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学生成长论文

静待学生成长论文

静待学生成长

赵华丹

每个学生都有其成长规律,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期待,有时候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有时候我们只是舍不得放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给予关注和鼓励,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会成长得更好。

一、学生的“敞开心扉”

我给学生留了特殊的“作业”——心灵成长手册,学生可以在手册上写下本节课的课堂感悟和最近的心情故事,我会根据他们的内容给予反馈。在每周一次的文字交流中,学生会叙述自己的小秘密,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会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偶尔还会和我来个小互动,如斗图、出题、猜谜等,这是一种很好的实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方式。与上学期相比,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在心灵成长手册上写下自己的感悟或烦恼。一个学生写的一段话特别鼓舞我,大概意思是以前写作业只为应付老师,但看到老师的回复后,发现这个作业还挺有意思的,每次都很期待老师的回复,并表示会继续写下去。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作业,但能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们就是有价值的。

家委创建的家长交流群,老师不参与。家长就班级一些日常事务(如,为班级添置物品、组织班级校外集体活动等)进行交流,对班级的一些合理化或个性化的建议,自行在群内交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家长代表直接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回复后,管理员在群内反馈。至于家长怎样发挥和挖掘群的商业价值和交际功能,那是家长作为社会公民的自由。

二、学生的“口是心非”

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意识,慢慢嫌弃父母的唠叨,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和父母的沟通似乎越来越不顺畅,亲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频繁。为此,学校心理组在七年级开设了有关亲子沟通的课程,第一课时是讨论有关亲子沟通的技巧,第二课时是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告知学生下节课会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信时,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拒绝的。问及原因,学生认为写了也没用。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没有用?他们的抵触让我觉得写信很有必要。再一次上课,当看完一段有关亲子沟通的视频之后,他们不再拒绝。虽然一开始都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下笔,互相还会讨论,但慢慢地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有学生洋洋洒洒写了一页,又要了一张信纸继续写……那一刻,我发现其实学生还是愿意去和父母沟通的,如果父母也愿意倾听,亲子沟通的问题会少很多。青春期的学生虽然偶有叛逆,但仍对父母心存依赖。

三、学生的“潜在能力”

无独有偶,在小学二年级的心理课上,正好也开展有关父母对子女关爱的课程。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护蛋行动,让全班学生传递一个生鸡蛋。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兴奋,在传递时特别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鸡蛋,非要站起来靠近下一个同学的双手才愿意把鸡蛋放下。也有喜欢恶作剧的学生故意举高鸡蛋,引起大家的惊呼,但仍会轻轻地放到下一个同学的手心。每个班传下来,鸡蛋都没有碎,学生们都有能力和责任心去守护一个鸡蛋,然后从护鸡蛋引出父母对他们的呵护也就顺其自然了。

我们总以为学生还小,但是把任务交给他们时,他们会完成得很好,有时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以往上沙盘游戏课,都是我带领学生去教室,一路上时常要提醒学生注意秩序,但效果不好。从这学期开始,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带队去教室,我跟在队伍后面。我发现,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很强的,基本都能维持秩序,而且为了争取下次领队,他们一路上会自觉保持安静、秩序排队。以往的沙盘游戏课程主题都是由我设计,为了让课程主题更加丰富,这学期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再根据想法的合理性和实际性等问题设计对应的主题。有时候,当课程效果不好时,不妨问问学生的意见,他们作为受教者最有感触,也最能提出有效的建议。

四、学生的“信任之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二年级开展“爱心小天使”活动。规则是每个人随机抽取班级中某个人的名字,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要默默守护他,可以是悄悄观察他(主要观察优点),也可以是关心、帮助他,但不能告诉他。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一周后,学生在分享讨论时发现,每个人都很用心地做了“爱心小天使”,如帮忙排桌子、捡东西、倒水等,即使是平时调皮的学生,也悄悄给别人留了小纸条,写了“今天你被老师表扬了,你很棒!”看得出他在细心观察他的同伴,并默默鼓励对方。一个男生说,为了不被对方发现,他经常要等对方出了教室才行动,而且动作要快,否则就会被发现。有一个学生成天捣乱,在大家眼里仿佛没什么优点,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低,但他收到的纸条夸他字写得好、力气大,他感觉很开心,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五、学生的“细心体贴”

本学期的七年级心理课开设了一节室外团辅课——信任之旅。一组同学扮演“盲人”角色,另一组同学扮演“导盲犬”角色,“导盲犬”要搀扶“盲人”走完规定路线,整个过程都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去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路线不算平坦,上楼梯、下楼梯、爬坡、绕过障碍物等,都考验着大家的默契度和信任度。学生们都是第一次体验“盲人”,黑暗让他们感到害怕、无助,唯有紧紧抓住身边的同学才能安心;在体验“导盲犬”时,他们也紧张,怕把同学带偏了,怕把同学摔着了,怕自己保护不了对方……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责任心,平时看他们大大咧咧、互相吵闹,但真正做起事时的那股认真劲儿还是让人欣慰的。平时同学间有矛盾的、师生间有误会的,通过这个活动,在互相帮扶中也拉近了距离。

(3)针对单独抗-HBc阳性,而抗-HBs、HBsAg阴性人群,建议在注射1剂次乙型肝炎疫苗1月后复查 如抗-HBs,如抗-HBs滴度小于 100 IU/mL,则需按照 0、1、2、6 个月 4 次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家长的“网络素质”显然跟不上发展要求,他们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缺少对孩子的网络引导,导致孩子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要耐心等待学生“敞开心扉”,学会读懂学生的“口是心非”,尝试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建立学生的“信任之旅”,留心观察学生的“细心体贴”,也许他们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标签:;  ;  ;  ;  ;  

静待学生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