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12619900920xxxx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采用有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对此,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
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存在较为繁复的管理程序,并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在整个项目中管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内容。建设土木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并且只有通过相关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稳定有效开展项目的施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必须更新技术,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以便有效开展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建设,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引进最新的先进技术。笔者针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从混凝土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今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管理提供经验和指导。
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处理已经成为了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确实具备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作用价值,但是为了较好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促使其在后续具备理想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必须要全方位分析当前可能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其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如下。
1.1施工材料方面的影响
对于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其必须要首先具备较为理想的施工材料,促使施工材料能够为后续具体施工建设形成较为理想的支持效果,避免可能形成的基本影响和干扰。但是在当前具体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处理中,这种施工材料方面存在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相对较为突出,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此也就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较为理想的有序控制,由此带来的威胁更是较为明显。比如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应用到的各类基本原材料,其任何一类出现质量缺陷,都会在最终形成较为直接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水泥材料的应用,无论是水泥型号应用偏差,还是水泥材料自身质量受损,都会导致最终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此外,因为混凝土材料需要多种原材料进行有效配置,这也就导致配比不合理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任何一类原材料的添加数量不恰当,存在着相互配比问题,都会导致其最终的实际应用价值受损,也需要在具体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过程中严格把关。
1.2浇筑与振捣问题
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需要借助输送泵、卡具等工具来完成,同时还要将入模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遵守工序流程。在浇筑过程中,一旦出现泌水现象,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然而,在现实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控制温度还是处理泌水问题均颇为棘手。浇筑环节中,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误都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混凝土的振捣主要依靠振捣器来完成,浇筑时,切忌一次浇筑过多混凝土,否则会对振捣造成妨碍。只有在浇筑与振捣完美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强化混凝土的抗破坏性和耐用性。一旦施工人员疏忽大意,出现操作不严谨、工序混乱、不遵守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等情况,势必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3水泥强度影响因素
要想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是其中一大关键。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强度与其采用的水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好比在水灰比强度一致情况下,选取高标号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相较于低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要明显更高。鉴于此,在开展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及工程外部环境,对水泥标号进行科学选取,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还应当优选水泥开展配制,进一步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混凝土结构质量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包括砂石骨料、外加剂使用,在对砂石骨料进行配制过程中,应当着重检查相对粗的骨料石子,只要检查出骨料石子级配、质地等与工程要求不相符,即应当对它们进行充分剔除。而对于细骨料砂而言,在对其级配、质地等进行着重检查的同时,还应当对其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指标开展检查。好比,细度模数尽可能调节至3.7~1.6之间,含泥量尽可能低于3.0%等。在对外加剂进行使用过程中,首先应当于实验室开展试配及试验检验工作,从而确保外加剂使用可符合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切实防止将失效的外加剂使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2.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施工材料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制和搅拌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基础。因此,在配制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材料中的成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水泥材料中添加一些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等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材料的强度。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基础施工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根据其材料的各个方面,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并且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其检查质量各个以后,才能正式的开始施工使用。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那么施工人员就应当对其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进行模板工程的时候,要将内外模板明确分清,明确它们的长度和使用情况,内模板短于外模板,同时,将模板向着墙体进行贴近的时候,应该在木板以及墙体之间的间隙中放置于一块海绵,这样,才能使得它们二者更好的紧贴。在浇筑模板之前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使得模板保持整洁的状态中,并且要做好模板的相关修正,从而更好的做好之后的浇筑工作。很多实际例子都充分表明,在进行木板浇筑的时候,内模板会伴随偏移的情况,而为了更好的控制这种情况,在实际进行模板施工的时候,一般都在其中将一个短钢筋头合理置入,如此不仅能够更好的固定内侧模板,还能使得今后的模板浇筑工作得以顺利进展。就吊装墙模来讲,其是一项有着较高专业要求的技术,因而在施工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模板的浇筑成效,因而需要重视施工,使得钢筋和墙膜存在的必然距离得以保障,从而更好的把握住吊装的安装工作,不但要基于精确安全科学的层面,还要重视美观性,从而为楼板的整体工作打下基础。
2.3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控制技术
在开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受地基很大程度影响,因而强化引入先进技术以减轻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所受地基的影响,是推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优化一大关键。地基约束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为内部地基约束力、外部地基约束力。其中,地基内部约束力大都源自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压力等,换言之,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温度越高,对应产生的地基约束力便越大。鉴于此,应当采取必要的降温手段,好比暖棚法、蓄水法以及遮盖物覆盖法等,切实提高混凝土结构内部外部温度适应性,一方面确保混凝土质量,一方面促进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序开展。地基外部约束力大都源自于开展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对应形成的应力。施工企业应借助设置滑动层的手段,以对混凝土厚度进行缩减,进一步使源自外部地基的约束力得到有效缩减。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而言,其必须要得到较为全方位的监管控制,了解各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威胁,进而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规避控制,并且切实做好后续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其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2]车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7(2):98.
[3]张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82.
论文作者:田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