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形成的生理原理论文

太极拳内功形成的生理原理论文

太极拳内功形成的生理原理

文/戴景烈

根据医学理论,人体含有大量水分,这些水和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体液,约占体重60%~70%。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细胞外液又分两类:一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组织液,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另一类是血液和血浆。人体中的各种液体虽然彼此分开,成分各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血浆起着各种液体之间的联系作用。心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毛细血管是它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动力和渠道。因此能在动静脉中快速流动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等,通常称血液)大约占体重10%。

(1)循环系统。西医解剖学认为人体可分八大系统,即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由体循环系统和肺循环系统构成。血液由右心室博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将含氧量高的血液输送到左心房,这叫肺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博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叫体循环。血液在毛细血管流动和在组织间交换是缓慢的。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以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也叫肺循环系统。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时进行的环节来完成:一是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是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人们每次吸入的空气,从鼻腔到细支气管这段呼吸道内的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为气体交换的无效腔,其容量在成年人约为150毫升。例如每次吸入500毫升新鲜空气,实际上只有大约350毫升进入肺泡参加气体交换,其余的停留在无效腔中不起作用,因此,从气体交换的有效率来看,呼吸的深度极为重要,深而慢的呼吸,其效率要高于浅而快的呼吸。呼吸运动是许多呼吸肌的协同性活动,呼吸肌的活动受呼吸中枢通过有关的躯体神经来支配。正常人的自动的、有节律性的呼吸是受呼吸中枢的反射性调节的。

呼吸的节律和心律有着密切关系,在不憋气等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呼吸次数的4倍。关于这一点西医教科书未必有论述,但中医则有明确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再”,两次;“闰”,多余的、偏的、副的;“太”,初始;“息”,停止。就是说一呼之间脉搏跳动2次,一吸之间脉搏也跳动2次,共4次;从初始到停止头尾连多余的都算就有5次。

⑱Helena Machado,“Biologising Paternity,Moralising Maternity:The Constitution of Parenthoo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aternity Through the Courts in Portugal”,Feminist Legal Study,215(16),2008,p.221.

正常情况下肺与心脏各自工作,几乎互不影响;但如果呼吸道阻塞,肺部陡然增高的张力和压力就会通过肺循环管道作用于心脏,影响血液流动。当呼吸道完全闭合时,肺的张力和压力作用于心脏血液的值最大;当呼吸道完全畅通,其值最小;而通过调整呼吸方法,利用舌根的伸缩控制呼吸道的开合,就能够做到这一点。人不可能不呼吸,既要完成呼吸任务,又要达到呼吸道阻塞目的,只能各退一步而取其中,一方面放慢呼吸节奏,让呼吸细密绵长深沉,从而呼尽吸足;另一方面舌根后缩就能收窄呼吸通道,使呼吸具有迟滞遏阻感。舌根伸缩是把控肺的张力和压力作用于心脏血液有无大小的总阀门。

在肺循环过程中,肺与心脏各自工作而又有紧密的联系。

肺一呼一吸,腹部也随着一起一伏。古人反其意而用之,结合呼吸节奏,自觉运用腹肌和腰肌的放松扩张和收缩挤压,使之与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同步叠加产生更大张力和压力,并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由肺循环管道传导影响心脏工作,有如抽水机和加压泵,如此,就能够达到促进血液快速流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就能解释太极拳内功形成的生理原理,即:通过在太极拳锻炼过程中的旋腰转脊和呼吸配合,有意识地让腹部放松扩张和收缩挤压与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叠加形成的张力和压力,自觉作用于心脏血液循环。当太极拳的动作为静、为虚、为松、为柔、为吸(气)时,放松腹肌和腰肌,腹部最大限度的扩张,协助肺部舒张,形成负压强,静脉血液在大气压力这个循环系统外的力的作用下从肢体快速回流心脏并流向肺部,由于流速变化而产生压力差,并形成回流方向动能,产生动能增量。当太极拳动作为动、为实、为紧、为刚、为呼(气)时收紧腹肌和腰肌,腹部最大限度的收缩,形成挤压,协助肺部形成压力,助力心脏把血液通过动脉血管向肢体定向挤压出去,作用于血液的循环系统的外力以压强形式传导压力。心脏的心室空间大,血液量相对较大,当在压力定向作用下集中流向肢体的血管时,由于血管的断面小,因而血液流速加快,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血液在心脏流向肢体时由于流速的变化形成压力差,并转换成力的形式做功,使血液具有流出方向的动能。在这里快速流动的血液就是内气(古人又称为气血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就是内功。动能增量的大小就是内功的大小。动能增量(内功)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决定性变量要素,即不仅取决于扩张和挤压力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血液能否定向集中流动形成最大流量进而产生最大流速(之所以要定向,是因为如果没有定向,根据帕斯卡原理,压强将均匀传导,血管里压强处处相等,由于没有压力差,不能形成变量循环流动),同时也取决于腹部放松扩张和收缩挤压能否形成最大化,并形成一张一弛的节奏幅度的最大化,以达到压力差的最大化,以获得最小化的初动能和最大化末动能,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动能增量。简单地说,太极拳的内功就是腹部的放松扩张和收缩挤压与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同步叠加形成巨大的张力和压力,并让这一外力作用于心脏血液,使血液流动的动能发生变化的结果,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在体内完成能量的积累并以血管为媒介传导。在说明内功原理时之所以忽略血液自身的循环的力(心脏舒张和收缩的力),是因为根据动能原理,系统内的力不改变系统内的总动能,为方便论述,故不予考虑。为能论述简练,后文腹部放松扩张和收缩挤压产生的力都指与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叠加的力,如非必要不再说明。

诗歌的一大文体特征就是修辞的使用,修辞的使用增添了诗歌文体的语言魅力,使诗歌以较少的语言形式营造出一种意境美,“诗歌中意境的营造往往得益于修辞的使用”[10]。而且修辞是制造文体特征“前景化”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文体学分析中的前景化,指一种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东西的前景化,或从背景中突出的技巧。被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上的偏离,而背景是人们一致接受的语言系统。[11]

(编辑/刘强)

标签:;  ;  ;  ;  ;  ;  

太极拳内功形成的生理原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