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的文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风论文,学术期刊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风,狭义地讲,指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即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广义的理解,应为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风气、学术风气的反映。学术期刊编辑对发表文章的文风选择,也直接反映了学术期刊的风气,对整个社会的学风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近百万篇,学术研究空前繁荣。在这一片繁荣中我们也发现,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在学术研究风气中的某些不良文风正在侵蚀着一些学术期刊,而有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对不良文风的论文缺乏分析、鉴别,造成了对作者论文的错误选择,使某些具有不良文风的学术论文得以传播。
学术论文是对某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表述科学成果的文章。因此会有较强的专业性,一般要求论文的作者要写专业文说专业话。而我们时常发现,某些作者的论文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对自己还未深入了解的学科,望文生义,采取“顺手牵羊”的态度,盲目嫁接,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如一篇学术论文在研究信息传播时就引入物理学中“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将信息分解为“信息动能和信息势能”,作为论证的概念,而在论文中并没有关于这两个概念转换的科学依据,直接把物理学的概念转换到传播学上,靠简单的望文生义就完成了跨学科的借鉴。这样的论文表现了一种浮躁文风,对知识不求甚解,拿着外行说内行,有将读者引入歧途之嫌。
学科的移植与借鉴是当今科学研究中容易产出创新成果的方法,其应用价值在于对某一学科的问题能用另一学科知识去更好地解释、解决,甚至能够突破一些本学科传统理论所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一篇论文在研究本学科问题时,引入其他学科内容,若只有形式的借鉴而无实质的借鉴,牵强附会,则势必给人一种两张皮的感觉。编辑对这样的文稿要从文风上去辨别,从逻辑构成上去判断,对学科概念表述不清,借鉴学科原理缺乏依据。内容华而不实的文章要请相关的学科专家鉴审把关。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介评论国外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有关国际关系学、外国文学、中西比较学科的较常见。这些论文对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以及中西学术交流都大有裨益。但我们也注意到这类论文的有些作者完全陷入了引介对象的话语体系中,没有自己的观点,唯西方学术观点是从。例如有一篇研究美国批判学派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iley)思想的论文,文章写得就像文摘,通篇尽是“席勒说”、“席勒认为”、“席勒指出”,多处转述席勒的观点,鲜有本人对席勒观点的学术见解。如果这样的论文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上发多了,势必造成我国本土学术创新的失语状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这种现象从文风上去分析,就像“五四”运动时期被鲁迅批判过的“洋八股”,属于食洋不化,崇洋媚外的不良作风,如果任这种文风传播开来,则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本土的科学文化。因此,编辑在审阅这种引介型论文时,要看作者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材料,用材料来说明学术观点,要分清哪个是引介的观点,哪个是作者的评论,不能含混在一起。要求论文在力求译文准确的基础上,要坚持本土化的写作风格,最好能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本着科学的研究态度,在相应的学科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另外我们也发现,目前学术期刊的有些论文,题目过大过空,篇幅越拉越长,动则就是“关于某某方面的发展战略”、“关于某某学科的理论体系”等,这样的文章题目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要想写深写透,没有几十万字,恐怕难以完成,因此往往穿靴戴帽,凑成一篇论文也要洋洋万言,而这万言长篇也多数是空洞无物。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对别人的东西的论述,论述之后再梳理出“一、二、三、四……”个新“论点”,或者是从某个文献中“解读”出几大“亮点”来,很难找到真正是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这种文章的来源一是一些研究生要毕业来凑文章就从学位论文中抽出某部分投稿,题目还是学位论文的题目,内容却明显不匹配,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题目大而内容空。二是某些行政干部由于“地位特殊”,往往是自以为比读者高明,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而群众则是需要“争取”的对象,于是,就必须把尽量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一般群众,尽量使读者多接受自己的一些“训导”。这样,他们的文风病就产生了写长文章、作长报告的“习惯”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谈到这个问题时曾经讽刺说:“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同样,如今的这种文风病,也是不为读者着想。要改造这样的文风病,编辑就要旗帜鲜明地在刊物上提倡写言之有物的精品实文。
与前几种文风相联系的是,一些学术期刊近年来刊登的某些论文,总是遵循某种固定的模式,按照一种“格式化”的方法进行写作,使用的是所谓“标准”的语言,于是写出的东西往往都具有僵硬刻板的特点。再就是刊登一些具有玄虚概念和内容的论文,好像看懂的人越少,文章的水平就越高。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经把这种党八股式的文章形容为“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其实,当年那个“瘪三”,尽管难看,毕竟还有点生气,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故弄玄虚的文章,不但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且毫无生气。这种格式化的、僵硬刻板的、味同嚼蜡的东西,实在会影响向大众的传播。
孔夫子说过:“言而无文,行之未远。”也就是说,没有文采的作品,不论你的思想如何重要,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作为编辑不仅要审阅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还要看是不是有文采,是不是能让人爱读、读懂。一篇文章有没有文采既是由作者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程度决定的,也要靠编辑对作者文章的认真修改深入加工,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术期刊的论文明白晓畅、意气骏爽、文风清明。
文风之病实质上是学风之病的一种反映。所以,改造文风的根本出路,就是要认真改造我们的学风。著名学者王宁先生在《学风是学术的生命》中曾经向自己的学生提出建立良好学风的十点建议:“第一,提倡崇高理想,防止急功近利;第二,提倡专心致志,防止四顾谋求;第三,提倡精品意识,防止浮泛攫取;第四,提倡眼高手勤,防止盲目自大;第五,提倡师生共进,防止庸俗往来;第六,提倡遵循师承,防止杂攻妄取;第七,提倡平易朴实,防止虚玄浮华;第八,提倡与时俱进,防止因循保守;第九,提倡昂扬进取,防止疲塌惰怠;第十,提倡团队精神,防止自我膨胀。”这十点建议同样适合所有学人的学风建设。只有在搞好我国学术界、文化界学风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的编辑才能在文风问题上把好关。当然,目前的文风问题也跟某些评价体制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与学风建设相关。
古往今来,知识界与文化界历来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风向标和先行者,因而文风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知识界、文化界的先行。而要引领出知识界与学术界的良好文风,学术期刊编辑对文风的正确选择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