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专业干部管理研究&以辽宁省为例_劳动关系论文

工会专业干部管理研究&以辽宁省为例_劳动关系论文

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研究——以辽宁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省论文,为例论文,工会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传统的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向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嬗变,新型劳动关系体制建设亦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总量扩张到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尽管劳动关系基本是和谐稳定的,但在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中,影响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影响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吴宏洛,2007)。时而发生的劳资纠纷、劳动关系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隐患(张艳华、沈琴琴,2008)。面对职工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工会任务繁重而艰巨。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公有制企业纷纷改制,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大量涌现。非公企业的增多,使基层工会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基层工会工作缺少专职干部和发挥作用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为此,各地工会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工会干部职业化就是其中一条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途径(许晓军、曹荣,2009)。

工会工作职业化,可以理解为工会组织及工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规范工会工作行为,履行工会各项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会工作效率和水平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工会指导理论、工作技能要求的变化,也体现了工会工作管理制度、工作方式的变化,对工会工作者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郭宇强,2008)。

目前工会干部职业化主要是针对非公企业及乡镇、街道工会干部而言。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基层,基层企业尤其是大量非公小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工会任务繁重,对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有很高要求。大量新建的非公小企业工会,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急需专职工会工作者履行职责,大力开展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以切实解决工会工作空档问题,扩大工会影响,提高工会在职工中的凝聚力。

二、辽宁省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工作现状

辽宁省的工会干部职业化自2005年从海城试点起步,先后经历了借调制选派、事业编制录用和社会化招聘三个主要阶段。六年来已经从一个县级市逐步延伸拓展到11个市,在全省近80%的地区进行了多层次、多样性和多领域的实践探索。截至2010年8月全省职业化工会干部总数达到了607人。其工作主要特点有:

1、多样化的用人方式

在创新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实践中,首先采取了在机关后备干部中定期借调选派的方式。其次利用事业编制录用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第三通过机关干部下派挂职锻炼的方式进一步摸索经验。第四逐步推进展开实行社会化招聘方式。第五借助公益岗位聘任的方式不断深化职业化工会干部实践。在职业化工会干部的称谓和使用上分别有职业化工会主席、职业化工会干部、工会主席助理和工会工作指导员等。

2、多层面的管理模式

一是由县(市)区总工会自主招聘、使用和管理的单一模式。二是由市总负责选聘录用,派往县(市)区和基层工会任职,实行市总工会和县(市)区总工会双重管理的两级模式。三是由市总工会统一部署安排,由县(市)区负责选聘录用,派往乡镇(街道)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任职,实行以乡镇(街道)工会管理为主的市、县、乡三级管理模式。

3、多途径的工作派往

一是在本地规模影响较大的重点非公企业以及工作难度较大的小型非公企业,由职业化工会干部担任一个较大非公企业的工会主席,或者同时兼任几个非公小企业的工会主席。二是对职工会员人数较多和行业特点比较突出的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包括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楼宇、大市场和一条街联合工会或工会联合会选派职业化工会干部任主席。三是选派职业化工会干部到乡镇(街道)工会任工会主席或副主席。

4、多形式的工资待遇

一是由县(市)区总工会自主承担出全资的形式。二是由市总独自出资负全责的形式。三是由市县两级工会各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分担的形式。四是利用公益岗位编制基础上市总增加补贴的形式。各地工会在具体实践中还通过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等措施和办法,建立实行了考核工会工作业绩评等级,给予一定奖励等做法,积极推进职业化工会干部工资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的逐步解决。

三、辽宁省工会干部职业化的主要成效

1、推动了工会组建工作

发展会员组建工会是职业化工会干部的首要任务。职业化工会干部在这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双措并举,二次覆盖”中效果尤为明显。例如朝阳市总将市区划片确定责任区,责成职业化工会干部主动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通过开展百日集中建会活动,先后建会1680家、发展会员86000人,平均每人建会15家、发展会员790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2、加强了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

职业化工会干部所到之处,都把健全工会组织,选配好干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抓好会员骨干和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作为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规范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开展工会工作奠定基础。

3、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职业化工会干部的特殊身份得到企业经营者应有重视和广大职工的充分认可,他们以履行工会职责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己任,在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开展平等协商、推动集体合同制度落实、督促企业推行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等方面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等工作中积极作出努力与贡献。

4、提升了工会工作能力水平

职业化工会干部都能把发挥工会作用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力求工作实效,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关心关爱职工,努力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积极团结动员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三是按照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协助上级党组织发现培养党的积极分子,推动建立基层党组织。

四、辽宁省工会干部职业化的现存问题

1、概念界定不清楚

辽宁省职业化工会干部试点从2005年开始,各地工会进行了多种不同方式的探索,但就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地位、属性、名称和职能等问题,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位和规范的界定,造成了各地工会对职业化工会干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称谓上的不统一,以及在工作派往、人事管理和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欠缺统一规范的遵循。

2、人事关系不规范

由于职业化工会干部缺少统一规范的遵循,在人事关系和归属管理方面,出现了当作短期临时用工或工会专职工作者必要补充及工会干部不可或缺部分的不同认识和做法,造成了有的用事业编制、有的用公益岗位、有的签聘用合同、有的签劳动合同、还有的没合同等无序不规范的问题,成为当前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的突出难点,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对职业化工会干部缺少统一明确规范,各地工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工作标准不一、职责不明确、监督考核不到位、工作指导服务跟不上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健全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主管部门、责任、权限和任务,实施有效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强化培训、指导和服务,是保证工会干部职业化健康发展的紧迫问题。

4、工资待遇不确定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辽宁省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工资、保险和福利等待遇参差不齐。工资月收入在1000元到2200元之间;社保有缴纳三金的,有缴纳一金的,还有没缴纳保险金的;普遍没有住房公积金;在交通费、通讯费等福利待遇补贴方面有以奖代补的,但绝大部分没有。从总体上看,工资等待遇相对偏低。这些实际问题,涉及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切身利益,事关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对策建议

1、规范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定位和属性

工会干部职业化是一项探索性的创新工作,是在大量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缺少专职人员编制,基层工会工作缺少专人管理的背景下,为解决工会组织作用发挥难题、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应运而生的。实践证明,职业化工会干部是工会专职工作者的必要补充,已经成为工会干部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指导方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将职业化工会干部纳入工会干部管理的正式系列,在名称、属性、职责、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予以明确地界定和规范。

2、健全职业化工会干部人事关系管理

职业化工会干部作为工会专职工作者的必要补充和工会干部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工会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职业化工会干部的相应地位,归属工会干部统一管理,建立职业化工会干部档案。各地工会在选择和使用职业化工会干部时,应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建立正式合法的人事关系或劳动关系,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等方式,依法规范他们的权利义务。保证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为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对尚未建立正式人事关系或没有依法履行规范程度的做法和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避免非正式用人或不法用工等问题的产生。

3、完善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的规范制度

坚持以用人单位为主的责任管理制度,明确谁用人谁负责谁管理。同时规定各级工会的相应责任,建立健全对职业化工会干部的监督、考核具体管理办法。目前从全省的情况来看,以县(市)区总工会为主作为职业化工会干部的招用和管理为宜,益处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在负责管理上,范围相对较小,管理的人员相对较少,熟悉掌握基层情况,便于跟踪管理。二是在指导服务方面,具有直接便利的条件和相对较高的层次,有助于指导服务能及时到位。三是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协调的能力和优势,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规范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

职业化工会干部既不属于工会机关又不同于基层工会干部,可参照工会机关一般干部和基层工会主席平均工资中等偏上标准,根据当地工资水平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能力确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同时还应根据本人能力水平、工作任务和实际效果,通过业绩考核,确定相应的工资等级或奖励额度。在缴纳保险金方面,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至少应为职业化工会干部缴纳三金,具体可参照当地标准。有关住房公积金问题,应积极研究并寻求有效的途径尽早加以解决。对交通、通讯等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给予充分考虑。建议辽宁省总工会对经考核确认的全省职业化工会干部,给予每人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机关也能够为全省的职业化工会干部给予适当补贴。

(发稿 张琼)

标签:;  ;  ;  

工会专业干部管理研究&以辽宁省为例_劳动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