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岗(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 6413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86例因脊柱胸腰段骨折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则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并对两治疗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试验组高达95.3% 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86.0%,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在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无论与术前相比还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另外,试验组2.3% 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1.6%,P < 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但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的各伤椎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49-02[Abstract] Objective: Inquiry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osterior internalfixation and interbody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the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Method: Randomly select 86 cases ofour hospital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nd hospitalized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 will all patients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interbody fu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peration,experimental group is used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And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the vertebral height of vertebralimprovement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patients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p to 95.3%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0%,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proving vertebral height of vertebral injuryindex of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est the effect of thegroup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2.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control group of 11.6%, P < 0.05. conclusion: Two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wer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obvious effect, but totake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for thoracolumbar spine segment fractur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the vertebral index has obvious improvement effect and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t isworth in clinical widely used.[key word]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在临床骨科疾病之中,脊柱胸腰段骨折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压迫患者脊髓,使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1]。
本研究选取了86 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该临床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参与此次研究的86 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所有患者中男患者和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8例和38例,患者平均年龄(38.3±2.8)岁。86 例患者中有35 例患者为L1 骨折,17 例患者为L2 骨折,11 例患者为T11 骨折,23 例患者为T12 骨折。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各含43 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手术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将患者的患椎及附近椎体通过左侧入路方式暴露,复位固定并对伤口进行冲洗处理后缝合。
试验组: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手术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并使患者腹部为悬空状态。手术切口位置由患者的X 光片结果确定,将患椎及附近椎体暴露后,通过轴向拉伸脊柱使患者的椎间高度恢复正常并固定[2]。之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 若患者伤椎改善率在95% 以上,切无其他临床症状则为治愈;若患者伤椎改善率在60% 至95% 之间,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生活基本无碍则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并无缓解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 检验用计量资料对比,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对比。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率和( ±s)的形式表示。以P < 0.05 显著。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试验组高达95.3% 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86.0%,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手术治疗后,两组均发生了内固定钉断裂以及下腰痛等并发症,但试验组2.3% 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1.6%,P < 0.05。
3 讨论研究表明,近几年来,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升高的状态,其发生原因也变得逐渐多样化,通常间接性暴力是导致脊柱胸腰段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3]。当患者发生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会一定程度的压迫患者脊髓,使其产生种种脊柱胸腰段骨折症状,当情况比较严重时,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患者的身心带来一定痛苦的同时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4]。
临床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机理为缓解患者的脊髓压迫,并使脊柱恢复至正常形态。目前,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治疗常采用三种手术方式,前入路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彻底,但手术操作过程也十分复杂繁琐,往往会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
若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操作并不规范,技术并不精湛反而会对患者的术后正常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为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5]。与前入路内固定术相比,采用后入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则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如手术过程简便,手术耗时短以及术后患者并无较多并发症发生等,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帮助[6-7]。本研究以86 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43 例患者采用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探究了该手术方式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采用后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试验组高达95.3% 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86.0%。在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无论与术前相比还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试验组2.3% 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1.6%。
综上所述,虽然从长远来看,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作用,但研究表明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各伤椎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魏劲松.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49-51.[2] 杨军.评价后路内固定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6):132-133.[3] 梅江涛, 戴先文, 李宇.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13,34(17):3392-3393.[4] 宋通渠, 袁峰, 郭开今, 等.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9):860-861.[5] 张建军, 肖东, 李金光, 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135-1136.[6] 肖彦燊, 王亚海, 董文铭.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13,8(11):49-50.[7] 周其璋, 黄福立, 严坚强. 经椎弓根减压配合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7):622-623.__
论文作者:吴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后路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