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军[1]2001年在《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两个不同株型品种分别在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和五个不同密度下栽培,探讨了种植方式和群体密度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高纬度地区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其品质的新途径,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单株绿色叶面积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形曲线变化,但不同栽培方式和群体密度条件下,玉米各生育阶段叶面积、LAI、LAD、群体内的光分布、地上干重、籽粒脱水速率、籽粒产量、籽粒的营养物质含量等均存在明显差异。 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LAD及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群体光合性能增强,籽粒灌浆速率高,成熟期脱水速度快,增产效果显着。籽粒营养物质的百分含量除蛋白质外,淀粉和脂肪的含量均有提高趋势;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百粒含量都明显增加。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等存在明显差异,低密度下玉米叶面积、LAI、LAD及单株产量较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长,降低了个体的生产力,但群体作用有所加强。
孙东宝[2]2017年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表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刘锐[3]2015年在《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玉米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适合的口感,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而且在家畜和家禽的饲喂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玉米成为我国种植面积较多的农作物,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部,种植的更为广泛。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大幅增长,提高玉米的产量迫在眉睫,而栽培方式对玉米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以及品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张宏天[4]2014年在《不同施氮量及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产量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玉米生产中采取最佳的栽培方式和最佳的氮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条件下,设置2个试验,第一是氮肥梯度试验,第二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所有处理磷钾用量分别为P2O5=150kg·hm-2,K-22O=75kg·hm。结果表明:1.玉米株高180kg·hm-2高于对照7.52%,覆膜追肥75hm-2高于覆膜追肥75hm-2处理4.36%,覆膜追肥105hm-2低于覆膜追肥105hm-2处理6.23%。2.玉米干物质积累量180kg·hm-2处理最高,分别高于0kg·hm-2、120kg·hm-2、150kg·hm-2处理46.62%、21.84%、21.7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0~180kg·hm-2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180kg·hm-2处理;覆膜追肥105hm-2比覆膜追肥105hm-2提高37.28%,差异显着。3.雨养条件下玉米氮吸收量150kg·hm-2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8.42%,差异显着;0kg·hm-2、120kg·hm-2、180kg·hm-2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B3与180kg·hm-2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地膜补灌条件下所有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其中覆膜追肥75hm-2比覆膜追肥75hm-2提高10.30%,覆膜追肥105hm-2比覆膜追肥105hm-2提高11.17%。4.雨养条件下180kg·hm-2处理磷积累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47.77%,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着,0kg·hm-2、120kg·hm-2、150kg·hm-2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地膜补灌条件下不同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覆膜追肥75hm-2处于最高值,比覆膜追肥75hm-2处理提高15.88%。5.雨养条件下180kg·hm-2处理总钾积累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4.64%,差异显着,120kg·hm-2、150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31.42%、37.63%,差异显着;地膜补灌条件下所有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其中覆膜追肥75hm-2处理最高,高于覆膜追肥75hm-2处理19.01%。6.不同施氮量处理的玉米穗长、秃尖长度、穗重、穗粒重、产量无显着差异,不同栽培方式下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度、穗重、穗粒重、出籽率、产量无显着差异;不同处理之间玉米籽粒品质各项指标之间无显着差异。7.玉米施氮量以180kg·hm-2处理为最佳,地膜补灌处理对促进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效果优于雨养处理。
车升国[5]2015年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叁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郭建华[6]2017年在《不同栽培方式和密度对红小豆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红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在平播、65 cm垄作、110 cm垄作方式下,研究了9、13、17、21、25万株·hm~(-2)的保苗密度对红小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动态、子粒产量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小豆的株高在结荚期前株高显着增加,后期株高趋于稳定,不同处理变化差异较小;红小豆的茎粗随着生育期推进,各处理均在鼓粒期到达峰值。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种植密度的增加,明显降低了红小豆的株高和茎粗。2.不同栽培方式下,叶绿素a/b值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生育期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结荚期和鼓粒期时,110 cm垄作下叶绿素含量提高0.51%~6.62%,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5.51%~24.39%。3.红小豆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向,在结荚期到达峰值,65 cm垄作以及110 cm垄作均高于平播模式,尤其CM4(110 cm垄作下密度为21万株·hm~(-2))处理持续的时间长,利于干物质积累以及子粒产量的形成。4.红小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随着生育期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在结荚期达到峰值,而胞间CO~2浓度(Ci)的峰值出现在花期并且在平播模式下有明显升高,65 cm模式下可提高叶片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在110 cm垄作下影响较大。5.在生育期内,茎、叶干物质积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向,110 cm垄作降低高密度处理的茎干物质积累量,尤其CM4处理茎干物质向荚、子粒分配提高;红小豆荚、子粒的干物质积累呈增加的趋势,适当增加密度,利于荚干物质积累,110 cm垄作利于子粒干物质积累。6.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时,利于增加红小豆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在110 cm和65 cm垄作下,增加种植密度,红小豆的主茎荚数和单株粒重呈降低变化;红小豆的百粒重受到密度变化影响较小;平播和65 cm垄作在17万株·hm~(-2)时红小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387.67 kg·hm~(-2)和1723.53 kg·hm~(-2);110 cm垄作下,21万株·hm~(-2)时红小豆产量最高,为1901.07 kg·hm~(-2)。7.种植密度过大降低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65 cm垄作、110 cm垄作利于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65 cm垄作、110 cm垄作下,密度过高或过低均降低子粒淀粉含量,因此110 cm垄作下密度为21万株·hm~(-2),可提高淀粉含量;对红小豆子粒粗脂肪含量影响较小。
范龙秋[7]2014年在《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适合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种植的耐密型春玉米品种为试材,于2010-2012年连续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作站开展。试验采用叁因素裂裂区设计,通过设低、中、高叁个密度水平以及常规等行距种植模式和不同行株距比例的宽窄行种植模式,系统分析了5个耐密型品种在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模式下农艺性状、产量以及籽粒品质的数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升高,茎秆变细,增加玉米倒伏风险;等行距配置下的株高和穗位高均高于宽窄行配置,茎粗呈相反趋势。2.密度与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最大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即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就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密度和行距配置的最优组合因品种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但叁个指标均在高密度宽窄行配置下达最高。在生育后期高密度和“100+50"cm配置下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的下降速度最快。最大叶面积指数随着行距增加而逐渐增高。不同叶层的透光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00+50"cm配置由于行距过宽造成光浪费。由此可见,在高密度条件下,协调密度和行株距的关系对植株的光截获能力提高至关重要。3.群体干物质积累呈单峰增长趋势,且密度与单株干物质累积呈负相关,高密度对各生育阶段的生长中心起着较大促进作用。拔节期前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多,且高密度下宽窄行“100+50"cm配置利于干物质积累最高;拔节期后随着行距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下宽窄行“66.633.3cm配置利于干物质积累。4.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产量显着或极显着提高;随着行距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高后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先玉335超高产组合是81000株/hm2-66.6+33.3cm;大丰30的高产组合是82500株/hm2-66.6+33.3cm:强盛51、大丰26和;潞玉36的超高产组合均是82500株/hm2-66.6+33.3cm。5.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随着行距增大,蛋白质含量显着增加;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籽粒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影响较小。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先玉335的高蛋白组合是45000株/hm2-60+40cm;大丰30的高蛋白组合是52500株/hm2-66.6+33.3cm;强盛51、大丰26和潞玉36的高蛋白组合均是52500株/hm2-100+50cm。
鲍玉巧[8]2016年在《简化施肥对皖北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5年6月至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进行,以隆平206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简化施肥即缓释肥和速效肥相结合对夏玉米隆平206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总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田间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位叶长及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了简化施肥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对玉米产量的记录;第叁部分是在室内利用近红外分光仪对玉米品质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对玉米籽粒品质、玉米秸秆品质及玉米芯品质相关测量的记载。进而研究简化施肥对夏玉米隆平206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一年的数据,得到了一套适宜隆平206在安徽北部地区种植的最佳运筹方案。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株高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株高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缓释肥处理的株高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玉米株高。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株高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在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株高有增加的趋势。此结果说明,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结合即简化施肥处理比常规的基追肥分次施肥或速效肥全部作基肥有提高玉米株高的作用。2、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穗位高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速效肥按照基追肥比例1:1)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穗位高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缓释肥处理的穗位高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穗位高。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穗位高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当缓释肥比例低时,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穗位高有增加的趋势;在中、高比例缓释肥情况下,这种差异缩小。此结果说明,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结合即简化施肥比常规的基追肥分次施肥或速效肥全部作基肥有提高玉米穗位的作用。3、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穗位叶长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穗位叶长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缓释肥处理的玉米穗位叶长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穗位叶长显着增长;缓释肥与一炮轰施肥法处理的穗位叶长无明显差异。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穗位叶长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穗位叶长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说明,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结合即简化施肥比常规的基追肥分次施肥有促进玉米穗位叶伸长的作用。4、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缓释肥处理的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比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着提高。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呈现由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此结果说明,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结合即简化施肥比常规的基追肥分次施肥有促进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作用。5、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和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籽粒产量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缓释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显着增加。采用简化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和一炮轰施肥方法分别增产了19.9%和16.8%。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产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此结果说明,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结合即简化施肥比常规的基追肥分次施肥或一炮轰施肥有显着的增产作用。6、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籽粒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试验区间内,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处理的含量且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蛋白质含量呈现由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蛋白质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采用缓释肥处理脂肪含量,多数情况下比常规施肥和一炮轰施肥处理的脂肪含量有所增加,但规律性不明显;采用缓释肥处理淀粉含量较常规施肥和一炮轰施肥方法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规律性不明显,仅有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淀粉含量高低具相反的趋势。7、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秸秆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秸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缓释肥处理玉米秸秆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比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有下降的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却有增加的趋势。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秸秆蛋白质、脂肪无明显的规律性;但玉米秸秆的灰分含量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粗纤维含量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秸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规律性均不明显,有的呈现逐渐提高或下降,有的表现为低-高-低或高-低-高的变化趋势。8、简化施肥运筹方案对夏玉米隆平206玉米芯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方法与简化施肥不同处理间玉米芯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试验区间范围内,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玉米芯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粗纤维含量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缓释肥量的条件下,随着缓释肥1的增加和缓释肥2的减少,玉米芯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规律性不太明显,有的呈现逐渐提高或下降,有的表现为低-高-低或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采用速效肥与缓释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及简化施肥技术,其肥料的养分利用率均高于一炮轰或常规施肥法。现今,伴随着机械化栽培的大力推广,在生产上大田作物玉米采用缓释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案即简化施肥,不仅符合了当前作物栽培所提倡的轻简化栽培主流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谢军红[9]2015年在《旱作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补灌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业区,发展旱作粮饲兼用玉米是缓解粮食供需矛盾、解决资源性缺水双重压力的必然选择。然而,现有旱作玉米生产技术和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籽粒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领域,忽视了高产与粮饲兼用品质的同步提高。本研究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集成应用补灌和品种条件下,探讨玉米籽粒产量、秸秆饲用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对关键生育时期补灌水平(不补灌0mm,低45mm,中90mm,高135mm)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建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同步提高,有限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补灌水平、品种以及两者的互作作用显着影响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平水年,补灌135mm/hm2和45mm/hm2较不补灌水平使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0.1%、16.0%和16.8%、13.7%(P<0.05);欠水年,补灌135mm/hm2、90mm/hm2和45mm/hm2都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较不补灌水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9.4%、23.3%、16.4%和49.8%、39.3%、22.7%(P<0.05)。补灌条件下,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受品种的影响较大,平水年和欠水年,甘农926、甘农565产量水平相对较高,其籽粒产量较甘农256和甘农340的分别提高33.3%、19.6%和37.7%、23.6%(P<0.05),生物产量分别提高36.0%、32.0%和39.1%、35.0%(P<0.05)。品种与补灌量的互作作用显着影响粮饲兼用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本研究发现,平水年和欠水年,甘农926、甘农565分别在45mm/hm2、135mm/hm2和90mm/hm2、135mm/hm2补灌水平能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2.补灌条件下,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粮饲兼用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同化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补灌水平下的叶面积指数抽雄期达到了峰值,对于甘农926和甘农565补灌不仅增大了前期叶面积指数,后期还维持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增强了持绿性,有利于饲用品质改良;随着补灌量的增加,粮饲兼用玉米光合势降低,净同化率增大,补灌对粮饲兼用玉米相对生长率的调控作用主要在灌浆期-成熟期,适宜的补灌量能增加粮饲兼用玉米叶片SPAD值。品种(基因型)是造成光合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较甘农256和甘农340,甘农926、甘农565光合速率分别增加30.3%、39.7%(P<0.05)和13.4%、5.8%(P>0.05),蒸腾速率分别增加41.5%、46.5%和27.5%、32.0%(P<0.05),胞间CO2浓度分别增加25.9%、16.3%和15.5%、6.6%(P<0.05),补灌显着影响抽雄期粮饲兼用玉米叶片蒸腾速率,90mm/hm2补灌水平能显着降低粮饲兼用玉米叶片蒸腾速率。3.补灌对粮饲兼用玉米关键饲用品质总产及含量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叶、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增加趋势,穗器官酸性洗涤纤维呈增加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呈降低趋势。成熟期,粮饲兼用玉米粗蛋白,中性、酸性洗涤纤维总产大体随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平水年,补灌能提高粮饲兼用玉米各器官粗蛋白含量,降低茎、籽粒酸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欠水年补灌,能提高叶片、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叶片、穗轴酸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有利于饲用品质改良。除欠水年,鞘干物质量与粗蛋白、酸性、中性洗涤纤维总产之间的成正相关不显着外,其余器官干物质量均与粗蛋白、酸性、中性洗涤纤维总产成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器官不同,其粗蛋白,酸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其总产量的关系不同,叶、茎、鞘、籽粒、穗轴的粗蛋白含量,酸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4.补灌水平、品种及二者的互作作用显着影响粮饲兼用玉米的水分利用特性。粮饲兼用玉米耗水量随补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平水年和欠水年,在45mm/hm2、90mm/hm2he 135mm/hm2补灌水平下粮饲兼用玉米的耗水量较不补灌水平增幅分别达3.1%~29.4%和2.0%~28.7%。补灌对粮饲兼用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生育期降水量而异。平水年,补灌对粮饲兼用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影响,但90mm/hm2和135mm/hm2补灌水平降低了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欠水年,45mm/hm2补灌水平补灌水平使粮饲兼用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不补灌水平分别提高7.1%和12.6%(P<0.05),中、高补灌水平对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影响,但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不补灌水平分别提高16.0%和19.3%(P<0.05)。补灌能有效提高粮饲兼用玉米的降雨利用效率,平水年,45mm/hm2补灌水平显着提高了甘农926的降雨利用效率,欠水年,甘农926在45mm/hm2、90mm/hm2和135mm/hm2补灌水平下的降雨利用效率较不补灌的增幅达17.1%~36.4%(P<0.05)。
张勇[10]2016年在《不同种植方式对沈爆3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沈爆3号爆裂玉米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种植为对照,设置偏垄宽窄行、二比空、大垄双行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通过对沈爆3号爆裂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形态、生理及田间小气候和品质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沈爆3号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为爆裂玉米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提高了沈爆3号子粒产量,改善了与产量相关的各项指标。偏垄宽窄行种植方式产量最高,为4820.94kg/hm2,比常规种植方式提高7.23%,二比空和大垄双行也分别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提高4.44%和3.37%;偏垄宽窄行和二比空种植方式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常规种植相比均达到显着差异。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双穗率比常规种植有显着提高,倒伏率和空杆率降低。生物产量表现为偏垄宽窄行>二比空>大垄双行>常规种植。2.偏垄宽窄行、二比空和大垄双行比常规种植株高降低,茎粗增大,叶面积指数提高,穗位及穗下叶叶向值降低,根系性状有一定程度改善。偏垄宽窄行、大垄双行、二比空分别比常规种植株高降低了2cm~10cm;茎粗增加了0.07cm~0.27cm:抽雄期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叶面积指数比常规种植增大6.23%~8.31%;穗位及穗下部叶向值比常规种植降低0.15%~1.09%和0.01%~2.93%;不均匀种植方式总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总根重比常规种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改善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指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均高于常规种植。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在整个生育期的SPAD值比常规种植高0.51%-9.44%;净光合速率比常规种植高0.83%-35.70%。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比常规种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偏垄宽窄行表现最优。4.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优化了群体内的田间小气候环境。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比常规种植的冠层内透光率有所提高,穗下0.5m处、穗位和穗上0.5m处比常规种植提高了12.98%~141.22%、7.10%~180.35%和1.71%~70.35%,其中,二比空改善程度最大;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风速在行内均小于常规种植,在行间均显着大于常规种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田间平均CO2浓度比常规种植方式增加了0.57%~1.36%;二比空群体内田间温度最高,偏垄宽窄行次之;各个层次上田间湿度均以偏垄宽窄行最低,常规种植最高,二比空和大垄双行介于中间。5.沈爆3号的叁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的单花体积、膨爆倍数和爆花率均大于常规种植,但差异不显着;不同种植方式对沈爆3号子粒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 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杨克军.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3]. 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 刘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
[4]. 不同施氮量及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D]. 张宏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
[5].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6]. 不同栽培方式和密度对红小豆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郭建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
[7].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耐密型春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范龙秋. 山西农业大学. 2014
[8]. 简化施肥对皖北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鲍玉巧. 安徽科技学院. 2016
[9]. 旱作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补灌效应[D]. 谢军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15
[10]. 不同种植方式对沈爆3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张勇. 沈阳农业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