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一系列惊人成就,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型产业。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引入我国建筑行业,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承发包制度,并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等全过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建筑市场经营制度,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提供公平公众的竞争制度,并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承发包的顺利进行,对促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高、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招投标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就会严重阻碍后续的进程,因此,招投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投标报价体系
决定施工企业投标成败的主要是投标报价,也就是说在系列投标因素中,报价的高低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当前所处经济阶段的限制,各项资源较为稀缺,即便是一些政府工程项目,政府财政资金也不充裕,所以在招标方评标的过程中,始终将价格视为关键性因素,可以说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必定以报价最低作为中标条件。而施工企业当前并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投标报价体系,在编制报价的过程中,不考虑成本和正常利润的现象比比皆是,并最终导致竞标失败废标(废标两个字删除?)。
1.2招投标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第一,施工招投标工作体系中没有专家评审系统和专家管理体系作支撑,施工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只能立足于行业的一般规范,既没有专业性,也不具备施工招投标管理的针对性,起不到对施工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指导和严格管理。第二,施工招投标工作中缺乏先进技术和高科技平台的支持。大数据技术、新网络技术、数据库软件等高新科技元素难以在施工招投标管理中得到体现。很多管理和辅助工作依然停留在人工、机械水平上,出现了施工招投标管理功能不足、体系不全、价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第三,施工招投标管理工作中缺乏监控机制和监管体系,难以将各类专家、资源、专业优势向施工招投标管理工作转移,导致对施工招投标管理监管不力,监控不当。使其在施工招投标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不了指导、约束和控制功能。
1.3招投标违规操作频发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些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的法律和法规。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的复杂性和法律法规的笼统性,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依然留有巨大的空间和漏洞,出现了公平性缺失、招投标腐败、政府形象受损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的行业、市场和社会定位。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主体方面,由于专业水平限制、主观意识影响、个人行为取向等原因,产生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编制不系统、工程施工分包转包、资质审查松懈等问题,既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确定相关主体和责任,一旦发生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违法行为,将会对建筑行业、工程经济、市场秩序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冲击。
2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招投标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标方案以及合同文案的管理
在进行招标之初,相关的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施工合同的签订、技术的标准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等问题进行监管。在初期就处理好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问题,对建设材料进行核实,严禁偷工减料、肆意造假行为的频生,缩小风险范围,降低风险影响力。对工程项目各项都达标的情况下,在进行费用的整合申报,杜绝中途频繁保障出现报账,让有心之人从中收取暴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投标报价体系
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主要由材料、设备、人工、费率等构成,投标报价的确定应当分为两步完成,先是根据经验估算目标项目完成的总成本,如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估算所使用的架管、油托、模板、卡子等周转材料的费用,以及实际发生的人工费、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租赁费、项目管理费等,再结合主要材料用量确定项目总造价;其次根据所估算的项目总造价确定投标报价。根据《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施工企业可以采用的投标报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市场调节法。成本加成定价法要求企业主要按照“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的原则进行投标报价的确定,其中的成本和行业利润率属于客观指标,各行业内部的企业之间大同小异,当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按照这一原则确定投标报价时,价格也就不具备竞争性了。为避免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可以在成本加成定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整报价而使价格具有竞争力,增加中标的可能。投标报价过程中为了在缺乏造价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材料、设备等价格,施工企业需要自己询价,投标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材料设备的性能、价格、工艺、型号、品牌等情况,才能给出具有竞争性的投标报价。总之,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定额“市场价,自由费”中的市场价原则,在当前物价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对于招标文件中材料无法调整的固定总价承包合同,风险太大,应考虑其他合同形式。工程费率可以考虑让利,在人工费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钢筋、焊管、混凝土、电线电缆等材料费应当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整。
2.3制定相关机制,避免串标等违规竞争行为出现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法中,对招标单位、投标单位等相关主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界定及说明,上述涵盖了多数不正当竞争行为及现象。当前,我国招投标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现象较为常见,同时其操作方式越发隐蔽,相关政府部门难以发现其不正当行为。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各主体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招投标竞争环境,维护招标人、投标人的权利与权益。
2.4加强招投标专业化管理
在施工招投标工作体系中建立专家评审体系和评议管理系统,将经验丰富、素质突出、能力水平高超的专家引入到施工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在施工的招投标工作中,可以借鉴网络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起招投标信息库,统一整合施工中招投标的不同任务、不同分类、不同专业和环节,发挥信息库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数据上的优势,形成专业性的评价和过程性建议,通过信息库来提升施工招投标管理的精确性和专业性,达到系统、全面、专业进行施工招投标管理的目标。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必须着眼于监管体系和监控机制建设,要将质量管理单位、审计单位、专业组织和相关专家学者引入到监管体系中,使他们发挥出组织、单位和个人在监管上的专业优势和功能,做到对施工招投标工作系统而全面的监管。结合市场化运行机制和施工招投标管理工作特点,在整个过程和体系中建立起相应的监控机制,重点调控施工招投标管理环节和要点,避免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不必要的问题,减少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的损失。
结语
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引入我国建筑行业,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承发包制度,并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等全过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建筑市场经营制度,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提供公平公众的竞争制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承发包的顺利进行,对促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高、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帅.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10-111.
[2]卢永鹏,闫树伟.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及量化管理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3):184-187.
[3]常晓敏.浅谈当前建设单位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255-256.
论文作者:陈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招投标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