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只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关系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笔者对这些问题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尝试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传达出某些新意,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其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各类先进化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然而,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建筑物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关系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分析
所谓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就是以建筑管理部门、质量监管单位以及施工管理部门共同协作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它涵盖了从工程前期勘察、准备,到施工中期各项工作细节控制以及施工后期竣工验收中的大量监管工作,其以确保建筑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可靠性为主要工作内容,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交付使用为最终目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其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活动进行策划、协调实施以及监督管理等的一系列活动,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建筑行业发展进入关键期的当前,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特别是在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中施工,建筑种类、规模以及施工方式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难度较大,质量控制较难,只有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如一,才能使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新技术、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当前施工手法与传统做法相比有了巨大的不同,为此只有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建筑新创意的实现,才能确保新型建筑的质量。此外,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单位的信誉口碑、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永葆企业发展先机的重要一环。
就目前而言,虽然政府层面、建筑单位方面都提起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高度重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重生产而轻管理的问题仍旧普遍存在,这也是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
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对于建筑行业的领导、监督和管理,大多以事后追惩为主,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前期、中期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在施工前期对建筑单位资质进行的审核不够严格,资质挂靠行为、私下分包转包行为以及手续不全就盲目施工行为普遍存在,施工能力无法保障;其次,在施工中期,缺乏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大多以定期的检查为主,这种检查往往实现通知施工方,因此较难发现核心问题;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审核不够仔细、整改要求不够严格、执法不严等问题也是广泛存在,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严重下降。
(二)建筑市场混乱,责任难以划分
在建筑行业当中,各种分包行为普遍存在,在分包之前如果没有对承包方的资质进行详细核验,承包方施工资质不足,就会导致大量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一旦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层层转包或者合同缺失,因此往往无法划定事故责任,导致质量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其次,为了追求经济利润,施工单位盲目压缩工期,施工中的细节工作处理不当,施工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严重不足、隐蔽施工环节验收工作缺失等等问题,也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导致后续一系列质量问题的发生[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建筑行业的利润率较高且内部工作机制混乱,很多投机分子混在其中,经常会出现手续不全强行开工、不顾设计图纸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建筑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以及以权谋私、私相授受等等问题,这既导致了施工资金的大量流失,也使工程质量失去了保证。
(三)监管意识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核心内在原因。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机制、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理机制的落实还不够彻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这些都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开展、工程中漏洞百出的重要原因。此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干预,业主建设需求的变更、建设方资金和工期的变更以及施工现场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的变更,都会给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些工程变更通常都不提前知会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导致质量监管工作中的阻碍重重,工作自然无法开展[3]。
三、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升的一些对策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从政策层面上重视和支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强调行业“门槛”,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准入,确保施工单位的建筑资质。此外,要强化执法力度,强调事前和事中执法监督,严格入场资质审查,建立定期与抽查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切实严肃执法纪律,从而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严肃性、廉洁性和警示性,从源头上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保障。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增强质量意识
加快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要点。各方应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探索有效的、成熟的质量监管体系,从而持续地进行监管组织程序和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使其适应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4]。要不断提升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不论是建筑方、施工方还是监理方,都要明确自身担负的工程质量责任,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构架,加快内部岗位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建立,从而理清工作程序、核定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以此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
(三)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模式
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提高人员素质,从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法律知识宣传,使工程质量监管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与社会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内在关系,从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减少外界变量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影响。此外,应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来,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先进仪器的使用,提高取样和监测的精准度,从而形成对工程质量的准确判断;利用电子化的数据管理模式,做好工程质量监管数据的录入和比对;通过远程监管系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即时管理,这些都是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筑单位一定要提起对质量监管的高度重视,不断创新举措,从而有效提升质量监管工作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源.试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6):11.
[2]张丽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探究与对策[C].//2018年“智慧建造与设计施工”学术论坛(IADC2018)论文集.2018:3-3.
[3]周会英.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4):27-28.
[4]赵志媛.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5,(25): 231-232.
论文作者:赵苏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建筑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