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人工繁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菱鲆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菱鲆俗称多宝鱼,主要分布区在北海,栖息于水深20~70米,砂质、沙砾或混合底质的海区。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养殖和市场潜力大等优点,相继成为欧洲各国开发的优良海水养殖鱼类之一。1992年引进中国,现已成为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 雄性大菱鲆一龄达到性成熟,雌鱼二龄达到性成熟,自然成熟期在每年5~8月份,产卵季节在4月与8月之间。人工培养的亲鱼,在人工控制光照情况下,1~10月份均可获得成熟的卵子。进行人工繁殖仍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受精卵用静水孵化,也可以用流水孵化,孵化水温为12℃~15℃。初孵仔鱼,在容积为10~20立方米圆形玻璃钢水槽或水泥池中培养,培育密度为5~20尾/升,每天连续光照约14小时,水表面照度为200~10001ux,培育期间微充气,水温逐渐提高,最后提高到20℃。仔鱼孵出后第三天开始投饵,每天投喂两次轮虫,轮虫密度为5~10个/毫升。在头十天内,加入部分单胞藻(以加入三角褐指藻和等鞭藻为佳)充当轮虫的饵料。仔鱼孵出后6~10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投卤虫无节幼体时间共20~25天。仔鱼体长达到20毫米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促使鱼转换食物,逐渐淡薄对活饵料的偏爱。大菱鲆转换食性以后的成活率达到85%。仔鱼双眼移到一侧达到完全变态,约需70天左右,全长约30毫米,一般在这时来计算大菱鲆人工育苗的成活率。80天已完成变态的幼鱼,即可移养到较大池子20~30平方米,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此时的光照、流水、充气措施同前。 包括养鱼车间、养殖池、充氧、调温、调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和分析化验室等。养鱼车间应选择在沿岸水质优良、无污染、能打出海水井的岸段建设,车间内保持安静,保温性能良好。养鱼池面积以30~60平方米为宜,平均池深80厘米左右。 主要水质理化因子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质:养殖区附近海面无污染源,不含泥,含沙量少,水质清澈,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井水水质优良,不含任何沉淀物和污物,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硫化物不超过0.02毫克/升,总大肠杆菌数小于5000个/L,盐度在20以上。为检验井水质量,可先用少量鱼苗试养;鱼苗正常时再进行养殖生产。 2.光照:大菱鲆为底栖鱼类,光照不宜太强,以500~1500Lux为宜。光线应均匀、柔和、不刺眼,感觉舒适为度。光照节律与自然光相同。 3.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耐受温度范围为3℃~23℃,养殖适宜温度为10℃~20℃,14℃~19℃水温条件下生长较快,最佳养殖水温为15℃~18℃。 4.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应盐度范围较宽,耐受盐度范围为12~40,适宜盐度为20~32,最适宜盐度为25~30,提倡在最适宜盐度条件下养殖。 5.pH:养殖水体的pH应高于7.3,最好维持在7.6~8.2之间。 6.溶解氧:大于6毫克/升。 1.购买:鱼苗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应选购5厘米以上的苗种,购买苗种前,应对育苗场的亲鱼种质、苗种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行考察,一定要从国家级良种场或政府指定的育苗场购买。要求苗种体形完整,无伤、无残、无畸形和无白化。同批苗的规格整齐,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无眼侧光滑呈白色。鱼苗体表鲜亮、光滑,无伤痕,无发暗、发红症状,活动能力强,鳃丝整齐,无炎症和寄生虫。 2.苗种运输:苗种运输前要提前做好停食和降温工作。一般使用尼龙袋充氧装运,运输时间以20小时内为宜。首先在袋内加入1/3左右砂滤海水,鱼苗计数装入袋内、充氧、封口,再装入泡沫箱或纸箱中运输。10升的包装袋,每袋可装全长5~10厘米的鱼苗50~100尾;全长15厘米的鱼苗,每袋可装30~50尾。鱼苗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碰撞、破袋、漏气、漏水、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少量冰块以便降温和抑制细菌繁殖。 3.入池条件:鱼苗放入池里的温差要控制在1℃~2℃范围内,盐度差在5以内。以减轻鱼苗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应激反应。 1.控制和调整养殖密度: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池水的交换量和鱼苗的生长等情况,对养殖密度进行必要的调整。控制养殖密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当池水交换量小于每天6个量程以下时,要适当降低密度;当交换量大于每天10个量程以上时,可酌情增加密度;也可根据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多少来决定增减密度。 (2)每个月对鱼进行取样称重结果,而决定是否调整密度。 (3)充分利用养殖面积,既不能因为放养过密而引起某些养殖池内的鱼生长速度下降,也不能因为放养密度过小而浪费养殖面积。 (4)为保证分池操作过多发生胁迫反应而对鱼的生长产生影响,每次分池和倒池前需充分做好计划;以保证放养鱼至少在一个水池内稳定一段时间,再进行分池操作。 养殖场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具有淡水的地方。水质清澈,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亲鱼培育设施包括控温、控光、充气、进排水和水处理等设施设备。亲鱼培育池可采用木槽(内衬橡胶内壁)、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池形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等几种。容积10~100立方米不等,通用型容积为20~60立方米,池深0.6~1.2米。进水口依切线或对角线方向设于池子顶部,中央排水口设于池子中央,池水环流过后通过中央排水柱排出池外。池外的排水柱由内、外套管组成,可与中央排水柱相匹配自由调节池内水位和流速。 亲鱼来源要求 大菱鲆亲鱼有两种来源,一是从野生群体中挑选;二是从养殖群体中挑选。我国不是大菱鲆的原产地,所以主要依赖于第二种途径获得亲鱼。大菱鲆亲鱼在一般繁殖条件下,只有50%左右的雌鱼在生产季节排卵,其他雌鱼或者不产卵,或者产卵滞后,且卵子的质量变化较大,所以苗种繁育场应保有充足的亲鱼数量,通常>100尾为宜。 大菱鲆为雌雄异体,缺乏第二性征。雌雄亲体的区别主要通过周期性的发育过程而逐步显现出来。雌性个体较大,产卵前身体的肥满度增大,性腺隆起明显;雄性个体相对较小,成熟期身体的肥满度一般,性腺部位不突出。 亲鱼应体形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无伤、活动力强、集群性好、摄食积极、年龄与规格适宜。雌鱼要求3龄以上,体重3千克以上,体长40厘米以上;雄鱼2龄以上,体重2千克以上,体长30~35厘米。入池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或1:1.5。亲鱼允许使用到6龄。 亲鱼采用低温保温泡沫箱运输,温度在10℃左右,1~2尾/箱。当年繁殖季节运输的亲鱼,一般应为下一个繁殖季节使用。 亲鱼培育要求 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质清澈透明,符合国家渔业水质三级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光照度60~600Lux,池顶及周围遮光,以利于全人工光周期控制;水温8℃~15℃,盐度28~35;pH7.8~8.2;溶解氧>7毫克/升;氨氮<0.1毫克/升;流水的水交换量至少为2~6个全量;亲鱼培育车间要求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噪音和人员活动干扰。 亲鱼培育密度应小于5千克/平方米,一般为1~1.5尾/平方米。亲鱼培育饲料有软颗粒饲料、干颗粒饲料、经消毒的优质鲜杂鱼等。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优质鲜杂鱼等经冷冻贮存备用。饲料颗粒应大小适口。颗粒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2%,鲜饲料的日投喂量为3%~5%,每日投喂1~2次。建议最好完全选用亲鱼专用干颗粒饲料喂养亲鱼,以防病源生物的入侵。 大菱鲆在大西洋沿岸自然产卵为春季,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驯化的亲鱼通过控温、控光,则可实现全年产卵。亲鱼培育车间应设置全人工光、温控制条件,照明灯可安装在亲鱼水槽的盖板下面,也可以安装在有遮光幕的亲鱼池上方离水面1~1.2米,光照时间由每天8小时逐渐增至每天16小时,水温由8℃逐步增至14℃。如此经过连续2个月的调控,即可使亲鱼分期、分批成熟。 用若干充气石充气,使孵化池内溶解氧的水平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同时在每个孵化箱中央安置气石1个,以保持水流,使受精卵在水体中呈均匀分布状态。孵化池每天水的循环量应保持在2~3个量程,每天统计沉卵多少及时吸出沉卵。孵化时应满足以下条件:水质应符合符合国家渔业水质二级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避免直射阳光,光照度100~1000Lux,以500Lux为佳;水温10℃~16℃,以12℃~15℃最好,盐度28~35;pH 7.8~8.2;溶解氧>6毫克/升;氨氮<0.1毫克/升。受精卵按30~60万粒/立方米的密度,放入0.5~1立方米的孵化网箱中孵化。 在12℃~14℃条件下,受精卵可在一周以内孵化。布池有两种方式:一种将发眼卵收集、冲洗、计数后直接布池;另一种,将破膜后的初孵仔鱼用光滑器皿小心移入饲育槽中,调整水量和气量,以保证溶氧充足,同时清除死苗,保持清洁卫生,进入苗种培育程序。 育苗场址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具有淡水的地方。地理位置应临近自然海水,潮流畅通,临岸海水较深,不易受大潮侵袭,场地开阔,滩地平坦。礁滩、沙滩和泥沙滩均为理想之处。水源地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二级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厂区附近海面无污染,不含泥,含沙量少,水质清澈。海水井水质优良,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无任何沉淀物和污物,水质透明、清澈,盐度在20以上。 应包括苗种培育室、生物饵料培养室、充气设施、控温设施、水处理设施包括(紫外线消毒设备)以及进排水设施设备等。 育苗池分为前期培育池、后期培育池、中间培育池等几种。 前期培育池: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10~20平方米,深0.8~1.0米。 后期培育池: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1~1.5米,有独立的进水口、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的坡度倾斜,以利于排水。 中间培育池:圆形或方形水泥池,面积30~50平方米,池深0.8~1.0米,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 联系电话:010-84395183大菱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人工繁殖技术_多宝鱼论文
大菱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人工繁殖技术_多宝鱼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