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厂用电系统综保装置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详细分析了在实施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通过此文为今后的此类工程改造提供经验借鉴,探寻更优方案。
关键词:用电系统;综保装置;必要性;解决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necess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devic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uxiliary power system,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solu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of this kind of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and explore the better program.
Key words: power system;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device;necessity;solution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国产化的综保装置也日趋成熟可靠。目前,国内如南瑞、金智、许继、四方、南自等公司都研发出了成熟、可靠的综保产品并逐步进驻各个厂站。我厂机组于2004年投运,厂用为6kV配电系统,初期选用瑞士ABB公司电器成套高压开关柜,与之配套的综保装置型号分别是140和150C,该类装置至今已经运行十年之久。此类综保在运行中曾发生过合闸闭锁触点异常问题,并且从电子元件使用寿命和设备可靠性方面考虑,已经有必要将其更换。另外,厂用电系统中FC(contractor Fuse)类断路器自身没有防跳功能,按照国网二十五项反措要求并基于设备安全性考虑,需要对此类设备增设外部防跳。
目前,国内的防跳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保护防跳和机构防跳。对于需要增加防跳的FC型断路器,我们参照上述第一种方案加入了继电器防跳回路,具体方案如图一和图二所示,图一是FC型断路器控制回路图,图二是南瑞9626D(以下简称K11)继电器逻辑原理图。我们将图一中至合分闸线圈的公共线“破口”并引入K11的操作回路。具体来讲,合闸回路将远近控转换开关S01的“3”接至K11的手动合闸入口“10”,再将K11的至合闸线圈“07”接至Q的“04”;同理,跳闸回路将远近控转换开关S01的“8”接至K11的手动跳闸入口“04”,再将K11至跳闸线圈“06”接至Q的“31”;最后,将K11电源板上的跳闸出口“B09:09”接至操作板的保护跳闸入口“02”即可实现防跳功能。
(图一) (图二)
对于VD4型断路器,由于其本身具有防跳功能,我们需要取消该继电器自身防跳功能,即短接操作板的S2和S2’,从图二中可以看到短接后TBJV接点失去了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两种防跳互相干扰。但在改造后整组传动试验时发现就地手动合分断路器均无反应。经过对图纸认真分析和现场检查,我们发现2号机组厂用6kV的110V控制直流均为反接,即直流熔断器的正负对地电压分别为-55V和+55V,这种方式又恰恰与该继电器操作回路原理相悖。从图二中可以看到控制回路的正电开入均经过了光耦元件,这使得电源反接时电路无法导通,才造成了断路器不可控。找到了原因,我们便将直流的正负极接线对调并与1号机组保持一致。再次进行传动,我们又发现防跳继电器KO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持续发出接点开闭的“啪啪”声音。通过对防跳继电器KO的检查测量并结合VD4型断路器内部回路图,我们确认了是防跳继电器KO线圈导致了这种接点跳跃的现象。
(图三)
(图四)
如图三和图四所示,图三中橙色的即为防跳继电器KO,黄色环氧树脂板上嵌入的就是整流桥V1和V3。工作原理如下:在直流电源正确接入的情况下,图四中的“4”和“14”端子分别为110V直流的正负,整流桥V3串接于合闸回路,方向已经定义,即左正右负。当合闸开入后,端子“4”导通正电,此时整流桥V3工作,左右两侧输出正负电,在储能电机储能完毕后(S1的13、14接点闭合)和合闸闭锁电磁铁解除(S2的0、、2接点闭合)情况下,V3直接作用和合闸线圈Y3使断路器合闸,同时S3接点翻转,使得KO带电吸合,由于合闸指令退出,V3退出工作,导致KO返回,但图四中的端子“12”长期带电导致KO又可以动作,KO动作后其接点“1”、“2”断开,导致KO失电返回,就这样KO继电器反复“吸合-失电-触电断开-再吸合”重复动作。
综上所述,在改造中我们要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具体考虑设计方案,尤其是要反复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和细节,杜绝寄生回路的存在,充分利用综保的功能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保护。通过此次改造,为我厂厂用电保护设备的改造积累了经验,为今后诸多6kV断路器保护设备改造探明了途径,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尤其是从中也发现了基建时遗留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二十五项反措》;
[2]《9600系列技术说明书》
论文作者:单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断路器论文; 回路论文; 继电器论文; 接点论文; 线圈论文; 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