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配电网线路故障一直是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对其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是主要措施,可对保证电力企业正常运行及保证配电网供电安全。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及维护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配网技术;运行;维护;应用
中图分类号: TM732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配网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电力配网是否稳定,和社会经济以及家庭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电力配网先进与否,不仅仅代表供电企业服务水平,还反映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很多地区越是贫穷,电力配网越是陈旧,导致供电环境进入恶性循环,经济更是难以发展。根据笔者从业经验,以及查找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影响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因素。
1.1网架结构方面的问题
配网的网架结构是否合理,严重制约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划布局不合理。长期以来,城镇规划(开发区、道路、市政建设等)建设不能合理与电力配网线路路径相结合,政府要求电力配网线路进行反复迁改,打破了配网原有规划格局,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线路供电,导致供电可靠性不高。二是城市规划道路部分道路未真正形成,而且还存在规划调整的情况,导致原设计的电力配电线路廊道发生改变,从而也制约电力配网线路负荷的合理调配和分割。三是部分配电线路存在迂回供电。
1.2线路设备的问题
电力配网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线路故障停电,严重影响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配电线路运行多年,线路因线径过小、老化严重;瓷瓶绝缘老化等因素,引发线路故障。二是设备本身故障。主要是变压器、瓷瓶、熔断器、避雷器、柱上断路器、隔离刀闸等设备老化、锈蚀严重、负荷过大烧损等情况引起线路故障。三是外力故障。主要是因施工导致电缆断裂、误碰导线、杆基挖断、车辆撞杆、私人放树、雷击等自然现象导致的线路故障。四是由于网改新建工程、业扩工程施工施工工艺水平差,通道清理不到位、导线对地距离不够(档距过大)、废弃线路未拆除、台区接地电阻不合格等新增缺陷隐患未得到及时处理而引发线路故障。
1.3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水平较低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可以划分为电源规划、电网规划和配网规划三个阶段。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电力企业将核心工作致力于电网的规划当中, 不仅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从管理、人员以及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电力配网工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度,管理资金和精力都投入有限,导致其建设会平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一定程度上给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电力配网技术在运行维护中的应用
2.1故障诊断及方法
(1)逐次排查。对于配电网线路维修人员而言,在配电网线路运行过程中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排除,以保证电气设备故障及时排除。对于此,相关设备维护及检测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尤其对于长期处于室外或恶劣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应重点进行检测;同时,相关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做好安全保证,如及时截断电源,避免由于电气设备漏电而造成人员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对于出现的故障,如不能对其引起故障的原因做出有效的判断,并扩大故障检测范围,以便将故障及隐患缩小及排除。(2)故障点查找。对于配电网线路故障的排除,故障点的查找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一般来讲,对于线路故障,应将线路故障点进行细化到线芯,以便对故障做到精准的判断。具体来讲,由于配电网线路长期运行中,电气设备及线路不断发热,致使老化。同时,线路、设备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造成绝缘材料破坏及出现漏电;对于此,相关人员应对线路、配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测试发现绝缘电阻为零,相关人员应将其列为故障点,对其进行诊断与排除,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2.2强化制度建设及人员培训
完善的制度对减少线路故障具有重要价值。从配电线路供电而言,由于环境的复杂性等造成设备及线路腐蚀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此,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管理与提高员工的责任性,按照正常的周期及定期巡检,并对电气绝缘电阻进行测量及对线路周边环境做好监督,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将故障隐患及时消除。同时,配电线路自动化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实施有效管理与维护对人员的要求高,落实培训及提高员工技能将对配电线路的管理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此,企业应重视员工技能培训,从技术、理论、操作等方面着手,重视员工技能培养,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以便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保证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安全。
2.3科学设置配网结构
在所有电网中,配电网是最难以管理的,因为配电网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配网的网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供电可靠性,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从网络结构而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规划,主动作为。每一天 10KV 配电的设计,特别新建线路廊道,均应与当地规划部门主动沟通,争取最优化的网络。二是优化线路廊道走向,减少线路迂回供电,避开经济林、山区,同步废弃难以运维管理的线路。三是提升互供互倒能力。通过网络结构优化,增设联络开关、分断开关,确保负荷能够顺利倒供。四是加强联络线路改造,提升线路互供互倒能力。四是在联络线路上互倒电源时,采用合环操作,减少对客户的停电次数。
2.4以相关技术创新补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配网点工程当中,有效地提高了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性能。本工程在进行10kV配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引入了更加实用性的配网材料,提高了配网线路的耐火性能和延展性能,而且还对后期的检修和故障处理技术进行了革新,有效地提升了配网后期检修视察和故障处理的效率,减少了人员的工作压力。例如无人机在配网工程维护巡视工作上应用,充分发挥了无人机强大的机动性能,不仅降低了相关检修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偏僻或者高危区域的电网的检修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检修的安全性。
2.5提高对相关设备的管理技术
随着电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技术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各种各样新式的设备的应用,就要求我们对相关设备的管理技术进行不断的提高,对于新型的配电设备和线路的管理,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了适应电力工作的科技发展水平,对管理技术的高效性和实效性进行提高,就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信息平台进行建设,实现各个电力部门的信息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从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线路安全对保证供电具有重要价值,做好线路运行管理及采取措施加大对故障预防及处理是主要措施,相关单位应引起重视。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线路故障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故障查找策略,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可为后期减少配电网线路保护及确保供电线路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锦华.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及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370.
[2]陈松陵.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218-219.
[3]徐刚.电力配网建设中如何强化工程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7(34):178-179.
[4]赵晶.对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23):94-95.
[5]周儒.论述电力配网建设工程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26-
27.
论文作者:曲施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