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国家属于严重缺乏水资源的一个国家,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技术,随着不断的发展在未来必然会由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这也是缺水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的有效措施,使国家提出的持续性发展战略得以实现。所以,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重视节水节能问题,这也是建筑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为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效果,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问题和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减少,应充分发挥中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及真空节水技术等各种节水技术的作用,并加强对清洁能源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单独设置生活用水系统和消防用水系统,通过各种方式和技术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好的用水环境。
1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节水技术的重要性
1.1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们想要正常的生活下去必然离不了水,而企业想要正常生产也可能离不了水,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水作为非常重要的能源之一,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水资缺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还是不节约用水,对新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在不久的降低必然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非常的影响,从而使社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在建筑给排水方面,采用节能节水的技术来有效控制水资源,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能源消耗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减少浪费的水资源。而且,环保节能型的建筑,相信必然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所以说,为了更好的跟上时代的发展,对节能型以及节水型的建筑不断进行探索,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虽然我国近些年的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已经对生态平衡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因此,为了使环境保护的力度得到加强,就一定要对水资源尽可能的节约,尽可能的降低排放污染物。建筑给排水施工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之一,必须要对节能节水技术合理进行应用,使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尽可能的额减少,进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如果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得不到缓解,人们的生存质量也会大大降低。
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
2.1 中水回用节水技术
所谓的中水就是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回收的水资源。中水不适宜直接饮用,但是却能够浇灌绿植、冲洗道路。通过中水的回收利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通过利用中水,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的使用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利用中水回收技术能够避免产生氮、磷物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地下水质生态环境。从目前来看对于污水资源的回收与处理通常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过滤法,通过利用最新的气浮技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第二种方法是微生物吸附技术,通过微生物能够有效的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回收处理的效果,第三种是膜过滤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能够极大的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一方面,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利用传统活性污泥的方式保证资源的节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污水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变成为二氧化碳与水,这样的方式可以进行膜组件的固液分离,实现水资源的再回收。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了预处理装置、化粪池、膜生物反应器等环节,这样的一套处理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流程短,处理效率高。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与处理。但是前期投入以及后期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很适合在东部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推广。以上的三种方法效果各异,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屋顶或其他位置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继而利用设备设施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之后的雨水作为非饮用水应用到各种活动,比如城市绿化、路面清洗等等。为充分发挥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作用,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雨水收集系统,一般雨水收集系统都建立在降水量较大的区域,以此确保雨水收集系统的功能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要利用管道对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净化系统进行连接,以此确保雨水收集和处理的顺利进行,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 自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筑工程节水效果的实现,一方面要应用节水技术,另外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合理利用自然雨水,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对此,应该建立科学的雨水收集装置,为了充分利用自然雨水资源,不仅要收集到的天然雨水,还要对其进行净化、有效杀菌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再这些自然雨水将有效运用到灌溉、冲厕、道路清洗、施工等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自然雨水经过处理后,进一步可以作为中水,可用于建筑非饮用水供应中,补充给排水供水系统的水量。
2.4 充分利用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
随着近些年我们国家对于城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在大部分的给排水施工中都安装了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但是,因为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备在进行启动之前,必须要把多余的冷水清理,这就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想达到节水的效果,就必须要对建筑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合理进行改善,确保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冷却水可以再次使用。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
2.5 新型材料应用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材料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影响作用,有些水管材料很容易出现腐蚀问题,继而造成漏水、堵塞等不利现象,不仅会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也会提高水泵的压力,导致水泵的功率逐渐提升,最终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对工程材料的选择要认真考虑,尽量选择具有节水节能效果的新型材料,比如钢塑复合管、PVC管及不锈钢管等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薄壁铜管,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也能够有效降低水泵压力,在杀菌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清除水中的细菌,为建筑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用水服务。
2.6 清洁能源的应用
太阳能清洁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使用的新型热水供应技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重要的节能方式。目前,通过太阳能集中供应热水已经成为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中有换热器、循环管、储水箱、循环泵、水箱配水管等组成。在夏天,太阳能源非常充足,能够满足用户热水需求。在冬季我国很多地区采用集中供热,若在这些地区都采用太阳能取暖,在不增加供热负荷的状况下,加热期间能够实现能源互补和冬季热水供应的相对稳定。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房屋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房屋建筑结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结构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可以让建筑沉降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可以让建筑形态得到进一步丰富。
参考文献:
[1]张心艳.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6)
[2]李红.分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3)
[3]江宏丽.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1)
论文作者:黄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雨水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节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