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磊, K, Stattegger, 李文厚[1]1998年在《从砂岩地球化学探讨盆地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表明砂岩的地球化学成分主要受物源区控制 .因此 ,通过分析砂岩的化学成分可以对盆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等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判断 .对吐鲁番_哈密盆地中砂岩的常量及稀土微量元素分析表明 ,吐鲁番_哈密盆地为座落于陆壳之上的大陆型沉积盆地 ,而非大洋盆地 .沉积物的物源来自大陆壳内 .
李小可[2]2015年在《新疆史前时期墓葬葬式试析》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多以陶器为标准,正因为葬式对时空变化不敏感的特点,所以能更直接的反映族群差别和民族认同的文化因素。新疆地区史前葬式比较普遍的葬式主要有侧身屈肢葬、仰身屈肢葬和仰身直肢葬叁种。公元前两千纪初至公元前两千纪中叶,侧身屈肢葬只在天山北路墓地存在,仰身屈肢葬分布于阿勒泰地区,仰身直肢葬圈分布于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地区。公元前两千纪中叶至公元前一千纪初,发掘的墓葬数量增多、墓地分布范围扩大,但葬式趋于统一,整个新疆地区被侧身屈肢葬统治,仅在南部克里雅河流域地区有一个仰身屈肢葬区域。公元前一千纪初至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大体可以分出叁个组,侧身屈肢葬组被分为东西两块,一块是墓葬数量较多的东部哈密盆地,另一小块是帕米尔高原的香宝宝墓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则完全被新的仰身直肢葬所取代。仰身屈肢葬圈的葬式并不单纯,包含了不少的侧身屈肢葬,但仰身屈肢葬的数量还是占大多数,其分布区域北达吐鲁番盆地,中部连接焉耆盆地、南抵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扎滚鲁克墓地。刚好位于叁个葬式区域交叉部分的吐鲁番盆地的葬式最为复杂,各种葬式势均力敌。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到西汉时期葬式又从多种并存逐渐统一为仰身直肢葬,而屈肢葬变的非常少见。公元前两千纪开始,一支与阿凡纳谢沃文化联系紧密的古欧洲类型人群从北方进入新疆地区,与此同时,甘青地区的文化影响也到达了哈密盆地。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到公元前一千纪初,安德罗诺沃文化人群大面积的从西部进入新疆地区,与南下的卡拉苏克文化人群相遇,此时的哈密盆地正发生着更为深入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公元前一千纪到春秋末期,中原文化西进的步伐深入到新疆中部,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文化多种多样的繁荣景象。公元前五世纪到西汉,西方人群接纳了东部的中原文化,并出现了数量可观的混杂型人种。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李新建, 吉春容[3]2015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棉花种植区划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南疆地区52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年≥10℃积温、无霜冻期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t检验以及基于Arc 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各热量要素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对比分析了1997年前后南疆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3a,南疆地区≥l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以56.64℃?d?10a-1、3.15d?10a-1和0.15℃?10a-1(P<0.05)的倾向率呈显着上升趋势,并分别于1997、1997和1994年发生突变,受其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南疆地区中熟棉、中早熟棉区面积分别扩大17682km2和43033km2,早熟棉区面积变化不明显,特早熟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减少4940km2和56589km2。
王东健[4]2016年在《新疆种植枣树区域类型划分及其栽培技术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果树区域规划标准,结合新疆自然形成的地理特征、具体气象等生态条件,将该区划分为4个枣树栽培区。根据各气候区的具体情况和枣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程克明, 张朝富[5]1994年在《吐鲁番-哈密盆地煤成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哈密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主要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煤成油的主要贡献者是基质镜质体及木栓质体。原油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富含链烷烃(70%—80%)、高姥/植比(6—8)、富重碳同位素(δ~(13)C为—26‰至—23‰PDB)和C_(29)甾烷占绝对优势,煤的生烃过程具多阶性,早生早排是煤成油的基本特征。
葛肖虹, 王锡魁, 昝淑芹, 董清水, 柳平[6]1995年在《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1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沉积与构造特征我国新疆东部着名的含煤、含油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具特色的背驮式盆地,它位于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
王月月[7]2016年在《新疆出土彩陶纹饰探析》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新疆五个主要的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彩陶文化中出土的彩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学资料和图像资料的分析、梳理和析出新疆出土彩陶的纹饰,运用美术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本论文中首次从美术学角度,对新疆青铜时期和铁器时期陶器出土彩陶的基本面貌(陶质、陶衣、纹样类型、纹样结构、器形)进行梳理;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新疆出土彩陶的文化面貌。笔者认为,新疆地区的彩陶艺术是造物技术、审美心理和文化联系的最早体现。本论文的主要成果是对新疆出土彩陶进行图像描绘,并整理析出,对新疆出土彩陶的纹饰特征做了初步的探析。新疆出土彩陶的纹样类型可分为几何、植物、动物、符号几类,与美术史所述的纹样类型并无不同,而几何类型的彩陶纹饰在同一母题纹样下衍生出多种丰富的类型,是新疆出土彩陶文化的特色。同一母题下几何纹样类型的变化之丰富,是其他地区所不见的。尝试对新疆出土彩陶纹饰特征进行探析的过程中发现,新疆出土彩陶的装饰结构中的沿下彩、通体彩也存在于中原和甘青地区,其中带流器上的颈带彩和腹斜带彩的装饰结构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疆原始先民的审美心理。通过对新疆出土彩陶的纹饰特征的梳理,发现新疆出土的彩陶同一母题的纹饰受到多个文化类型的影响。从纹样类型和装饰结构来看,新疆出土彩陶受到了以马家窑文化为主的周邻地区文化影响,甚至是与遥远的西亚文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新疆出土彩陶纹饰所独有的艺术特征,证实了考古学者所述的,东部文化的西渐,西部文化的东传在新疆的交汇和传播。
李兰, 杜军, 白素琴, 李元鹏, 李萍[8]2009年在《新疆近45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新疆1961-2005年88个气象观测站点系统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新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全疆及各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全疆范围内每10a增加43.1℃.d。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塔城盆地,平均每10a增加89.6℃.d;各区域的初终间日数变化都呈增加趋势;初日变化趋势不一致,北疆(除伊犁河河谷)、天山山区和哈密盆地推迟。南疆、伊犁河河谷、淖毛湖盆提前;终日呈推迟的趋势。通过分析研究0℃界限温度积温的时空变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疆热量分布和变动情况,而且对于作物及其品种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学堂, 李文瑛[9]2007年在《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早期铜器是本地起源还是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有关?中国早期青铜文化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这既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探索中国文明形成过程的关键环节。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在讨论中,中国早期铜器本地起源、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独立发生与发展的学说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接受。近年来,由于新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再度被学术界提起,同以往的研究相比,因为新的发现,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把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研究的重点由中原地区移至中国西北的甘青地区和新疆。特别是新疆,因其处于东西文化交流的中间位置,历史上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因素通过这里向外传播,对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这里的考古发现对于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新疆早期青铜文化的新发现,结合黄河流域、中国北方地区、甘青地区早期铜器发现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种学、冶金史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围绕着早期东西文化交流这一基本线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中国上述区域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形成,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关系密切。
罗佳[10]2013年在《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东天山地区史前时期的艺术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学材料、文献资料、图像资料的分析、梳理和田野考察活动,运用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图像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文中首次对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遗存的图文资料做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以艺术门类为研究框架,对该地区史前时期的石器、陶器、铜器、金银器、木器、服饰及岩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形态特征、文化源流作了初步考释;并尝试对史前艺术所体现的民族关系、原始宗教、工艺技术、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该地区的石器艺术始于工具制造,是造物技艺、审美心理及文化关系的最早显现;陶器艺术受到以甘青地区为主的周邻文化影响,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在新疆史前陶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属艺术,尤其是铜器艺术,在西方冶铜、制铜技术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进而对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铜器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木器及骨(角)器艺术以本土实用器物为主体,同时也折射出对西来文化因素的积极内化和创新;服饰艺术彰显了生活化的审美情趣,以及制革、染织、刺绣工艺的发展水平;岩画艺术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为载体,表现了史前先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信仰。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是先民现实生存需要、原始宗教信仰与审美意识的综合体现;特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经济形态构成了史前艺术形成的地域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深度影响了艺术品格的形成。作为异质文化因素的承载者,东西方古老族群共同参与了当地史前艺术的创造过程,使其艺术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和丰富性,艺术面貌甚为独特。总而言之,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的主体形成于内陆欧亚早期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中。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质和强烈本土风格的早期地域性艺术,它不仅彰显了我国古代艺术宏厚与多元的本质,同时也在欧亚内陆早期艺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从砂岩地球化学探讨盆地构造背景[J]. 邵磊, K, Stattegger, 李文厚. 科学通报. 1998
[2]. 新疆史前时期墓葬葬式试析[D]. 李小可. 西北大学. 2015
[3].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棉花种植区划的变化[J].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李新建, 吉春容.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4]. 新疆种植枣树区域类型划分及其栽培技术措施[J]. 王东健. 园艺与种苗. 2016
[5]. 吐鲁番-哈密盆地煤成油研究[J]. 程克明, 张朝富.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6].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J]. 葛肖虹, 王锡魁, 昝淑芹, 董清水, 柳平. 地学前缘. 1995
[7]. 新疆出土彩陶纹饰探析[D]. 王月月.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8]. 新疆近45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J]. 李兰, 杜军, 白素琴, 李元鹏, 李萍.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9]. 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J]. 刘学堂, 李文瑛. 藏学学刊. 2007
[10]. 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D]. 罗佳. 西安美术学院. 2013
标签:地质学论文; 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 哈密论文; 吐鲁番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考古论文; 史前时代论文; 文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