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依靠遗传算法而实现,最为理想的状态在于自主判断性、自主控制性和自主学习性,但是,受限于算法不够完善,以及计算机硬件承载能力不足,人工智能自主学习性仍旧处于理论范畴。文中对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1导言
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科学被认定是21世纪的三大顶端高科技,其中人工智能在近些年来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哲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仿生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其科技成果也层出不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中。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电气自动化生产模式,能够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因此被众多企业用于生产实践中,而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谓是如虎添翼,保障了生产环节控制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2人工智能的应用理论分析
人工智能就是人类的智能理论,基于对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效率,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人工智能主要是对系统的研究,通过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应用广泛的高新技术,其本质是通过模拟人的反应,结合统计信息实现系统的高效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智能机器就是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可以识别图片、人像、语音,甚至还能识别不同的语言。人工智能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最主要的执行设备还是计算机,通过将生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天文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传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编程实现跟踪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3.1受干扰程度低
以往工业生产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都是依靠既定的程序和管理器来实现的,管控系统根据各个生产环节仪器仪表中传递的数据进行分析,套入固定的问题处理软件上,选择指令发布,不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会受到多个生产因素的干扰。人工智能技术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智能,不需要精确的动态模型和具体参数的设置,就能够有效处理生产信息,调控电气化生产设备。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调控的一致性,掌控全局进行智能调控,根据生产信息作出有效应答,而不会局限于某一固定生产指令,只调控某一环节的生产设备。
3.2操作误差小
人工智能本身的运行条件没有太多的限制,与因此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本身的操作误差更小,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般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中应用,会现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参数,随后又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统一的调控,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参数是基本上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改变的,这也就保证了人工之能够系统的管控质量,不会因为本身的故障而引起决策的失误,大大降低了操作误差,使得各个生产环节能够按照预先设想的方案有序进行。操作误差小,是人工调控与传统控制都不具备的特点,完全符合机械化自动生产的理念。
3.3调节效率高
人工智能其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更为强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使生产环节发生了变化,需要调整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些参数,其难度也是相对更低的,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专家来进行指导,只要调整部分参数,人工智能体系就能捕捉到生产环节的变化,执行调整管控模式。例如,在生产环节中,产品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果是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就可能要重新输入控制参数,调整控制程序,而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生产信息,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操作简便快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降低生产成本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还没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前,生产虽然已经不要使用人力,但是在其他环节比如设备故障检查以及设备整理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这样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产生了一定的人工费用,一直是限制电气自动化生产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器械故障的自动检测,实现工业生产的全方位管理,确保所有的电气设备都按照设定好的方案进行工作,消除了生产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生产问题。
4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在电气设备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方面。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仅要对电机、电路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经验。以往传统的设计方式即通过简单实验,凭借手工经验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很难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因此,在电气设备的设计中应用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传统的设计方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相结合,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完成质量。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思想电气设备高效运行方面也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实现电气系统高效运作一直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一个亟待解决难题,其牵涉到众多领域和学科知识。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的引入能够代替人类劳动,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工作,降低人力成本上的投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及工作的精确度。
4.2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控制在电气行业的运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气控制过程已经基本上实现人工智能进行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又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的运行程序来实现控制,所以,控制程序是人工智能及时的关键所在。系统的控制功能会根据不同的环节需求来对调控不同的程序,进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控制均有严格要求,一点小误差都会给产品生产带来问题。
4.3在日常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一般来说,电气领域操作过程中要求较为严格,步骤也比较繁琐。因此,人工操作时很容易发生失误,引起重大的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工智能的应用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不仅简化了电气系统的操作过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操作的准确度。除此之外,电气系统操作界面的简化也促进了电气系统的远程控制操作的实现,较大的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保证了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
4.4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之前,通常会出现事故征兆,不同故障的预示征兆也是不同的,而且征兆还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所以,在设备运行出现故障之前,对故障征兆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出故障的类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应用人工智能,能够保证在电气设备故障的定位、隔离及修复工作的准确性,进而保障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目前,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比如,在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中。变压器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运行情况对电力系统相当重要,所以变压器故障的分析和诊断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焦点问题。若采取人工智能,则能够分析变压器油液里的气体,进而对变压器故障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全面的掌握。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发电机和电动机故障的分析诊断方面,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5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电气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技术互相结合的应用已日趋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人工智能的场景越来越多,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电气设备设计、电气控制领域,不仅使电气自动化的效率日趋理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推动了整个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卓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51-52.
[2]李银锁.浅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8:212-213.
[3]王庆海.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8:21-22.
论文作者:李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4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