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研究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研究

陈东湘 陈佳丽 方 昕

摘 要: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城市化是乡村文化衰退的重要驱动因素,本研究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变迁的三条路径,分析了当前的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揭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供给途径落后于乡村文化的自我发展,未能触及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痛点的成因。最后,从文化载体保护、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治理、教育宣传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城市化;农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1]。传承和提升农村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全面繁荣乡村文化的发展目标。城市化通过占用乡村土地、同化乡村文化,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衰退。因此,分析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变迁路径,找出乡村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切合点和困境,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视听说教程内容涉及到英美国家常见的日常交际功能,一般有24个项目,每个项目存在多个情景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如问候、就餐、购物、约定与邀请、兴趣爱好等情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笼统讲解,囫囵吞枣地听,而是要将教学内容分成具体的项目即学习情景,然后确定工作任务即子项目,在课堂逐一完成。如学习情景就餐,可以分成:日常用餐的表达方式、预订座位、点餐知识和中西方就餐礼仪与习俗的基本知识等若干子项目。同时要制定每个子项目的知识要求,如掌握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掌握常用点餐用语、正餐、甜点、水果等名称。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的变迁

农民群体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创新者。乡村文化传统与继承是根据农民群体在时代背景下对文化元素选择及创新的过程,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2]。乡村文化发展面对时代变化的冲击,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乡村文化的衰退,二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取代,三是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向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

1.5.3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用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判定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一)乡村文化的衰退与消失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的流失和村庄的拆并导致大量的村庄消失,我国村庄的个数由1990年的377万个下降到2017年的244万个,每年将近有5万个村庄消失[3]。一旦乡村消失,文化也随之流逝。或是,一些边远的小型乡村,人口大量流失,劳动力常年在外,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儿童,乡村没有人口的支撑就没有了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逐渐衰退。

(二)乡村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取代

城市蔓延,大量城市周边的农村被拆迁集中安置,或成为城中村。尽管许多村庄被安置在相同的小区中,村集体组织还在,但由于失去耕作的土地,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深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生活和生产方法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被城镇文化取代,成为我国城市周边的乡村文化变迁的典型特征。

(三)乡村文化在传承中走向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注意到乡村传统文化的消失和取代的现象,努力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有限线电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全覆盖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据农普调查结果,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个,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或文化站,11.9%的乡镇有文化礼堂、影剧院,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5]。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下乡”工程,传统曲艺表演、电影放映成为政府文化供给的主要内容[6]。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满足了乡村集体对新文化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往的文化供给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日益增长新文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向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所期待的。乡村文化振兴,不是恢复过去,更不是以城市文化为模板重构文化,而是基于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满足乡村多元的文化需求,重建乡村精神风貌,激发乡村的内在潜能,唤起文化自觉,形成乡土文化自信。因此,需要厘清乡村文化的演化路径,发现乡村文化变化的转折点、背后的驱动因素、价值导向等,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路径依赖。只有了解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痛点,才能精准实施文化供给与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二、乡村文化需求供给的现状与困境

尽管深受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乡村,传统的文化活动在变化中得到稳定,乡村文化传承并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乡村文化向新的方向发展[4]。这些乡村凭借生态环境优势、传统文化特色、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共同繁荣。比如浙江省庆元县的月山村,自1983年开始,每年举办乡村春晚,30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浙江乡村文化的样板。河南省长葛市榆林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传承乡村文化传统,用文化赋能乡村,实现“靠山吃山唱山歌”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振兴良性循环发展。

(一)供给形式单一,并没有触及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痛点

城市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从空间上占用乡村土地,从时间上影响乡村文化,许多乡村文化载体渐渐消失。文化载体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石,是乡村文化归属感、认同感的具体形态。文化载体包括人文要素和自然景观两个方面。人文要素除包括古村落、宗祠、建筑等物质形态,还包括民俗、习惯、规范等非物质形态。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林、湖、田等自然要素。城市和农村建设活动中,要科学制定村庄规划,确定“乡村文化载体保护清单”。文化载体的保护让乡村居民文化活动有公共的场所,让离家的人思念故乡有所寄托,找到回家的路。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是让人们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供给途径落后于乡村文化的自我发展,形成了新的矛盾

政府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往往是站在乡村是弱势群体的视角去思考,想通过一揽子工程,提供援助避免乡村文化消失。因此,长期以来乡村文化主要是被动接受外来输入为主,这一方面冲击和淡化了乡土文化,另一方面导致乡土文化自信的衰退。笔者的调查表明,在交通高速化、信息平民化的今天,乡村群众走出去对外界已经有了新的了解,对城市和世界文化已经有了新的了解,不再像以往因信息闭塞对新文化的好奇和追求。乡村群体已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期待将传统乡土文化推向外界。因此,主动组织乡土文化输出活动,如利用市场的方式,通过乡村旅游、乡村文艺演出、乡村文化节、网络宣传等方式实现乡村文化的输出。乡村文化的输出不仅增加了乡土文化自信,还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实现双赢。但是,当前乡村文化输出还是小众,没有形成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地方政府需要改变视为服务乡土文化的输出。

[20]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Mare, https://ec.europa.eu/info/departments/maritime-affairs-and-fisheries_en.

(三)乡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没有达到新的平衡

政府对乡村文化的单向供给,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一些文化创新强的乡村,乡村群体和返乡群体已经自发形成常规的演艺、技术讲堂、支教等活动,村民文化自觉逐渐成为文化供给的主体[8]。乡村群体自我供给逐渐形成新的主体,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供给途径落后于乡村文化的自我发展,形成了新的矛盾。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者服务等如何参与拓宽提供文化服务的渠道,以更有弹性的方式为村民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深度,成为新时期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尽管乡村文化日新月异,乡村文化出现趋同的特征,如村村办春晚,乡乡办农庄,群众出现了疲惫感。如何提升乡村文化的品质,分享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成果,让更多的群体有足够的获得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目标所在。随着乡村文化的自我供给逐渐形成新的主体,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供给途径落后于乡村文化的自我发展,如何破解矛盾并实现文化的精准供给是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建议

(一)文化载体保护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基石

文化供给有自我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社会自愿组织等途径。对乡村文化来说,受资源、能力以及利益等方面的限制,政府对提供给村民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市场供给受利益的制约,供给的份额比例也较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易呈现出供给不足或供需不平衡的现象[7]。尽管“文化三下乡”、放电影、捐图书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但由于供给形式单一,出现了饱和或疲惫的状态,并没有触及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痛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过程中,农民群众的价值理念、生活方法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文化供给,对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别化有了新的需求。

(二)产业振兴与文化输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动力

乡村文化能否传承和发展,关键是看乡村能否留得住人,能否吸引人,而留住人吸引人靠的是产业的发展,村民只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闲暇时间,文化才能得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全国各地探索了许多乡村产业发展与文化输出的共赢模式。如浙江嘉兴市海宁先锋村利用特殊人文景观及非物质文化,以乡村旅游为依托,输出优秀桑蚕民俗文化。浙江省安吉县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与文化输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优秀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宣传和推广。

我校提倡教育主体应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大力推广“学习产出”式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围绕OBE理念的几个核心问题,通过调研、沟通与和反馈,确定了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产出”目标,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并给出了初步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乡村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的自我供给逐渐成为文化供给的主体,乡村文化治理能力是提升农村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全面繁荣乡村文化的基本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乡村文化治理方面的内容。村民委员会要履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加强农村文化引领。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文化治理能力提升为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振兴保驾护航。

(四)乡土文化教育是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的重要手段

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二代居民基本离开了乡土环境,在城市生活,直接造成了文化断层。这种情况下,文化如何延续?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乡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通过乡土教育,让学生认识家乡文化和演变,激发其对乡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感。目前,乡土教育功能弱化、教材缺乏、氛围消失,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衰退。建议强化乡土教育功能,编制乡土教材,扩展教育模式。此外,除了加强常规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建议建立地方、社会化组织的乡土文化学校,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学校、文化传承技能培训班、乡村文艺演艺班、方言培训班等多种类型、活泼的教育模式,使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意义[J].中国政协,2018(04):84-85.

[2]胡映兰.论乡土文化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06):94-101.

[3]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任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J].学理论,2019(08):9-10.

[5]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07_1 689636.html.

[6]陈波.二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表征、影响与思考——来自全国25省(市、区)118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5(08):45-57.

[7]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03):80-86.

[8]鲁可荣,金菁.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路径分析——以月山村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03):6-13.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942610)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标签:;  ;  ;  ;  ;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