发展和胜利的,有时也曾出现某些失误和曲折,甚至是暂时的反复和倒退,但就整体而言,前者是本世纪大半部时间运动的主流。实事求是地回顾历史,我们不仅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方面,还应当指出它的消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讲,从痛苦中学习、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是更为重要的。
从战后初期到80年代末以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的失误和曲折,就国际范围来讲,本文有选择地提出如下3 件大事:一是在欧洲共产党情报局时期,苏共利用情报局对南共进行指控、围攻和严厉制裁,最后把南共当作敌人开除出了情报局。这个事件,给南斯拉夫的革命和建设带来直接造成了严重损害,也给当代国际共运蒙上了一层阴影。二是在60年代初期的一段时间里,以苏共为首的一方与以中共为首的另一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展开了一场广泛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论战涉及当代国际共运一系列根本问题,双方的观点各执一端,简直不可调和。这场大论战导致的结果,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次空前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也是一次大倒退。三是在60年代后期,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逐步走向高涨的时候,苏联纠集东欧几个盟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军事入侵,用国际强力干预手段,扼杀了被誉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苏军侵捷事件,不仅造成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迫中断,也使东欧其它国家慑服而不得不放慢改革步伐,或者暂时放弃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因此而低落下去了。
上述3个事件,在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进程中, 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苏南矛盾和冲突的实质,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大论战集中到一点,是关于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国际共运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要团结还是要分袭,以及在什么基础上加强国际团结的问题;苏军侵捷事件的实质,是一场保守僵化体制与改革僵化体制的较量。这3个历史事件提供的经验教训,都是极为深刻的。
就社会主义国家各自的情况来讲,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失误和曲折,有诸如1956年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1980年开始的波兰事件;以及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滞后、政治民主建设长期被忽视、法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暴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它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形象,人们曾一度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了疑义,一切反社会主义势力也曾为之而感到高兴。尽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问题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其中有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带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各国都曾仿效苏联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这个问题能否正确加以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而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应该说,除个别国家执政党的领导人思想保守僵化,长期不思改革以外,自50年代初以南斯拉夫的改革为发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相继起步,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传统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但是,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为价值取向,将本国的改革逐步引向了极端,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潜伏着已经难以遏制的深重危机。终于在80年代末90的代初全面爆发,其恶果是在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和苏联彻底解体。至此,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空前严重的挫折,就运动总体而言,它已经步入了自己的低谷时期。
纵观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的一系列失误和曲折,特别是苏东剧变造成的严重挫折,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远因又有近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对此,学术界论著纷繁,见仁见智,很受启迪。本文限于篇幅,不准备全面剖析。我们认为,从意识形态上讲,主要是两个东西在作怪:一个叫做教条主义,另一个叫做大党主义、大国主义。
在国际共运中搞大党大国主义,只有苏共才够格,其它党要想搞恐怕也没有人听。苏共推行大党大国主义由来已久,有时恶性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在各国革命胜利之前主要是用苏联的夺权模式来指挥和限制别国的革命行动;而在各国革命胜利之后,则主要是用苏联的建设模式来规范别国的建设道路和具体体制,而且往往还打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号,大搞民族利己主义。就连东欧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嬗变,也是受到解体前的苏联的影响、默许和支持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苏共的大党大国主义是教条主义在处理兄弟党、兄弟国家相互关系上的恶劣表现,也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国际共运中的反映。大党大国主义虽然是一种痼疾,但它相对于教条主义来讲,是比较容易清除的。大党大国主义的对立物是独立自主。 事实上, 自苏共20大以后,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倾向的增强,苏共的指挥棒就不那么灵了,尔后伴随着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苏共的大党大国主义便不复存在了。
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教条主义更是一种顽症,而且更具有危害性。历史的经验和新鲜的经验告诉我们,搞教条主义有两种表现形态,即“左”的教条主义(主要是思想僵化,把苏联模式当作神圣教条而加以固守,长期不进行改革)和右的教条主义(主要是思想蜕化,把西方模式当作改革目标而刻意追求,使改革走偏方向)。在这里,“左”与右既是不同的思想倾向,也是不同的政治倾向。从表现形式上看两者是相反的,但从思想实质上看两者又是相通的;长期的“左”,必然会导致右,从某种意义上讲,右是对“左”的惩罚。联系苏东国家改革前后的实际情况看,如果继续按苏联模式那一套搞下去,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势必会走入死胡同;而改革摒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去热衷于搞“民主社会主义”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竭力追求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社会主义就必然让位于资本主义。我们赞同高放教授的观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个根本原因,可以说是长时间的“左”葬送了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最后是右充当了葬送者的角色。事实完全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话:“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同志概括的这条经验教训,很有现实针对性,很深刻,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不久,世界上许多好心的人们和我们的一些国人(主要是年轻人),由于一时尚未看清形势,也完全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切和担忧,曾经发出过“社会主义旗帜到底还能打得多久”、“苏东剧变的悲剧会不会在中国重演”等疑问。这些认识问题,随着形势明朗和稳定之后,通过宣传教育之后,在人们耳闻目睹社会主义继续进军的生动事实之后,就较快地解决了。
但是,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和政要人物,却借苏东事件大做文章,断言“社会主义在20世纪已经死亡了”,竭力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对此,必须据理坚决予以批驳。
首先,从实质上看,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破产,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恰恰相反,它证明了一个真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如果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如果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就必定无疑地会蜕化为资本主义。实际上,苏东国家的所谓“改革”,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既然改革的性质根本变了,因此应准确地讲,不是社会主义道路在苏东国家行不通,而是苏东国家彻底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这难道能够说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吗?其次,从整体上看,苏东剧变相对于整个当代国际共运来说,只是一个局部,当然是一个比较大的局部,所以我们承认国际共运遭到严重挫折,运动处于低潮。但是局部决不能代替整体,而且低潮中也有浪潮掀起。事实上,中、朝、越、古、老等国仍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和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个现实难道不是对“社会主义已经死亡”的谎言最有力的驳斥吗?再次,从长远来看,苏东剧变不过是社会前进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我们要提醒那些患有历史健忘症的资产阶级学者和政要人物,反复和倒退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就曾多次发生,在当时那种情形下,难道可以作出资本主义已经寿终正寝的结论吗?同样道理,因为苏东剧变,难道就能够证明社会主义已经彻底失败了吗?苏东剧变绝对改变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逐步地并且最终地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三、充满希望的前景
回顾和反思的目的在于前瞻,团结起来,争取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鉴于苏东事件的教训和影响,我们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首先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及执政的共产党的历史命运。20世纪仅剩下最后几年时间了,社会主义国家将以什么样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及今后又将如何发展前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目前,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挑战主要来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增长、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震荡。考验主要包括苏东事件的冲击波、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力,以及帝国主义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此外,社会主义制度在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例如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变换、社会分配的调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能否迎接上述挑战,经受任何考验,克服各种困难,是决定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获得振兴、生机勃勃地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挑战与机遇、考验与成熟、困难与对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要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积极工作,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就能够抓住时机,赢得时间,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极大地促进发展。
要振兴社会主义,首先应该寄希望于仍然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他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尤其在当前,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改革和建设的正确与失误、成功与挫折,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令人高兴的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经受住了国内政治风波、苏东事件和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严峻考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14大,在正确分析形势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我们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改革的目标和各项基本的方针政策。我国“八五”计划已经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任何西方国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党的14届5中全会,又绘制了我国到本世纪末、 下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恢宏蓝图, 提出执行“九五”计划到2000 年实现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下世纪用10年时间到2010年实现GNP比2000年再翻一番, 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并向既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这就向全世界展现了15年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经济和社会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发展,综合国力将跃上一个大台阶,人民将过着更加富裕的生活。这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伟业。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清醒、十分明确地指出,宏伟蓝图要变成现实,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大局,认真贯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妥善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首先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这表明,我们的党已经更加成熟,不愧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可能遇到难以预测的风险,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必将把一个独具特色的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并且奔向更加灿烂的未来。邓小平同志坚定而又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是谁也动摇不了的”。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中国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再看:越南自1986年越共6大开始全面改革以来, 实行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1992年外贸多年来首次出现顺差,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大米出口大国。朝鲜也实行对外开放,设立自由贸易区,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法规,正在改革中探索前进。老挝共产党1991年3月召开5大,决定实行全国改革的方针,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用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商品经济结构,并扩大对外联系与合作,鼓励外国投资。古巴坚决顶住了近在咫尺的美国的各种压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迈进。1991年古共4大后,古巴大胆进行改革,确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吸引外资的战略,已逐步扭转经济困难的局面。古巴在正确的政治原则指导下,正在稳步地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总结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并且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时代的特征、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只要真正地懂得这一点,切实地做到这一点,今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就一定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
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希望!
【注】本文引用的邓小平同志言论,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 卷。
标签:军事历史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