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差异性比较——基于企业相对规模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异性论文,企业家论文,团队论文,规模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企业家精神理论发展经历一个从单一的、线性的思维模式向多向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看,在不同发展时期和规模水平下,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各个阶段企业家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莫里斯和库拉特科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创新、冒险和超前行动三个维度的平衡过程,并不是三个维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对其应进行组合分析[1]。企业家精神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某一阶段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个体未必在下一个阶段也能保持这种精神;只有在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备该阶段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2]。企业家精神并不是绝对的“有”或“无”的概念,只不过是企业家精神强度上表现出的差异性,它始终以一定水平的企业家精神强度形式存在着,进而带来企业家精神不同维度在企业成长不同阶段重要性程度的差异[3]。在企业家精神的个体、团队、组织、产业、区域和社会等六个层次中,上一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强弱是在一定程度上由它的下面几个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强弱所决定的,如一个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强弱是受企业中个体和团队企业家精神强弱影响[4]。虽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创业团队作为企业家精神的独立研究层次,也针对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测量及其与绩效关系展开了研究[5-6],但对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各维度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成果尚十分匮乏。
承认创业团队的企业家精神作用,对于完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基于团队企业家精神探讨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7]。杜拉克的经营成长论中指出,企业对成长因素的把握取决于内部的成长准备[8]。企业最高层必须从思想到行动做好不断变革的准备,尤为重要的是不断保持和加强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才能在急剧变革时代中生存和发展。事实上,处在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企业正在经受企业家精神的重大洗礼:无论是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主导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在大力促进全民创业氛围下的民营企业成长,无论是大公司加速走向国际化还是小企业寻求更为有利的商业机会,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压力,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能否得以顺利传承将直接制约我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可能性,决定着国内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成长轨迹。
Lumpkin与Dess认为创业型企业不必同时具备自治性、创新性、冒险性、超前行动、竞争性扩张等五个维度的特征,在一定情景下,这五个维度的作用应该是独立的,对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9]。早期的公司创业研究关注如何激活大型企业的创业活动,使其富有企业家精神,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公司创业转向对中小企业研究。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并不相同,这是创业导向各维度对绩效产生不同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规模水平下的企业高管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在各个维度上差异性,发现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演变规律,进而为通过传承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以促进企业持续成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
企业家精神的维度反映创业行为的典型特征,也是衡量研究个体或者组织是否具有创业型导向的判断标准。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公司创业导向的多维性及各维度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展开争论,提出不同的观点[10]。Miller早在1983年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创新、冒险和超前行动等三个维度[11],Miller及其追随者认为三个维度是密不可分的,如先动性高的企业必将同时表现出高风险承担性,因为先动性高的企业在追求机会的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承担风险,一个创新性企业如果缺乏风险承担性或先动性,只能采取简单的模仿战略,则不能算是创业型企业[12]。因此,他们在实证研究中通常对三个维度加总或求均值来测量创业导向。Lumpkin与Dess认为创业型企业不必同时具备自治性、创新性、冒险性、超前行动、竞争性扩张等五个维度的特征,在一定情景下,这五个维度是可以相互独立的,并对企业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9]。李乾文认为公司创业导向的维度不应该是相互联系、共变动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之间可以独立地变化[10],这是由于公司所追求的创业机会不同,概念维度在解释公司创业行为和战略的时候可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并不是创业导向的三个维度越多越好,创业导向是一个思维平衡的过程,根据情况需要合适的程度。
受创业导向的研究思路启发,在先前取得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研究成果基础上,这些研究成果包括高管团队企业家精神维度的定义[13],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测量[5]以及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6],我们认为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它可以区分为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和协作进取等相互独立的四个维度。其中,集体创新要求团队内正确处理冲突和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依靠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异质性知识结构积极地推动创新方案的形成和创业决策的执行。分享认知可以极大地提高对创业机会的认知水平,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创业风险、收益分析,这样将更为科学、客观地认知创业机会。共担风险要求创业团队成员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共同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并采取共同承担风险的方式以减缓由单个成员独自承担风险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的压力。协作进取意味着创业团队成员追寻市场机会的能力和意愿,团队成员的进取力量建立在协作基础上。提出假设:
: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可以区分为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和协作进取等四个维度,且相互独立;
熊彼特开创创新与企业规模的相关性研究先河。他从创新资源需求特征出发,强调足够大的企业规模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创新的基本条件[14]。后来有些学者研究支持大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好条件支持技术创新,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例如Koller(1995)在创新与市场结构内生决定的前提下,采用两个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大、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势[15]。企业规模是一个相对概念,企业规模影响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数量,而资源数量客观上决定企业采用创新的能力和采用创新的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规模影响创新的技术实力、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开辟的市场前景。创业团队是企业的高管团队,其在进行创新决策时,会考虑到企业相对规模对创新形成的优势和劣势,基于此,提出假设:
:不同相对规模的企业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创新存在差异;
Shane指出,企业家识别机会与其内在的认知过程高度相关[16],企业家心智模式影响其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家心智模式是企业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他人、组织及世界各个层面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基于他们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它影响着企业家对战略的构想及管理行为的选择。其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将使其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并按照他们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17]。Cannon-Bowers和Salas是最早提出共享心智模式的学者,他们从团队认知活动层面,指出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于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18]。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创业团队成员发生变更,不论是新成员的加入还是老成员的退出,都会影响到团队成员共享心智模式,影响到分享认知行为,基于此,提出假设:
:不同相对规模的企业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分享认知存在差异;
企业家团队成员承受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对成功的向往,能促进团队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从而有助于新创企业的成长。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需要巨额资金资源支出,伴随着巨大风险,而结果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存在技术创新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中小企业进行研发面临的风险更大,系统性地处于劣势[19]。Lall也指出,研发活动本质上需要巨额资金资源支持,而且因为创新结果经常难以预料而伴随着巨大风险,所以大企业比小企业具备更大的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20]。企业相对规模大小影响到其承担风险的能力,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又影响到创业团队对风险的认识和承担能力,基于此,提出假设:
:不同相对规模的企业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共担风险存在差异;
有研究证实,对机会的敏感、识别和利用是鉴别创业型企业的重要依据,是促成现有企业开展公司创业的关键起点[21]。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司和创业团队善于发现并利用竞争对手还没有看到或是没有充分利用的机会,要想发现那些能给公司带来最大收益的机会,并及时有效的利用它们,就必须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缺乏资源、技术和能力,市场地位低,竞争力弱,小企业和大企业在公司创业方面的最大差异在于后者更多地通过外部网络来获取资源和信息以实现公司创业活动。而资源和信息对机会的识别和利用意义重大,信息有利于识别机会,而资源的获取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机会。因而,企业规模的大小影响到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利用,而协作进取意味着创业团队成员追寻市场机会的能力和意愿。基于此,提出假设:
:不同相对规模的企业里,创业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协作进取存在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测量工具和数据收集
借鉴对个体和公司层次企业家精神的测度方法,本文充分考虑创业团队所扮演的“中间角色”和创业团队动态运营的特点,设计出测量创业团队层次企业家精神的量表,量表设计主要参考Miller和Friesen[22]、Covin和Slevin[23-24]、Lumpkin和Dess[9,25]等学者对公司企业家精神测量量表。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要求问卷填写者根据问题陈述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正向评分,即完全不同意该陈述的选择“1”,完全同意时选择“5”。相对我们先前的研究成果[6],我们在“集体创新”测量中增加问项“公司倾向于利用高管团队形式讨论新产品开发”,从而使该变量的测量问项由原来的2小题增加到3小题。另外,关于企业相对规模的测量采用问项“与本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您认为所在企业的规模属于何种类型企业”的主观判断标准。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考虑到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存在着动态传承的可能性,我们在调研时并不严格区别创业团队与高层管理团队,虽然其成员构成上会发生变化,但我们把创业团队视为高层管理团队的原始形态,把高层管理团队视为创业团队的发展形态。同时,也为便于实证中操作,本文将创业团队定义为成员拓展到处于企业中高层职位,有机会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并能分享企业经济性收益的所有成员。.
本次实证研究分三个阶段来进行:一是问卷在初步设计出来以后,邀请专家和企业家们多次以团队形式进行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二是以问卷的方式进行预调研,主要目的是改进问卷的提问方式,尽量减少问题的歧义,使企业家明白无误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答案。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信息和试测阶段的小样本数据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三是正式调研阶段,采取大量发放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者亲自到企业,首先与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访谈,介绍本次调查的相关背景和理论实践意义,引起他们对本次调查的关注与兴趣,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由他们确定企业的创业团队成员,然后恳请董事长或总经理及其创业团队其他成员填写问卷。由于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工作繁忙,无论是事先预约还是直接来访,往往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并且创业团队成员空余时间不确定,经常为做一个公司问卷历时几天,多次登门拜访。本次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和硕士研究生亲自访谈与调查,时间主要集中于2007年3-6月。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以及受访者能够认真对待本次调查,调研人员恳请受访者填写个人联系方法以及加盖单位公章。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
我们曾以179份有效样本做过关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6],为了进一步验证在不同规模条件下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我们继续努力扩大样本量。先后共发放问卷518份,回收436份,对漏答个别问项的问卷打电话询问填写者,根据填写者的职位信息,是否有单位公章以及反转题目的回答情况,进行仔细筛选、核对,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64份,总体平均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2%和70.3%。本次样本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苏州、安徽、山东、山西、江西、内蒙古、陕西等11个省,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对样本公司的成立时间、规模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364份有效问卷中,国有企业占27.5%,民营企业占51.6%,独资、合资或合作等其他企业占20.9%;大型企业占28.6%,中型企业占37.1%,小型企业占34.3%;处于成长阶段企业占68.3%,处于初创阶段和转型阶段的企业分别占21.7%和16.5%。
四、研究结果
我们把364份有效样本数据随机地均分成两部分,第一半182个样本数据用于概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半182个样本数据用于各概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总体364个样本数据用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差异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第一半182个有效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子,使用极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样本充足度的KMO测试系数为0.868,样本分布的球形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对在两个因子中载荷接近和载荷小于0.5的测量条款予以删除,最终提取包含13个测量条款的4个共同因子,这4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解释率达到65.9%(如表1)。
由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提取的四个因子符合原构想,四个因子能够得到较好的命名。因子1为协作进取,因子2为分享认知,因子3为集体创新,因子4为共担风险。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因子内部结构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测量,这4个因子的Cronbach's α值依次为0.819,0.710,0.744,0.698,总体的Cronbach's α值为0.864。这4个因子和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都大于0.698,通过变量的内部一致性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在问卷调查时,所有问项在由同一填写者填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同源偏差(CMV)问题。使用哈门氏单因子测试法,即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反映CMV的量。在本文中,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占载荷量38.6%,并没有占到多数,所以同源偏差并不严重。
Zaichowsky(1985)认为,若通过因子分析能够得出,变量的构面与当初问卷设计的构面问项相符合时,则表示此量表具建构效度[26]。通过因子分析看出提取的四个因子符合原构思,并且问卷的各个问项因子负荷量中,当属于同一因子的问项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662,区别出各构面所隐含的因子来,说明该问卷具备建构效度。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对另一半182个有效样本数据使用软件AMOS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1所示。其拟合指数为:=73.094,d.f.=59,RMSEA=0.036,GFI=0.941,NFI=0.912,CFI=0.982,四因子结构能很好地拟合样本数据。
利用AMOS6.0对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进行概念区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竞争模型(三因子、二因子模型、单因子模型)来比较说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量表的区分度,其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四因子模型与竞争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四因子模型的数据拟合效果最佳(=73.094,d.f.=59,RMSEA=0.036,GFI=0.941,NFI=0.912,CFI=0.982)。10个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明显劣于四因子模型,并且大多数竞争模型拟合指数未达到可接受标准。因此,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是由三个显著不同的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假设得到验证。
图1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不同企业相对规模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差异性
为了对不同相对规模企业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进行差异性分析,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样本中大型企业有104家,中型企业有135家,小型企业有125家。从表3来看,大型企业在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四个维度上得分都是最高,其次是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得分最低。
表3 基于企业规模差异的均值比较
样本数 协作进取 分享认知 共担风险 集体创新
大型企业 104 3.976 4.2373.971 3.881
中型企业 135 3.741 4.1383.738 3.773
小型企业 125 3.750 4.1603.904 3.776
为了进一步分析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在企业相对规模上的差异,对四个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4)。可以看出,企业相对规模不同,在协作进取维度上的F值为6.385,在0.002水平上显著,即假设获得支持;在共担风险维度上,F值为5.085,在0.007水平上显著,即假设获得支持;而在集体创新维度上的F值为1.077,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不显著,假设没有获得支持;在分享认知维度上的F值为1.390,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不显著,假设没有获得支持。然后,我们使用多重方差分析进一步探索企业相对规模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间的关系可知(如表5),在协作进取维度上,大型企业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感知水平高,且在0.001和0.002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型企业感知水平最高,其次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感知水平最低。在共担风险维度上,中型企业比大型企业、小型企业感知水平低,且在0.003和0.024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型企业感知水平最高,其次为小型企业,中型企业感知水平最低。
五、结论与讨论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对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获得如下研究结论: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可以区分为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和协作进取四个维度,且相互独立。企业相对规模不同,在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协作进取维度上大型企业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表现好,风险共担维度上大型企业感知水平最高,小型企业次之,中型企业最低,集体创新和分享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
协作进取维度在企业相对规模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型企业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表现好。协作进取意味着创业团队成员追寻市场机会的能力和意愿,而大型企业相比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而言,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比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强大的研发能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多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这样对市场机会识别、利用将更科学有效,从而在协作进取维度上表现良好。风险共担维度在相对规模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型企业感知水平最高,其次为小型企业,中型企业感知水平最低。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缺乏资源,利润前景和发展前途不明确,竞争能力弱,小企业经营者往往更有冒险精神,有开拓勇气,这时整个创业团队成员的共担风险精神比较强,而等企业发展到中型企业,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存在一个利益分配问题,这时候容易出现中国企业家经常说的能够“共苦不能同甘”现象,出现共担风险精神的“瓶颈”,这个时候若能够处理好利益分配问题,企业就能够继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反之很有可能出现倒闭。集体创新和分享认知维度在企业规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经济学家阿科斯(Acs)和奥德斯(Audretsch)对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企业规模的创新产出数作比较,结论是:中小企业创新在14个行业占优势,其余的20个行业大企业占优势[27],Koller也发现大、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势[15]。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转型经济环境中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并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不同规模水平的企业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很重视集体创新,所以在这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创业团队成员愿意接受新观点和愿意把新观点、新知识与大家共享,这一旦固化成一种共享的心智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文化,会影响到后来的团队成员,也就是说团队成员变更对团队分享认知的意愿和行为不会产生很大影响,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不同规模企业的创业团队所表现出分享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转型经济背景下不同规模类型企业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差异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规模企业在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有助于对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传承的内在机制有一个深刻把握,从而对其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由于影响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因素很复杂,本研究在问卷设计以及因素提取上可能并不完全,这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补充完善。
标签:创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论文; 创业风险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团队协作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小型团队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企业规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